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五四、马学军的一份情怀

    第155章

    牧老爷子掂了掂,大约一斤左右。

    仔细看着这面铜镜,龟钮无座,凸弦纹将镜背分为两区。

    内区为四只仙鹤,仙鹤体态优雅、潇洒,一只在低头觅食,将长而直的嘴伸进湖水里叼起食物;

    一只左盼右顾,也许正在寻找理想的~伴侣;

    一只举颈亮翅,翩翩起舞-;

    一只戏波弄影,孤芳自赏,使人沉醉于恬静大自然和谐的生-活中。

    四只仙鹤,构图布局得体,线条流畅,形态各异,高浮雕,栩栩如生。

    “你想卖多少钱?”牧老爷子淡淡的问。

    “牧老爷子,你给这个数”,摊主比了比两根手指。

    “贵了”

    按如今古玩市场的行情,这铜镜卖不到这么高的价。

    “那牧老给个价。”

    “八十吧,现在只能这个价,如果不满意,你就再藏藏。”

    “牧老不愧是牧老,价格断的就是毒,就按您老的来。”

    今天这趟,倪世孝一句话都没说过,只跟着看。

    牧老老当益壮,做事张弛有度,颇有章法;把收购古玩的事情交给他,让人放心。

    ...

    “学军,你说说,你想做什么营生?”

    既然牧子轩是个能办事的,那马学军起到牵线作用的这个人,也得给个安排。

    “倪先生,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不过我知道现在街面上很多人在倒电子表、计算器。”

    “如果你只是想赚几个钱花,那现在去倒电子表还可以,但是你想当成长久的营生来经营,我不建议你去做。”

    “倪先生,我没什么见识,只是知道我现在非常的需要赚钱;您能不能给我支个招?”

    “这几年国内的经济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十年之后,国内的经济规模将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在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下,会有多大的机会。

    你要相信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只要遇到机会,能获得大笔财富,别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财富。

    而国内私营、个体每年以多大的体量在增长?

    但摆在这些私营企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是什么?

    运输,所以我还是提议你买几张车子,先从搬家开始锻炼队伍,然后走企业产品城市调度的路子,路趟熟了,跨国也不是问题啊。”

    马学军看着倪世孝道:“倪先生您说的这个,是个好路子,可我拿不出买车的钱。”

    “钱,我给你想办法,两条路子让你选:一,投资算我的,我给你点股份;二,我借钱给你,等你赚了以后再还我。我给你一天时间想想。”

    “好的,倪先生,那我回去考虑考虑。”

    ...

    马学军的父母在他还小的时候,就因为抢救工厂的财产而因公牺牲了。

    厂里有感于他们父母的牺牲,又看着他们几个孤儿无依无靠的,给他的大哥在厂里安排了个工作。

    他的下面还有两个弟弟,都还在读书;二弟在读J校,三弟读书很好,将来是上大学的料,如今还在读初中。

    而燕逸雅的外公是从八一二厂这个万人大厂退休的老厂长。

    父母亲都在艾非卡洲援建,是厂里的工程师。

    马学军家住的是胡同里的破四合院的小两间,燕逸雅家住的是两层的西式小别墅。

    马学军初中毕业就被开除了,燕逸雅读到了中专毕业。

    他的行李员的职位是零时工,什么时候被开都不知道。

    燕逸雅的前台是有事业编制的正式员工。

    两相比较起来,马学军每个方面都是被一边倒的压制。

    现在有机会摆在自己面前了,他又在纠结该如何选了,是该选择稳当点拿股份好,还是拼一拼背债务。

    躺在床上的马学军,辗转反侧,脑子里一直像两个小人在吵架;一个要向左,一个要向右。

    到了凌晨三、四点,烟灰缸里的烟灰、烟头已经满溢出来后;才在一咬牙后,下了决定。

    既然要干了,也没必要给别人打工了,就知道当老板。

    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

    “倪先生,我决定了,我想自己干。”

    “可以啊,你想要多少?”倪世孝看着马学军,眼睛里满是欣赏的神色。

    这个时候,只要肯干敢干,大部分的都能打出一片天地。

    现在还是处于改革初期的野蛮生长时期,拼的就是谁有胆子,只要敢闯,成就一番事业不在话下。

    · ·······求鲜花··· ····

    如果换成前世,有个年轻人想要倪世孝的投资来创业,他会巴掌糊人家脸上。

    那时候已经过了创业的黄金时间了,那些1102年后开始创业成功的互联网企业。

    你去查查,哪个不是从世纪初就开始在行业里扑腾,经历过一次次失败,才站起来的?

    或者就是两大系里出来,人脉网络已经搭建好的。

    不然就是混的个不死不活的,游戏公司倒是成了几个。

    可倒下的有多少,就当初倪世孝公司所在的大楼,总共二十二层。

    游戏公司有十几家,但是不到两年黄了十家,剩下的也只是老板家底厚还能撑的住的。

    ... . ...

    前世的创业是百万人过独木桥,现在的创业就是十辆车同时走四车道。

    ...

    “倪先生,我想借五十万。”马学军忐忑的看着倪世孝,怕听到不答应的回复。

    “不用五十万了,我给你个整数一百万吧;三年后还我有问题吗?”

    “行”

    其实马学军现在根本不知道,三年后是否能还的这个钱。

    如果三年后还没能力还这个钱,估计他也没办法活了,该被要账的逼死了。

    这里不是说倪世孝会逼债,而是过两年三角债的问题就该爆发了。

    三角债就是甲企业向乙企业赊账进货,约定有钱后再付,或者说给了定金,尾款拖着。

    乙企业就向丙企业订购原材料进行生产,约定等收回货款再付钱;

    可甲企业赊账进的货也是赊账往外卖,结果就是甲企业也收不到钱,没钱就没法付乙企业的尾款...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账上一算,都是盈利的企业,可最后就是因为都见不到现钱,企业就被生生的拖垮了。

    想到这里,倪世孝就再嘱咐马学军一句:“给你的忠告,以后不要让客户欠账的时间太长,如果经常欠账时间长的,情愿不做,不然你就等着被钱逼死。”

    马学军现在是还不知道三角债的可怕的,不过作为成功者给的忠告,还是要听着。

    “倪先生,我知道了!”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