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八章 棘手的流民,迷惘的长孙明月!

    清风寨的发展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共同协调,如今物力充足,财力也还够,但人力却是因为杂交水稻的加入,有点捉襟见肘了。

    清风寨周边方圆二十里的地方,几乎所有的村子都被收编了。

    可以说,在清风寨的名声更大之前,暂时是不会有村民来投靠。

    而这个时候流民出现了,江天怎能不激动。

    “走,我们去看看。”

    江天放下手里的活,和小刀一同出了工坊,正准备下山的时候,被长孙无垢和杨妃给拦住了。

    “你们两有什么事吗?”江天停下,看着两女问道。

    “江天,我听小青说,山下来了许多流民,你准备怎么处置他们?”

    长孙无垢被大唐万民所敬仰不是没道理的,她确确实实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后,这不,一听到有流民,就迫不及待的赶来了。

    “你放心,我不会放着流民不管的。”

    从长孙无垢的眼中,江天看出了浓浓的担忧,宽慰道:“我先和小刀下去看看情况,老刘已经在准备锅和食物了,你要是不放心,待会儿就跟着老刘他们一起下山。”

    “你这样让我们随意下山,就不怕我们跑了吗?”杨妃疑惑的问道。

    “跑?”

    江天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就算你们跑了,我也有十足的把握抓你们回来,不过抓回来之后,我可就不会对你们那么客气了,毕竟你们辜负了我的信任。”

    “行了,你赶紧去吧,别听她胡说,我们不会跑的。”长孙无垢非常认真的道。

    还没到山脚,江天就听到了嘈杂的声音,放眼望去,足有上千人。

    这个数字不可谓不大,要知道清凉山地处于泾州腹地,一般而言,流民都会选择去泾州主城,因为泾州刺史是绝对不会放任不管的。

    简单观察一下就能发现,这些流民的来源正是泾州主城的方向,也就是说,在泾州主城内,有更多的流民。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会有那么多流民,李二这个蠢货,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看着眼前的惨状,江天皱着眉头忍不住连李世民都骂了进去。

    “小刀,你带几个人去管理一下秩序,顺便清点一下流民的数量,再找几个人简单的搭几个粥棚,老刘他们应该快来了。”

    江天有条不紊的发布着一条条命令,上千的流民,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没有控制好,很容易出现暴乱,所以江天必须小心。

    这边,江天热火朝天的忙着处理流民的事情,另一边,李世民正带着房玄龄等人赶路。

    “陛下,那清风寨,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奇吗?闲来无事,要不您先说说?”

    李君宪是个很有眼力见的人,他见到陛下和房玄龄等大臣因为清风寨的事情产生了些许隔阂,便主动挑起了话题。

    而且,他对清风寨也有些好奇,毕竟作为寨主的江天是那样一个神人,他治理下的山寨,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李世民何其聪敏,立即就懂了李君宪的意思,只不过从哪方面开始说,倒是难住他了。

    “其实,朕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李靖的大军到来,我就只在寨子里呆了不到半天。”李世民颇为感慨,甚至有些埋怨李靖等人来的太快。

    虽然他也逛过寨子不少地方,也见过很多新奇的玩意儿,但许多东西当时小刀并没有详细解释,所以他也不知道该从何讲起。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陛下还说没病,这都快疯癫了。

    要是不疯癫,会怪李靖营救的太快?

    但无论如何,李二都不会辜负李君宪的好意,他清了清嗓子便开始讲述。

    “简单来说吧,那清风寨的农耕十分发达,而且农作物与水果的种类有许多是我从未见过的,像浑身包裹金黄色颗粒的玉米,浑身是刺的菠萝,清风寨还有一种比直辕犁更加先进的农耕工具,叫曲辕犁。

    相比于直辕犁,曲辕犁更加的灵活,而且耕种的效率也更高,因为这曲辕犁只需要一头耕牛就能够拉动....”

    别的会忘,但曲辕犁,李二绝对不可能忘。

    当初不懂装懂,他可是被小刀好一阵嘲讽。

    李世民尽可能将自己知道的东西讲述出来,房玄龄等人则是听的越来越玄乎,愈发觉得陛下是病了,满嘴胡话。

    整支队伍,唯有前方马车内的长孙明月撩开帘子,沉默的望着前方。

    离清凉山越来越近了。

    那素未谋面的夫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