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世家最想要的时代1/5(求订阅)

    家最阅)

    人的名,树的影。

    有多大的能耐,就有多大的胃口。

    而青山侯的胃口,却是能够一口吃掉半只鹿,甚至努努力,能把他们面前的整只‘鹿’一口吞下去。

    到时候,天下就算重新洗牌,他们或许什么都得不到,什么不会有。

    甚至,他们原本拥有一切,也可能会因为那样,造成难以估测的变动。

    那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同时,当他们尝过权利味道后,各路诸侯又怎会甘心回到从前。

    曹操扪心自问,就算是他,此刻两袖清风,一身光棍,面对‘失鹿’的问题,也在心底闪过那么一丝犹豫。

    他尚且如此,何况这些坐拥各路兵马,掌握天下一方权势的诸侯。

    所以,曹操想都不想,都知道,这群人,绝对会合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阻止青山侯未来可能进行 />

    即使,仅仅只是有这种可能性,他们也不能坐视不管。

    所以,董卓这封丝绢上赘述的讯息,虽然表面上没有改变什么,但是暗地中却是让彼此达成了共识,与各路诸侯化敌为友。

    一个共同的目标,守护‘汉鹿’。

    一个共同的敌人,青山侯。

    一个共同的利益,和平‘分鹿’,共同维护自身利益,不让青山侯,一家独大。

    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块最大利益。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董卓在丝绢上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同心协力,将青山侯制衡住才行。

    也就是所谓的,合力封青山,均分天下权。

    当然,这话董卓没有说的那么明显,他把自己放在了汉庭忠臣的位置上,表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如今汉庭皇室的稳固。

    只有刘青山才是大敌,才是影响一切平衡的人。

    为了‘天下平稳’,为了不让刘青山破坏平衡,他们,不应该同心协力吗?

    这话是董卓在最后说的话语,将均分天下的话语,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表述出来,说的理直气壮,但是同样的,却说到了诸侯心里去了,说到了世家心里去了。

    历代王朝更迭,对于世家来说都是一种选择和投资。

    投资对了,那么他们的世家,就能够随着王朝一起繁盛兴旺,绵延不息。

    但是一旦王朝出现了乱子,那么对于世家都是一种洗牌。

    皇位更迭还是小事儿,世家最怕的则是王朝的更替。

    曾经刘秀成为东汉的开创者,虽然说守住了大汉的气运,但是这场更迭之中,存在于东汉之中的那些豪门贵族,士族世家,多少没落,多少沉寂,有多少在时代的浪潮中消弭。

    这些,只要随意查一查史料,那么就清楚的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

    这是世家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这也是士族憎恶乱世的原因。

    乱世,乱世,混乱的世界,一切的规则和法度,被强权和力量生生撕毁。

    世家豪门,这样曾经寄托于规则之下存活的大势力,面对这样蛮横的乱世,将会首当其冲的遭到毁灭打击。

    黄巾之乱,就是一个提醒。

    而盛世,对于世家来说,同样也并不是那么好过。

    皇权,对于世家同样也是威胁和制衡。

    任何一位皇者,不会允许一个家族或者势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大做强。

    而这,在帝王心术中,有专门的一套遏制世家发展的手段。

    所以,盛世,世家苦;

    乱世,世家更苦;

    乱世之中,世家就如同养在菜地中的人参,别人看见了就给你连根拔起,搜刮干净;

    盛世之中,世家如同皇家菜园中的韭菜,割完一茬,等到他们养好了,再割一茬,不断的强装着皇家江山。

    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世家其实都不是很喜欢,他们比较喜欢的,是那种国度稳定,皇权萎靡的时代。

    只有在那种时代下,才是他们世家最自由的时代。

    群雄割据,军阀林立,这才是世家释放自我,突破自我的最好时代。

    尤其是那种走到最鼎盛的世家,比如说袁家,最是能在那种时代大展拳脚!

    而董卓的丝绢,均分天下权,便在提供这样的时代。

    所以,当曹操看到董卓的丝绢之后,便很快意识到董卓这一手的狠辣,而且越想越感觉到心惊,甚至心中产生一种无力。

    因为这看似是一场随意而为的阴谋,但是恰到好处的手段,却是让阴谋变成了让人无法拒绝的阳谋。

    这一手,是阴阳相合,难以破除的攻心之计。

    “该死的,是李儒那个家伙吗?竟然给董卓出如此可怕的霍乱毒计。”

    “枉为读书人,李儒枉为读书人。”

    曹操气愤大骂,他明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想要做点什么,但是发现这一切,自 己无可奈何。

    因为这不仅仅是在离散诸侯盟军的人心,同时也在将一颗野心的种子,播撒在众人的心中。

    曹操想要离开前往袁绍那里,试探袁绍的想法,看一看有没有挽回的机会。

    但是最终,曹操却是沉默了。

    这丝绢,不是给单单某一个人的,而是直接散播出去,流通于神秘商会之中的。

    如果不买,没人知道。

    而就算买了,神秘商会以神秘为名,走得就是秘而不宣的路子,就算别人买了,知道了这件事情,只要他们不说,也无可奈何。

    而想到神秘商会,曹操原本凝重的脸色,突然,再多一份骇然。

    因为就在这一瞬间,曹操他突然想到更深的一层。

    这丝绢,是董卓通过神秘商会流传出去的。

    别人不知道神秘商会的情况,他曹操却是知道,神秘商会跟青山侯可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份关于制衡青山侯的讯息,青山侯会任由着他们扩散,任由着诸侯针对他吗?

    或者,这一切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在青山侯的默许下发展的。

    PS:求收藏,求月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