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6章 606 朱元璋的造反

    誓要灭了张士诚的朱元璋,是元末众多起义军中,唯一成了气候的人,也是出身最差的人。

    以他这样的出身,最后建立王朝,成了皇帝的,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因为,他的出身,实在是比平常人都差得多了!

    我们之前讲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他们大多数出身很好,资源很足,这才使得他们能够起来。至于那些出身不好,没有资源的人,当然也有能起来的,但是,很少!能够起来的人,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出身很好的人。

    所以,剩下那百分之一的人,能够起来,除了他们太出众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运气要好!

    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农家庭。

    其父是朱世珍,母为陈氏。

    他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又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

    朱元璋,诛元璋,也就是说,他想做一块诛杀元朝的圭玉!

    《明史》记载他的出生,和其他皇帝一样,什么;红光满室,有光射起。邻里望见,惊慌以为着火,奔相救援,赶到后却什么也没有,这些自然是后人瞎编的。

    此时的朱元璋,别说皇帝命,他能够有活下去的命,那都算不错了!

    因为,他家里实在是穷啊!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

    他们的愿望就是能够找一个地方做佃户,能够过仅能糊口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愿望,其实就是比做乞丐好一点!

    因为家里穷,所以,朱元璋的兄妹,大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

    他年纪小,所以,没有被送人。

    实际上,他要是被送人了,生活或许能够好一点,因为,实在没有比他家还穷的人家了!

    他这样的家庭,自然是无法读书了。所以,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公元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

    饥荒加瘟疫,死得人就更多了!

    此时在码字的我,也正在经历一场疫情,那就是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每天感染的人不断上升,死得人也不断上升,让人彻底不敢出门,有说不出的惊慌和恐惧。

    此时,还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和医疗发达的年代,然而,面对疫情,犹且如此!在十三世纪的话,那真的是,只有听天由命了!

    朱元璋,也只好听天由命!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

    家里,只剩下朱元璋和他二哥!

    他们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邻居刘继祖见他们是在可怜,当下给了他们一块坟地。

    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朱元璋为了活命,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各自分开,各自逃生去了。

    家破人亡!

    人世间的悲惨之事,莫过于此了!

    朱元璋年纪轻轻,就要面对家破人亡的悲惨,真是让人触目伤心!

    朱元璋走投无路,为了生存,当下选择了至少不会饿死的行业——当和尚!

    他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

    所谓小行童,就是在寺里,每日负责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要受到老和尚斥责。

    他以为当上和尚了,应该可以过上吃饱饭的日子。

    哪里知道,饥荒很快蔓延到了皇觉寺。

    受到饥荒的影响,寺里得不到施舍。

    寺里的主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化缘,那是和尚说得好听的说法。说不好听点,那就是去当乞丐!

    就这样,年仅十七岁的朱元璋,离开寺院,过起了托钵乞讨的流浪生涯。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公元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

    他在这流浪的三年中,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他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并且,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

    因为,流浪江湖,想要活下去,除了自身要坚强之外,还要处处提防别人!

    他云游在外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

    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使得他对后来的起义军,有了一定的了解。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朝的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百姓们,除了铤而走险,没有其它路可以走了!

    这时,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

    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

    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

    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

    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随后,郭子兴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

    就在这时,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

    朱元璋犹豫不决,因为,造反,那可是要砍头的事!自己当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大前程,但是,起码不会挨饿,更不会被砍头!

    他犹豫之下,决定问卜于神。结果,去留皆不吉利,于是,他心里暗暗说:;难道应该谋反举事吗?

    他想到这里,再一卜,结果是吉!

    也就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汤和给他寄信,说要去告密他。

    朱元璋听了,再没有选择了,当下决定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反他娘去了!

    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