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章 孙思邈的惊骇(求收藏和评论和分享等!)

    因为疟疾被控制,

    百姓们的情绪也是渐渐地稳定。

    大家也没有再担心被传染的问题了。

    工地上依然还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

    “张总,这个设计图纸修改的话!”

    “可能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毕竟,我们很多的地基都已经打好了。”

    “是不是可以小幅度修改?”

    “如果隔音做好一点!”

    “天瀑周围的房屋应该对居民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新一天的早会上

    工程部的部长张五提出自己的观点。

    自从昨天接到整改通知以来

    他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改动实在是太大了,

    是不利于工程的营利问题的。

    “这一次跟平时不一样!”

    “首先就是我们的思路错了!”

    “所以,那个地方也不是黄金地段!”

    “这就是对我们思路的一个教训!”

    “有了这个教训,以后就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

    “其次,就是因为这是我们在大唐的第一个工程!”

    “一定要做到完美!”

    “这样我们才会成为大唐最强大的建筑集团!”

    “因此不能有一点马虎!”

    “因此,必须要整改,按照新设计图纸来改!”

    “至于会损失多少银子,你们不用考虑!”

    “以后我们肯定能赚回来的!”

    张圭用不容质疑地声音说道。

    “是,张总,我明白要怎么做了。”

    张五点了点头。

    “后勤部,威盛部!”

    “那些疟疾患者有没有反复的情况?”

    张圭将视线转向了张十八和孙正

    “张总,服用了青蒿之后!”

    “没有再出现反复的情况!”

    “再加上孙神医的属邪药配之!”

    “病患已经在良好地康复着。”

    孙正汇报道。

    “嗯,一定要注意他们的饮食问题!”

    “科学地膳食搭配!”

    “让他们尽快地恢复过来!”

    “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找张十八!”

    “他会全力地配合你的。”

    张圭对着两人吩咐道。

    “明白了,张总!”

    孙正点了点头。

    “好了,散会吧!”

    “孙正等一下,我们去看一下患者。”

    “是,张总!”

    ..................

    青云道观内

    回来之后的孙思邈,

    一天时间他的思路都有些混乱。

    导致他的研究也碰到了一个瓶颈。

    “唉...”

    孙思邈叹了一口气

    他的视线看到了桌上的一本书

    那是自己临走的时候张圭送给他的。

    他忍不住地拿起来翻了起来

    一开始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但是当他看到那些新奇的理论--细菌学时

    他的视线立刻就变得明亮,

    按照上面的记载

    他不断地在回忆着自己从医几十年的经历

    发现里面的记载,

    很多都能够完美地解开自己的疑惑。

    于是,他越看越激动。

    特别是在用了张圭给的放大镜

    看到了水中的寄生虫时。

    他就更加地坚信,

    或许,这能够将他带到一个更高的领域。

    也能够让大唐的百姓,

    从此能够更好地摆脱疾病的困扰。

    “走,去工地!”

    孙思邈立刻就站了起来,

    然后匆忙地往外走。

    那个跟随的道童也是快速地收拾好药箱,

    跟在了孙思邈的身后。

    不一会儿,两匹快马再一次从青云道观驶出,

    朝着长安城奔驰而来。

    ........

    “张总来了!”

    张圭来到隔离区的时候

    正在修养的百姓很快地就发现了他。

    因为他的穿着实在是太特别了,

    那军绿色的工装服,

    在整个大唐可能都是独一份的。

    再加上他那双温柔的星目。

    一看就能够给人无限的信心。

    “张总,多谢你的救命之恩!”

    “以后我们的命就是张总的了!”

    “请受我们一拜!”

    那些百姓们朝着张圭深深地鞠躬。

    疟疾病在大唐算是常见病,

    要是换了平时,

    他们只能够靠自己硬扛。

    要是扛不过去,那就是死路一条。

    每年都会因为疟疾死伤不少的人。

    现在,张总的疟疾治疗法。

    让百姓们以后再也不用受疟疾的困扰了。

    因为在大唐的土地上,

    到处都是治疗疟疾的青蒿。

    “都起来吧,不要拜!”

    “这都是张某应该做的!”

    “你们能够康复,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为一个包工头,

    他做的只是他应尽的责任。

    那些百姓们的态度,

    让张圭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要是发生在他那个年代,

    现在可能家属都上门找他索赔了,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融洽?

    百姓们不但没有索赔,

    还要感激他,这让张圭一时之间

    还无法适应。

    “张总,我们现在都康复得差不多了。”

    “你看是不是可以去继续工作了?”

    “我们不能够一直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