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四章 大夏诸王会盟(1)

    有夏三年十月,大夏天子姬祁昭告天下诸侯国,诏令大夏十六位诸侯王于有夏三年正月初一,抵达韩国都城阳翟举行祭天会盟,另外大夏天子姬祁欲亲自为雍王嬴子婴、齐王韩信、牟王彭越三位新王戴上九旒王冕。

    韩国阳翟城背靠嵩山,颍水于城东川流而过。阳翟尤以此地曾为夏禹之故都,有钧台古迹之遗存而著闻。

    尧舜时期,阳翟古称禹州,禹州乃夏部族聚居之所。大禹为夏部族首领,是黄帝的玄孙。禹州因为大禹初封于此,故称“大禹之州”。后因夏王朝创立并建都于此,又称“夏都”。传说禹在夏都执政八年,号令天下实行统一的历法,俗称“夏历”,亦云“农历”。

    史载大禹之子夏启,曾于夏都会盟天下诸侯举行钧台之享。

    钧台之享发生于夏朝初年。是乃夏启剿灭有扈氏后,为废除传统的部落禅让制,巩固主权,确立“后”位世袭,于都城夏都(阳翟)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的一场盛大的祭天庆典、方国会盟。此次会盟确立了夏启“共主”地位,夏主始称“后”。

    钧台亦称夏台,原在阳翟城南,距城十里。《水经注》颍水经上棘城南有颍水支流所出。渎经三封山北,渠中有泉出焉,为之嵎水。东经三封山,东南历大陵西。陵上有启筮亭,夏启曾享神于大陵之上。嵎水东南流,经陵下,积为坡,坡方十里,称钧台坡。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称狄人)入据栎地,因其地在嵩山之阳,改称阳翟(音狄)。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韩景侯将韩国国都自平阳迁至阳翟。

    公元前375年,韩国攻灭郑国,遂将国都迁新郑。仅五年(即公元前370年)韩懿侯便将国都城重又迁回阳翟,此后一百五十多年,阳翟城一直作为韩国都城的存在。

    韩国地域属暖温带气候,温和宜人。其地形有山区、丘陵、平原,且各占三分之一。更有颍水穿境而过,颍水之大小支流遍布全境,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秦时始皇帝置颍川郡。

    韩王韩成接到天子谒者送达的诏命后,命令韩国司徒张良全权负责会盟场地的营建。

    张良世代为韩国司徒,张氏一族世居阳翟,自然知晓钧台坡位于何处。于是张良征发韩国劳役,于钧台坡上大兴土木兴建祭坛盟台。又于坡上兴建天子与诸侯王所居寝殿。

    耕时两月,会盟场地终于落成。大夏诸侯王相继领军到来,驻兵于钧台坡。

    有夏三年十二月初晋王亲提十万晋军出晋阳南下会盟,晋军包括两万亲军驾五千奔驰战车,八镇精锐甲士四万(副将利几顶替韩信成为虎贲将军,八镇将军全部随军,每镇各出五千精锐),郡县辅兵四万,十万晋军皆身着镶铁皮甲,手持精铁兵刃。

    晋国出兵十万,秦国出兵八万,楚国出兵六万,齐国出兵六万,赵国出兵五万,雍国出兵四万,魏国出兵三万,燕、代、鲁、韩、吴、九江国皆出兵二万,牟、临江、衡山三国出兵一万。大夏诸王皆领国中精锐部队,或早或迟前来阳翟会盟。

    天下十六国诸侯王合兵五十七万,一时间阳翟郊外钧台坡上,矛戟似林,旌旗如云,兵车万乘,车轮辘辘声、战马嘶鸣声不绝于耳。

    有夏三年正月初一,阳翟郊外钧台坡。

    “会盟开始,天子诸侯王上台各就位。”韩国司徒作为此次会盟的司仪。黄钟大吕之音响彻天地间。正月初一此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盟台之上有华盖遮阳,有炫丽围幕挡风。

    一头华发的大夏天子姬祁首先登上盟台,只见姬祁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天子冕,衣着赤底黑龙衮服,外罩大裘。天子姬祁在台下五十七万人的注目下,就坐天子之位。

    紧随其后登台的是大夏方伯晋王项羽,项羽英姿勃发,头戴九旒王冕,衣着赤底金龙衮服,外罩白色大裘,腰悬精钢宝剑。就坐于天子右首位。

    —————

    跟随项羽身后登台的是秦王刘邦,刘邦两鬓些许斑白,亦是头戴九旒王冕,衣着黑底赤龙衮服,外罩黑色貂皮大裘。登台后,秦王刘邦向项羽与天子拱手后就坐于天子左首位。

    接下来上台的是楚王熊心,戴九旒王冕,身着土黄色衮服坐于刘邦身侧。

    然后上台的是齐王韩信,因为待会儿天子会为他加冕,因此韩信只是头戴玄冠,身着紫色衮服,腰悬利剑坐于项羽身侧。

    赵王赵歇头戴九旒王冕,身着七分红三分蓝的紫红色衮服走上了盟台,坐于刘邦身侧。为了应付诸侯王会盟之事,赵国丞相张耳只能将幽禁于赵宫的赵王歇放了出来。

    雍王嬴子婴戴玄冠身着黑底黑龙衮服上台坐于韩信身边。

    魏王魏豹着纯红衮服坐于赵王身边,韩王韩成身着绿色衮服,燕王韩广身着蓝色衮服相继上台。代王张敖、九江王英布、鲁王蒲将军、吴王项里、牟王彭越、衡江王吴芮逐位上台,向天子方伯行礼后各就坐。

    临江王共敖重病,由其子共尉代。

    大夏天子与十六位诸侯王各就位,司仪张良朗声喊道“请天子行加冠礼。”,而后挥手示意舍人将三顶九旒王冕端上了盟台。

    “起,齐王韩信上前行参拜大礼!”张良接着喊道。天子与诸王皆从座位上起身,站立于案前观礼。韩信听闻,上前对着大夏天子行三跪九叩参拜大礼。

    “天子持王冠!”旁边的舍人用金盘将王冠端至天子身前,天子姬祁两手持冠。又有舍人上前恭敬的将韩信头上的玄冠轻轻取了下来。

    “天子加冕!”天子姬祁闻言上前两步,将九旒王冕戴在了韩信的头上。

    “诸王贺!”站立于两旁观礼的诸侯王纷纷拱手鞠躬贺喜。

    “齐王谢!”韩信已经头戴齐王冠,回身拜谢众位诸王的恭贺。

    “礼毕,齐王韩信回列,雍王嬴子婴上前行参拜大礼”齐王韩信面带喜色回到了项羽身边,向晋王项羽点头致意。

    雍王嬴子婴上前行加冠礼,如此三番,雍王嬴子婴、牟王彭越皆头戴王冕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冠礼毕,回坐。”天子与诸侯王各自落坐案几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