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1章 表嫂田小草

    小荷,你没骗我吧,他全都要?张成风忐忑的看向姜荷,提醒道:我这次蜂蜜很多,有七十几斤,装了一大缸呢。

    一共有十几箱的蜜蜂,产出来的蜂蜜,也是很可观的。

    不知道是不是姜荷的药水好,他养的蜜蜂都特别好,就连产出来的蜜都比以前要甜一些。

    你没听错,全都要。

    姜荷笑嘻嘻的说:每斤的价格都是三十文,七十斤就是二千一百文,辛苦了大半年,才挣二两银子,张大哥会不会觉得不划算?

    怎么会,太划算了,幸好你告诉我养蜜蜂呢,小荷,都是你的功劳,你给的药水好,要不是,我养的蜂蜜也卖不出去。张成风咧嘴笑着说:到时候我们一人拿一半。

    养蜂真是太划算了,不用费太多心思,就能挣二两银子。

    分我一半?姜荷扬起了眉毛,回家的时候,立刻就把这事和姜兰说了,她道:姐,你看未来姐夫多会做人,这就开始讨好我们家人了。

    他感谢你是应该的,你那药水钱还没收呢,还有,你找连少爷卖蜂蜜,都是你的功劳。姜兰觉得张成风这么做是对的,要是没有妹妹,他一文钱都挣不着。

    对了,连少爷那边没欠人情吧?姜兰关心的询问着。

    姜荷俏皮一笑,一脸得意的说:当然没有,连少爷还欠我大人情呢。

    免费教了一个蜜汁烤鸭,肯定又给十里香酒楼带来销量了。

    姐,明天去县里吗?兴来哥他们打算开个小吃铺子,除了卖茶叶蛋,还卖粉和面呢,我得去凑凑热闹。姜荷非常满意现在的日子。

    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娘马上又要给他们添一个弟弟妹妹了,外公一家的日子也是蒸蒸日上。

    听文爷爷说,方家成他们两个人书读得也不错,不求他们考个举人做官,能考上个秀才,也能够光宗耀祖了。

    比如姜贵,早就考上了童生,但,考秀才都十年了,也没考上秀才,看来,这古代考秀才,和高考都不相上下了。

    去。姜兰想也不想的回答道: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金玲,你怎么不在家照顾着你爹娘?姜荷看到赶马车的是金玲时,诧异了一下。

    姑娘,我爹的腿已经好了,我娘的病也已经大好了,谢谢姑娘给的药。金玲眉眼之中都带着轻快,爹的腿好了之后,家里的笑声都更多了呢。

    昨天本来就要跟着姑娘去县里的,可是,娘病了,爹在茶园里又忙。

    姜荷不让她跟着。

    你应该谢我师父,是我师父给的药。姜荷想到自家师父,琢磨着这次去县里,买点酒,山上的杨梅好了,可是浸泡一点杨梅酒,师父肯定喜欢。

    胡郎中我们也会感谢的。金玲笑着回答,她心底很清楚,要是没有姜荷这一层关系,胡郎中哪会这么上心?

    金玲年纪不大,但赶车的技术却非常的好。

    姜荷和姜兰赶到铺子里的时候,大舅母一家子都在呢,表嫂田草挺着大肚子也在给桌子擦灰呢。

    大舅母马氏站在灶前,衬的人更矮了。

    方昌则将柴运到后院子里,堆了满满一院子的柴禾,看来他们这几天没少忙活。

    大舅,大舅娘,兴来哥,表嫂。

    姜荷和姜兰姐妹打招呼,立刻就忙活了起来。

    大舅,二舅他们没来?姜荷好奇的询问着,她刚拿起柴,就被方昌打断道:小荷,你可别拿这个,你要干活就干些轻省的。

    方昌可知道姜荷绣的花特别好看,还是村里的小郎中呢。

    她的手金贵着,怎么能搬柴呢,万一刮伤了,姜松非得跟他急眼。

    没事。姜荷想说,没这么娇气,方昌愣是不让她碰一点。

    方昌解释道:你二舅他们都在家里忙着呢,家顺要建房子了,还要做蘑芋豆腐,忙不过来。

    大舅,你和外公他们真不来大桥村?姜荷提议着,大桥村比水口村好太多。

    我们在水口村好着呢,离得也不远,再说了,你外公都已经在水口村生活了一辈子,我们家里的田地都在水口村呢。方昌没把姜荷当小姑娘,他道:小荷,你说,我们这铺子,能挣钱吗?

    光卖茶叶蛋,粉和面,也不卖包子馒头什么的。

    肯定挣钱啊,茶叶蛋不是买的人多吗?这包子馒头吃腻了,可不得换点别的吃吃。姜荷觉得兴来哥这铺子还是很有前途的,她逛到灶台前,看到大舅娘马氏把灶台前擦的干干净净的,今天没开业,买的粉面也不多,就先做给自家人试试味道。

    大舅娘,表嫂,你们这粉面除了辣酱和榨菜,就没别的了?姜荷看到摆着两个碗,一个辣椒酱,一个炒过的榨菜。

    还要什么?马氏一脸茫然的看向姜荷。

    表嫂田小草问:小荷,你觉得还需要加什么吗?

    做这个粉面铺子的时候,田小草和方兴来都是商量好的,方兴来没事的时候,也来帮忙,有事的时候,就她和婆婆马氏两个人,足够了。

    可以再来点黄豆啊,花生米,还有肉酱。重点在肉酱。

    哪怕是素面,加点肉酱,那也更香一些。

    还有,可以煎点荷包蛋放在旁边,要是别人想加荷包蛋也能加。姜荷补充着,想着后世那些各种各样的粉面店,里面的配菜可是多的很。

    这加了荷包蛋,可不得加钱,有人吃吗?马氏可真没做过这些事,因此,看向儿媳妇田小草。

    田小草想了想,说:娘,我们听小荷的,把本配菜多弄一些,口味也更多一些。

    这条街,粉面铺子还有吗?姜荷又问。

    田小草摇头说:我特意挑的这条街,没有粉面铺子,最近的都隔了一条街。

    那就好,不过,既然要做,就得做得特色一点,比如面汤用骨头汤吊着,那味道肯定不一样。姜荷提议道:大骨头可以熬满满一锅汤,算下来,一碗面也加不了多少成本的。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