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三章 天子东迁

    魏都定陶古称陶,上古时期为华夏部落活动的核心区域,因尧又叫陶唐氏,遂得名为陶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据史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有夏八年一月中旬,正值寒冬,大夏方伯魏豹正于魏王宫朱陶宫内处理魏国政务,忽而有侍人来报,当今大夏天子姬皆求见。

    魏豹深感诧异,大夏天子不是姬兑么?什么时候又出来一个姬皆,闻所未闻,这骗子行骗骗到大夏方伯头上了,真是胆大包天、虎口拔牙,不知死字怎么写。

    魏豹本来想将这个狂妄的骗子直接送往司寇府中治罪,后魏豹又转念一想,魏国正值百废待兴、用人之际,胆大之人必有可恃之才,于是魏豹便让侍人将姬皆带上来。姬皆自然不知,他差一点就被当成骗子扔进监狱问罪了。

    “在下姬皆,乃大夏太祖夏奉王姬祁之孙,先王姬兑之幼子,当今大夏天子,拜见大夏方伯!”姬皆虽然仅有十二岁,然其身量高大,与成人无异。

    “竟自称天子,汝何以自证?”望着眼前这位自称大夏天子的稚嫩面孔,魏王魏豹也颇为狐疑,本来魏豹以为是骗子,没想到这人对大夏历代天子名讳如数家珍。

    “有族谱、玉碟、传位诏书、传国玉玺与天子玉玺为证!”说着姬皆将身上的身份证明恭敬呈给了魏豹。

    魏豹学究天人,前世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然知道姬皆的身份证明中的族谱、玉碟、传国玉玺与天子玉玺都是真的,唯独这传位诏书是伪造的。这让魏豹一时有些为难,于是询问道

    “洛阳城中有何变故?天子与孤自阳翟会盟分离不过短短十多日,怎会就天人永隔了呢?”

    “项氏悖逆,项伯先杀朕兄姬茗,又弑先王,朕手刃了项伯方才逃出洛阳,望方伯为朕作主啊!”姬皆向魏豹哭诉道。

    “陛下一路风尘仆仆,且先入宫中沐浴更衣,此等重要身份证明先搁置寡人此处,待孤使人清楚核实情况再行定夺!”魏豹将姬皆的族谱、玉碟、传位诏书、传国玉玺与天子玉玺锁进了柜子之中,不容姬皆置疑的说道。作为大夏方伯,魏国之主,魏豹自然不会因为竖子一面之词便草率下定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姬皆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魏豹处置自己的族谱、玉碟、传位诏书、传国玉玺与天子玉玺,便在侍人的迎领下亦步亦趋的离开。

    天子之事,兹事体大,魏豹前世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子之名行纵横之事,扫灭诸侯,令天下士子归心,说明挟天子这条道路是行得通的。

    不过大夏初立,人心不附,而且我夏还是晋王项羽始肇,因此魏豹也是踌躇不定,于是写信给晋王项羽询问意见

    “魏豹顿首敬问晋王无羔,晋王阳翟会盟台上风采天下无二,更有尧舜禅让之美德、周公旦一般功成身退之仁义,魏豹忝为继任方伯,实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宿夜能寐,惟恐有负晋王所托,有背天下所望。

    如今有一事魏豹无法自行决断,请晋王听魏豹言之,日前有一竖子,自称大夏天子,前来拜会魏豹。其言之凿凿称大夏丞相项伯与天子相争,先杀公子姬茗,又弑天子在堂,后又承立天子幼子姬皆继天子之位,大夏丞相项伯此等种种皆有违宪之嫌,其罪当诛,罪无可赦,然而事涉项氏宗亲,特执信询问晋王之意。

    魏豹委心问计,愿晋王陛下不吝赐教!望回复,魏豹再拜顿首。”

    魏王魏豹未等太久便收到了晋王项羽的回信,与回信一同到来的还有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项琉以及押解项琉前来定陶的晋国金吾将军项旌。

    “微臣项籍(名籍字羽)敬问大夏方伯无羔,此事皆怪项籍管教无方,方使项氏纨绔子弟项琉闯下弥天大祸。项琉此人乃大夏丞相项伯之孙,项伯溺爱至极,致使项琉年少轻狂、仗势欺人。

    项琉此前霸占公子姬茗新妇数月,新妇忠贞悍烈悬梁自尽,公子姬茗因丧新妇,悲痛欲绝、心如刀绞,尽起左右攻打丞相府反致死。

    天子与丞相洛阳朝天宫中对峙争吵,天子见丞相项伯不仅维护逆孙,反而栽赃已故公子姬茗,天子心有不忿意难平、气极而亡。此事经过便是如此,罪魁祸首项琉已命将军项旌押至殿下,如何处置但凭方伯处置!

    至于天子之位何人所属,听凭方伯安排,项籍业已命洛阳朝庭百官收拾行囊,不日将前往定陶侍奉天子。望方伯阁下阁守《大夏宪章》,谨慎处置此事,项籍顿首!”洛阳事件颇为棘手,但做为涉案同姓宗王,项羽必须处处避嫌,以免为天下人留下话柄。

    晋国金吾将军项旌将犯人项琉押解到达魏都定陶后便告辞回国了,并未流露出半分留恋。

    此后大夏朝三公、九卿、二夫、八十一元士相继来到魏都定陶,为了安置朝庭百官居所,魏豹还颇费了一些功夫。

    天子当立幼君,这里面的好处,魏豹自然知晓,幼君年少,无法掣肘自己施政。既然晋王项羽已经默认了姬皆的天子之位,魏豹自然也不会煞费苦心的再去寻找前太子长君姬辛前来继位,行那废立之事。

    更何况天子先废再立,打击的是天子与方伯的威望,如果没有明显的好处,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于是大夏天子朝堂便在魏都定陶安置了下来,为了防止项伯旧事重演,魏豹自命为大夏丞相,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

    为了彰显天子威严,魏豹又从魏王宫搬了出来,将朱陶宫让给天子姬皆,作为天子朝会与天子寝居之用。魏豹这方伯做的可谓恪尽职守、舍家为公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