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5章 无人问津的港岛

    这条路铺得不错啊。

    程伟看着眼前的道路,赞不绝口。

    看得出,三亚的基础建设的投入是花了大本钱的,至少基础设施建得相当不差。

    就说眼前这条通往三亚县衙的道路,路面干净整洁,边上用了煤渣,人行道则采用了石材和砖块铺砌,铺设考究。

    道路两旁栽有凤凰木作为行道树,这几年下来,也长得郁郁葱葱。

    不过道路两旁,虽有一些建筑,但是多数还是空地。许多地块上栽上了蔬菜和各种经济作物。

    三亚县的县衙,就设在临川里旧址,也就是那个叫龙坡的地方,

    此地处于三亚河和临川河两河之间的狭长地块,不直接靠海,相当于三亚的内城地区,

    在长远规划中,这里将会是三亚的行政和文教中心。

    因三亚处于去越南的航线节点上,辐射南海,所以郑锦对这里的建设十分重视,有着整天而长远的规划。

    田独的铁矿石质量虽然很好,但是绝对储量是有限的。

    以他对钢铁的巨大需求来看,对田独的开采不会延续到一代人以上,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规划好当附近的矿产开采殆尽之后,如何发展的问题。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三亚湾沿岸才是较为合适发展成大型海滨都市的地方,

    那里不仅有足够的海岸线作为旅游资源,本地的海盐生产潜力也足够支撑一个城市的发展了。

    而且三亚河的河水,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相比之下,田独的发展潜力就十分有限了,首先那里的面积有限,其次矿产品一旦开发殆尽,就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城镇的衰落。

    资源型的城镇普遍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要进行产业转型很不容易,可能还需要做大量的环境恢复工作,

    因此田独的可持续发展性不强,作为一个城市必须的资源——淡水的储量也不太充分,转型为其他产业城镇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在三亚开发规划中,郑锦只把田独作为一个功能性极强的矿业小镇来规划,不设工业区和商业区。

    小镇只有三部分构成:矿业行政区、矿工生活区和矿业工业区。

    后者只是一个为矿山搞机械修配的机械车间,也为整个三亚地区的机械设备提供简单的修配服务。

    周兴给琼州府运去了东沙岛的鸟粪石,并指引顾炎武派来的人到东沙岛进行建设后,并没有着急返回东宁,

    等航行慢的沙船都离开后,他带人驶着一艘主力战船,往珠江口而去。

    周兴当然不是想进入珠江,而是奉命考察澳门、香港。

    虽然这里是清军的地盘,但战船只要不进入珠江口内部,危险性便不大。

    澳门之名周兴当然知道,但香港岛却在这时没半点名气,所以他完全不知郑锦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四月初三,周兴抵达了澳门海域,

    他与安德烈等人用望远镜远远的注视着澳门的炮台和港口,

    一会后,安德烈发出了一声嗤笑,脸上写满了轻视。

    就澳门这简陋的防御,当年尼德兰人竟没有攻下来?

    澳门的炮台不多,棱堡也修得很小,

    但小也有小的好处,便于兵力薄弱的一方经行防守。

    在周兴看来,拿下澳门当然不算难,但是这个地方太小,资料上说连基本的蔬菜和淡水供应都时常发生困难,没有多少发展前途

    周兴只在澳门待了一天,以购买火炮为名参观了卜加劳铸炮厂,之后便对这里再无兴趣,第二天便离开了澳门海域,

    战船继续向西航行。

    实际上这里已经进入到珠江口海域,也就是因为文天祥的诗而名声大噪的伶仃洋了。内伶仃岛就在战船的左前方。

    这里是所谓的内洋的一部分。

    这里的海岸线曲折迂回,凹凸错落,可以隐蔽和埋伏的港湾随处可见。偶尔也会遇到辽阔的淡水海水交汇的江河入海口。

    内洋里不满了星罗棋布的岛屿,有的岛屿上有人定居,有的则是渔民们停船抛锚休息的好去处,但是大多数都是一些荒无人烟的弹丸岛礁。

    这些荒芜的岛屿,曾经也为海盗们提供了休息和埋伏的良好场所。

    这一带是海盗们的好猎场:这里的海上交通十分发达,到处存在的港湾给了商人们最大的便利,大宗的货物装载在船上,在沿海的城乡之间穿梭往来。

    尽管这里的货物不同于洋船货物那么值钱,但是打劫到一船日常生活用品对海盗们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

    不过自从清朝实行海禁后,现在珠江口以及基本看不到商船了,海盗没活干,倒是纷纷逃散了,听说有不少人去了越南当雇佣军。

    前方就是北大屿山。

    大屿山岛位于香港本岛的西南面,面积达147平方公里,现在仍是一片荒芜,

    后世直到香港国际机场、青马大桥等相继落成,大屿山岛与香港市区实现连接,才逐渐开发起来。

    经过大屿山,经大磨刀,再经过马湾海峡,从港岛的西侧航道进入维多利亚湾。当然,此地现在还不再叫维多利亚湾。

    这真是一个天然的良港

    周兴不由的赞叹了一声,

    维多利亚海湾的地理条件确实太优越了,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第一流的军港商港。

    不过现在这里是一片荒芜,连常住居民的痕迹都很少。

    根据情报记载,在港岛和周围的离岛上,只有很少量的村落存在,清军也同样没有派兵进驻这里。

    但是在港岛的对面,就是新安和东莞两县,都是广东的鱼米之乡,大量出产稻米、茶叶、靛蓝、烟草,还有海盐。

    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清军就完全没注意到香港的重要性,

    负责管辖香港地区的新安县,其县城正是是原广州卫所管辖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

    明万历元年为了巩固海防,拱卫广州,将此地从东莞析出另设新安县。

    这里的南头寨,就是现在深圳的南头区,在极盛时期驻有明军2000人,战船一百多艘。

    该城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

    清军也继承了大明的布置,在南头寨驻有水师,如果想进军香港的话,当天就抵到香港岛。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