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章:独创‘瘦金体’3/5(求收藏)

    第13章:独创‘瘦金体’3/5(求收藏)

    在修订典籍期间,刘轩受到蔡邕和与蔡邕交好的修撰典籍的文臣名家的指点,虽然资质一般,但是智力依旧得到了不俗的提升。

    对于这些儒家经典,其实刘轩并没有多想学习,他从一开始,拜师学艺,最初只是认个字,然后随着学习的过程中,却是将这个过程当成了一个手段。

    刘轩就是在利用这种传授之间的交流手段,一边学习刷智力,一边在这些文臣名家面前,找找存在感,多多表现,刷刷好感度。

    虽然这些人,根本不可能看上他这个从青州过来的毛头小子,更不可能对他表达忠心之意,无法在数据面板上刷出忠诚列表。

    但是这个过程中,却为刘轩在洛阳文人的圈子里,有了很好的名气。

    而且,在高层上面,也多了不少露面的机会,无形中为自身的暗中发展,打牢不俗的基础。

    为此,刘轩专门拿出了自己‘独创’的‘瘦金体’,表示是受到了老师蔡邕的‘飞白体’影响,才有感创造出的一种字体。

    而因为瘦金体的字体观感很好,很快得到了许多文人的喜爱,刘轩的文人名气,再次有了一个提高。

    在六经整修完毕之后,汉灵帝命人以石碑雕刻,公布于世,供文人共学之。

    因为这一年是熹平年,所以被称之为熹平石经,这算是汉灵帝在位期间,做的唯二间能被人记得住的贡献了。

    而这个过程中,蔡邕曾经表示想要让刘轩用瘦金体来刻,但是刘轩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开玩笑,他就是刷存在感和好感度的,可不做出头鸟。

    如果用瘦金体刻了石碑,到时候自己名声应该是有了,不过也估计差不多也被这石碑定死了,而且还会招来许多文臣名家的嫉妒。

    此事不智,所以刘轩立刻表示了自己才疏学浅,直接干脆的婉拒掉。

    而蔡邕对此也没有强求,显然,蔡邕也意识到这样虽然能让少年成名,但是长远并非好事儿。

    同时,蔡邕也想要秀一下自己的‘飞白体’。

    而这件事情之后,蔡邕等人得到了嘉奖,甚至连带着刘轩也入了汉灵帝眼中。

    而其中,是通过十常侍张让的提醒,汉灵帝终于想到了刘轩的身份。

    青山候。

    那个十年前,自己卖给一个从青州跑过来的乡巴佬亲戚的官爵。

    没有想到,他的后人,竟然有此才气。

    而旁边的张让在这个时候也对汉灵帝吹捧了一番,表示这一切都是天子龙气庇佑,刘轩是沾了陛下的龙气才会如此。

    听到这样的回答,汉灵帝自然龙心大悦,对于刘轩的观感自然也好了起来,在赏赐蔡毅的同时,顺带给刘轩在洛阳城赐予一个府宅。

    最主要的是,汉灵帝亲自承认了刘轩汉室宗亲的身份,并且将刘轩的名字,写进了皇家族谱之内。

    而这一切之所以如此顺利,自然逃不掉暗中烧钱的结果。

    张让!

    刘老爷当年洛阳奇遇记中,遇到了的大太监就是这位。

    当初也许是愣头愣脑除了砸钱什么都不懂,却没有想到来个歪打正着,找到了一个最具话语权的。

    刘轩来到洛阳之后,就暗中调查了一番,在确认了大太监就是张让的身份后,就暗中托人拜访了张让。

    虽然不能亲自去,但是礼多人不怪,而且除了部分金银之外,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物件,很受张让的喜爱。

    所以这才有了这剩下的一切顺利,同时也给张让营造了一种‘道貌岸然’的形象,多了一点未来多来往的可能。

    做完这些之后,刘轩便就此开始沉寂,不再表现过多,生活开始无比的规律起来,静静的开始自己的学子生涯。

    总体来说,分三个方向走。

    第一,练武,练武,练武,除了一些必要的情况,刘轩每天必定抽出八个小时练武,身体的负重也一换再换,武力值以肉眼可见数据,每天提升一点。

    第二:学习,虽然刘轩对于儒学不感冒,但是儒学却是被他当做和他人交流刷感觉的手段。

    为此,刘轩在蔡邕门下,却是不仅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还兼职一些杂学各方面,博闻强记,什么都涉猎,至于精通不精通,那是以后的事情。

    第三,则是暗中做的。利用自己的数据面板忠诚度不掉的能力,在洛阳这个圈子里,发展培养一些死忠。

    同时也对于一些中低层的权贵采取怀柔政策,尤其是那种拥有爵位在身,却家道中落,才疏学浅的家伙。

    他收编这些人,并且让他们暗中效忠自己。

    在此期间,刘轩发现了一个小窍门。

    忠诚度,不一定非要真正的对他宣布效忠才可以,只要对方心悦诚服,甘愿拜服,或者愿意做他小弟之类的,同样也算。

    这些人,他们或许已经没了什么权势或者银钱,但是身份还在,人脉却同样也有存在一些。

    利用这些人脉,刘轩将暗中的生意,在洛阳城悄然的开枝散叶。

    而那些权贵很多时候,也在这个时候,因为利益或者其他方面,逐渐依托刘轩。

    他们每次各自炫耀着自己重新振作的家族事业时,但是却不知道,他们的幕后,却是有着同一双手在操纵着他们。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三年匆匆而过。

    这一年,洛阳刘府内院之中,一人手托一丈大小假山,背负而行,健步如飞,仿佛身上的假山如同无物。

    三刻之后,假山轻拿轻放,重归原位,那人却没有停下,缓缓而动。

    一抬手,风声阵阵,空气嗡鸣,一踏步,尘烟四起,白气升腾。

    PS: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