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1章 481 世间再无欧阳修

    在说司马光之前,我们说说欧阳修的结局。

    欧阳修反对新法后,被贬去蔡州。

    他在此后改号;六一居士,写下了晚年最后的著作《六一词话》。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去颍州居住。

    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公元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八月,获赐谥号;文忠。

    欧阳修的一生,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大的成就,但是,人格非常的高尚,文彩非常出众。

    欧阳修的人格,虽然没有高尚到像范仲淹那样,克己复礼到了圣人的地步,但他以虚怀若谷,提携后进,可以说,是个胸怀很大的人。

    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史学和文学上。

    欧阳修对诗文的革新,使得宋朝文坛焕然一新,步入灿烂的文化时代。

    他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以及;太学体,提倡文以载道,文字的通俗化等等。

    这种文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骈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雄文博学,笔力有余也颇为赞赏。

    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他自己写的文章,正是他所倡导的典范。如《与高司谏书》,它揭露、批评高若讷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是非分明,义正辞严,充满着政治激情。又如庆历年间所作的《朋党论》,针对保守势力诬蔑范仲淹等人结为朋党的言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的论点,有力地驳斥了政敌的谬论,显示了革新者的凛然正气和过人胆识。

    《秋声赋》,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强了赋体的抒情意味,成为千古好赋;《醉翁亭记》则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其中,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

    他的这些文章,成就了他;唐宋八大家的地位。

    他的词作,也成就非凡,与晏殊齐名,直步柳永。

    欧阳修的词,大多是婉约词作,写得缠绵悱恻,美丽动人。

    如以下词: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些,只是欧阳修的一小部分,真是每一首,足可流芳千古,千古传颂,在宋朝,写这方面词的人,可与他媲美的,也就只有柳永而已。

    他的诗也写得非常好,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他的诗,最记得的有两首,一是《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二是《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他的诗,就是放在唐诗里,也不遑多让,俨然就是大家。

    欧阳修到了晚年,又发挥余热,写下《六一词话》,对词话的贡献极大,成为词话中的代表之作。

    他在文章、诗词、词话等方面,随便拿出一样,都足以让他流芳千古,彪炳史册。哪里知道,他还有压倒这些的成就,那就是史学!

    他与宋祁一起完成《新唐书》后,又独自完成《新五代史》,二十五史中,他就占了两部,成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史学家!

    我因为写史的原因,对着两部历史著作也读过好几次,跟《旧唐书》和《旧五代史》作过比较。一是文笔上要胜过前者,二是补录了许多前者没有记载的人物。因此,这两部书虽然是前人写过的史书,但在二十五史中,仍占据重要位置。

    对于欧阳修,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他,那就是:才大如海!

    后人对欧阳修的评价极高,其中,最高的,莫过于王安石的评价,他说:;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其中,用浩如江河,烂如日夜,可谓形容到位之极!

    自此之后,如欧阳修一般,集文章、诗词、史学于一身之人,并且每样出色的,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呜呼,欧阳修之后,世间再无欧阳修!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