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1 盛京异动,大军集结

    盛京,睿亲王府。

    “什么?八大晋商全部被满门抄斩?”

    得知八大皇商被明朝灭掉的消息,王多尔衮暴怒!

    这一两个月,他一只在整顿大军,招兵买马,打算入主中原,让大清朝成为这天下共主。

    可现在,自己最忠实的苟被人杀了!

    没了八大晋商意味着,他的军备、军需、后勤来源就减少了一小半!

    并且八旗大军再也无法通过这些汉人来获取关内的情报来源。

    里应外合的计划也落空了!

    更加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们明朝已经有了死灰复燃的趋势!

    “如今山海关易主,之前劝降吴三桂的计划也落空了……”

    “现在八大晋商也被满门抄斩,这可如何是好?”

    多尔衮忧心忡忡。

    因为,大清还没准备好啊!

    历史上,满清能顺利入关,吴三桂和八大晋商可谓是‘功不可没’!

    真实的满清,若要说军事实力,未必见得有多强大!

    没有这几个汉奸通敌卖国,以及明朝内部各种乱局,就凭满清的硬实力,还真不一定能灭得了明朝。

    即便在南明时期,都是吴三桂、孙可望、李永芳这些汉奸出力,南明都不一定会被满清灭掉。

    所以,多尔衮真的很慌!

    八大晋商被灭门,是在传递着一个信号,留给大清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他必须做出抉择!

    “传本王军令,清缴大清国境内所有汉人平民的粮食、牛羊、药材,全部抄没充军。敢于反抗的人全部杀了!”

    满清要想发动战争,但是却缺少发动战争的物资,只能从这些汉人平民身上捞取了。

    不但能获得一大笔军需物资,还能激起不下的杀性!

    多尔衮对着东虏王公众臣继续道:“通知八旗军各部,立即出发,向山海关靠拢!!等咱们杀入山海关,中原地区肥沃的田地,都会成为咱们的牧场!”

    “而那些汉人,将会被高贵的满人世代奴役!成为咱们的一条狗!”

    “速速去传令,本亲王要杀个血流成河!”

    “喳!”

    “……”

    一夜之间,整个辽东不少汉人平民惨遭屠戮!

    整个辽东地区,人心惶惶。

    五十万八旗子弟兵,整装待发。

    ps:(满人当时人口大概30w左右,不可能有这么多大军。但是这是架空文,把满清写太弱就没得写了!加上满清的大军中,其实有不少的蒙古人,契丹人,瓦剌人,汉人,清军的真实兵力,应该在20w左右)

    多尔衮也是果决之人,现在的时局,拖得越久对他越不利。

    若是想入主中原,必须得出其不意。

    李自成败了,他没动,吴三桂被杀,他没动。

    是因为草原上的牛羊,刚刚过了一个寒冬,还没长肥。

    没有这些肉食,他的军需根本跟不上。

    本想着靠八大晋商人帮他购买一批军粮和火器在动手。

    但现在这个计划都落空了。

    再不出兵,大明就真的回过气了!

    其实,他收到的消息,早都落后了。

    八大晋商被满门抄斩的事情,已经是半个月前的消息了。

    由于山海关被戚继光把持在手中,加上八大晋商被杀的消息,朱慈烜一直让人尽力封锁。

    而且多尔衮在关内的探子,大部分都被锦衣卫清理掉了。

    所以,今天收到的消息,都是经过多次转手,才传到他耳中。

    “摄政王,战争要爆发了么?咱们不是还没准备好么?”

    年幼的顺治帝天真的问道。

    “咱们不得不战啊……”

    多尔衮知道,满清和大明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就曾经率军从蒙古境内奔袭京师。

    大明朝受了如此奇耻大辱,若是让明朝缓过气来,迟早要有一战。

    在他看来,大清国确实没有准备好,但明朝又何尝不是呢?

    若是新德皇帝早已做好了准备,就不会只派重兵把守山海关,而不主动出击了!

    他在赌,赌明朝内部的矛盾会随着战争的爆发,被加速激化。

    这样他才有机可乘!

    回到住处,多尔衮找来了自己的亲信。

    “查巴亥,你乔装打扮一番,从蒙古境内入中原,然后从汉中进入巴蜀,替我给张献忠传个消息……就说我大清朝承认他们的大西政权,并且若是能推翻明朝,广西布政司、广东布政司、贵州布政司、云南布政司这大片的疆域,都归大西所有!”

    如今的局势,多尔衮不得不去找一个盟友!

    单凭大清的力量,已经难以保证能灭掉大明朝!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号称有40w大军,算是一个值得拉拢的势力了。

    “喳!”

    查巴亥领命而去,迅速离开盛京。

    多尔衮没过多久,又招来另一个亲信,吩咐他带着大量金银珠宝从水路出发,去接触福建布政司郑芝龙。

    能策反就策反,策反不了至少要稳住,不能让这股海上的最强势力投入大明的怀抱!

    一番布置之后,八旗子弟兵已经集结完毕。

    50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了。

    在他们身后则是后勤部队带着各种攻城器械,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