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3章:决战与军阵2/5

    />

    第 章:决战与军阵2/5

    三天后,巨鹿郡,黄巾阵营外,一支人数差不多有七八万的军队,出现在黄巾阵营的正面。

    却是刘轩携带八万青山精锐,邀战黄巾军。

    吕布和刘备,以及被他派遣到一些地方等待命令。

    这一战能否彻底击溃黄巾,就看刘轩能够重挫黄巾多少锐气了。

    没有所谓的战前叫嚣,没有所谓的发言,只有这么一支训练了月余,完全听命于刘轩的军队,一步一步的朝着黄巾阵营推进。

    青山军阵容整齐,每一个士兵目光坚定而又充满无比自信。

    因为,万军之中,他们有不败的军神坐镇。

    只要听青山侯的,他们八万军队对上三十万又如何。

    黄巾军营中,张梁和一众黄巾渠帅,目光也带着殊死一搏的决然。

    身后三十万黄巾,在这段时间那些黄巾俘虏的带领宣传下,此刻士气达到了鼎沸程度。

    此时,黄巾仿佛回到了最初大贤良师揭竿而起的时候,一呼百应,人心可用。

    而对面,也只有8多人左右的军队。

    这,是最佳的战斗良机。

    四倍的兵力,充足的士气,如果黄巾还不能取得胜利,那么他们这群最后的黄巾信仰,将会彻底失去希望。

    所以,背水一战,殊死一搏,就在近日。

    他们,必须重挫青山军!

    看着缓缓推进而来的青山军,张梁缓缓抽出腰间长剑,高喝‘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平’

    身旁各路渠帅,也纷纷手持兵器,纷纷也开口齐声附和。

    身后无数黄巾,也在这一刻,手持各种兵器,士气振奋,不断的喊着这十六个字。

    黄巾气势,在这一瞬间,盛况空前。

    太阳,西斜,残阳,似血,深处万军从中的刘轩,四方架起四座高台,高台之上,都有一位手持令旗着待命。

    每一个持令旗者身边,都有十几名替补军士,每个人手中,也拿着数种颜色不同的令旗待命。

    而刘轩身后,赵云带领着三千精锐,守护着刘轩的安全。

    面对如同饿虎般扑来的黄巾大军,刘轩手持羽扇,缓缓对着一个方向做了一个手势。

    看到刘轩的动作,一面高台之上,手持令旗的士卒,快速的挥动手中旗帜,带着青山军打头阵的先锋降临,看到这一幕,纷纷带着自己一起训练多时的士卒,默契的组织起来。

    转眼之间,猛扑而来的黄巾还没有到来之前,青山军已经重组完成。

    青山军前排,前方军士持盾,后方军士持三米长枪,一挡,一刺,阵型如同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对着朝着他们扑来的黄巾猛虎,从中间直接撕开,将黄巾猛虎一分为二。

    刘轩透过视角地图,看着这一幕,左手对着左侧方向做了一个手势,在已经等待的旗手,快速的舞动旗帜。

    片刻之间,只见青山军军阵再变。

    冲入黄巾大军中,却不乱阵型的青山军,开始分流而动,将重开的黄巾军,再一次进行冲击。

    然后,两分的黄巾,变成四分。

    然后,再一次,变成了八分!

    青山军此刻,源源不断的五万军队,竟然悄然的将黄巾三十万军队包裹在了其中。

    这情况,就如同十人手拉手,将五十人围在了其中。

    这种情形下,听起来很容易冲出去,甚至将青山军快速冲垮。

    但是,当黄巾军如此这么做了,却是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就算是张梁所处的部署,驱动了最后的黄巾力士,对着一面撕开了一道口子,但是当他们冲出之后,却是再一次被另外一个包围圈围住。

    此刻,战场之上,青山军,已经如同蛛网一样,在整个黄巾之中铺开,正在捕食黄巾这一只巨大的猎物。

    被分开的黄巾军,并非所有都是精锐,有的地方的士兵,因为和首领分开,群龙无首,面对青山军井然有序的攻势,完全乱做一团。

    不过刘轩并没有对黄巾进行一一灭杀的想法。

    三十万兵力的黄巾,就算慌乱,他的八万兵力真正灭杀的话,也要累的精疲力尽,说不定最后还会被反扑。

    因此,刘轩做的,并不是扑杀,而是只围不灭。

    不断消耗黄巾的士气,在不断消磨中,斩杀一个个黄巾的首脑,让黄巾逐渐失去主心骨,自乱阵脚。

    时间,一点点过去,黄巾军原本的士气,在这种消磨中,一点点的被摧毁崩灭。

    人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所谓兵法,除了谋略之外,真正上战杀敌时,装备,阵势,指挥,还有军心,是决定一场胜利的关键。

    而这些决定因素,其实就是士卒在一个核心的带领下,形成一个集中个体,然后和对方所形成的集中个体单挑。

    两个个体,不是如同人类一样,而是可以操纵着手中兵卒不断变化,用尽各种办法,消磨掉对手受伤的兵卒。

    谁能先消磨完对手的兵卒,那么谁就赢了,谁就能够以最小的损失,消磨掉对手的兵卒,那么谁就是大胜。

    而决定一场胜利的关键,除了士族本身的一些基础素质之外,更(好得好)多的,则是取决于士卒核心的主导者,也就是那个指挥者,将军,或者元帅。

    黄巾一方虽然人多势众,却是有几个主导,也就是他们各自的渠帅。

    每一个主导,都各自为政。

    带兵最多的张牛角,也就十几万,少的也就几万人。

    一旦将士兵与主帅冲开,那么在混乱的军营中,这些士兵就如同没了头的苍蝇,到处乱窜,毫无章法。

    所以,刘轩并不是在面对所谓的三十万大军猛虎,而是几个拥有不同思想,拼凑起来的土鸡瓦狗。

    黄巾猛虎,纸老虎而已。

    随着战斗的持续,许多意识到事情不妙黄巾渠帅,所以便想到了兵合一处,重新聚起兵力,然后联合奋起突围刑。

    PS:求收藏,求月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