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1章 准备登基

    “大明洪武十年,秋。大明皇帝陛下认为自己身体不适,不适宜操劳政事,但国不可一日无君,百姓不可一日无皇帝,为安抚民心,顺应天意,让位于太子,现以大明周报通告天下百姓,士子……”

    京城的各处说书馆里,肆意宣扬着最新的内容,早起的百姓把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人叼着柳枝在嘴里刷,有的包子咬了一口,捏在手上。还有人听着消息,发着呆。

    有人卖的热乎乎的烧饼,还没啃,旁边的叫花子趁机夺过烧饼就跑远了。

    “狗娘的,老子的烧饼你也敢抢了,还回来。”那人脱下鞋,就朝着乞丐扔过去,可惜没砸到。

    李府门口,李善长被如花似玉的两个小妾扶着,走到官报书吏那里买了份。

    “呦,丞相爷,我们怎么敢收您的钱。”

    “拿着吧,该给。”李善长接过报纸,开始看上面的小楷,看了眼皇城方向,心里喃喃自语,太子是人心所向。

    周报卖了这么多年,虽然并无盈利,但如今,已经成了各地必看的,除了偏远一些的府县隔几日才能收到周报,南直隶都是消息及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标有贤君之姿,自大明开国以来,辅佐咱大小事宜……天之所向,咱遵循天意,祖宗礼法,授帝位于太子标,于次年,正月初四,祗告天地,宗庙,社稷,于奉天殿继皇帝位,父洪武皇帝,尊号太上皇帝”

    原本众人还想借着这事,搞一波阴谋论,结果皇帝陛下亲自在周报写下文章,让天下百姓听到自己的心声。

    这些想借机会讨论阴谋的人被啪啪打脸,奉天殿上,皇帝亲自宣布,亲自执笔。文武百官,个个都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朱皇帝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朱标被有些人猜测,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

    以免心怀不轨之人借机会引起朝廷动荡,大明稳步兴盛,不能有其他事情。

    朱橚和其他皇子也很高兴,他们支持朱标。

    朱棣和朱樉他们在练兵,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朱棡就算不愿意,但

    如今事情已成大局,他又远在他国征讨,也就死心了。

    登基不是小事,朝廷上下忙着准备,各衙门也紧张运作。

    史上,新帝登基都会改元,新的年号由饱读诗书的翰林学士们拟出几个供皇帝挑选,或者是皇帝自己选定。

    礼部准备了几个年号给朱皇帝和朱标挑选,分别是顺德,建文和康隆,天晏。

    顺德,顺天而治,为大德,朱标不太喜欢这个。

    建文还是是算了,朱标完全不想要,这怎么可以重蹈覆辙。

    康隆这个他不喜欢。

    不喜欢所以不用,就是这么的任性。

    是想过用永乐,但想来想去还是没用,这用了永乐,儿子又叫朱允炽,冥冥中又要走老路。

    最后老朱看朱标挑三拣四,直接拍板选了天晏。

    老朱的解释是天晏,意为顺天意,得民心,河清海晏!

    看着朱皇帝强行解释,朱标也不好说什么了,自己的年号就是没有洪武皇帝老子的霸气。

    老朱心里觉得,自己让位给朱标就是顺天意,应民心。

    百官都热情的想着年号,但最终对老朱选的也没话说,谁让人家是皇帝。

    叫阿猫阿狗也是皇帝说了算。

    年号先确定下来,但是要等登基后才能正式使用,定在新年的正月初四。

    这是刘伯温给算的时间。

    接下来的时间里,礼部就要准备皇帝用的冕冠,龙袍,各种礼袍等,以及皇帝的玉玺大印,还有皇后的宝印,都要重新刻制。

    毕竟皇帝的各种玉玺加起来,也是很多的。每枚玉玺都有独立的作用,大典祭祀、藩邦行政、册封赏赐,日常诏书,宗教文化,调兵遣将等,各有玉玺。

    这些玉玺在后世,随便一件,便是价值连城。

    比如乾隆皇帝的印宝,有一百七十二方,后世经常出现乾隆印宝。

    冬至那天,朱皇帝,朱标,马皇后,太子妃常氏,徐氏,朱允炽,朱允炀,一家人齐聚一桌。

    开宴时,朱标亲自去承乾宫请沈知否,她婉拒,说不合礼法。

    马皇后却将怀平

    和朱允烨带过来,说是家宴,不该遗忘了孩子。

    朱标和朱皇帝再度交谈,聊着这些年的事情,以及今后的住所问题。

    朱标执意让老朱继续住在他的乾清宫,但老朱死活不肯,说要住在离土豆庄园近的江山殿。

    江山殿四周都是朱标曾经让工匠和画师,把大明南北各地,山川河流都做成了微缩景观放在那里。

    四周有房屋住所。

    老朱说他每天有更多的时间看大明河山。

    朱标想了想,往后会建新都,这宫城往后还是老朱的住所,便同意住江山殿。

    乾清宫搭配坤宁宫,这不能乱套。

    所以,马皇后表示她的寝宫也留出来给明年的新皇后。跟老朱一起住江山殿。

    老朱很愿意。

    住所可以变化,但后宫的大权,朱标还是觉着,依然让马皇后管理,太子妃辅助。

    第一是,老朱还有其他的孩子,妃嫔,都依然住着。地方不变。马皇后就算成了太后,后宫的这些人还是需要她管理。让常氏跟她一起。

    第二是,立后问题,他还没想好。

    老朱和马皇后的待遇,依然如以前,这个所有人都发自内心愿意。

    家宴结束,朱标带元宝送两个孩子回去。

    如今第二次出海已经在筹备,蓝玉跟三宝每天都在准备。

    哥舒翰跟着陶成道,表示不再回美洲了。

    他身边用的最久的内侍就是元宝,做事机灵,但不多话,也不搞人脉,拉帮派。这一点朱标很满意,就用着他。

    冬夜的风有点冷。

    “爹,今晚娘为何不能去。”怀平问道。

    “姐姐,爹不要你了。”朱允烨说道。

    “才不要你呢。”

    朱标看着两孩子笑道“爹最爱你们。不然怎么每晚都去看你们。”

    “我们回去,爹还有事与你娘商量。”

    “外祖父。”朱允烨道。

    “明日,让陆忠带你们过去。”朱标知道他的意思。

    怀平嫌弃道“我不想去,外祖父那里到处都是是账簿,烦死了。”

    朱允烨却

    很喜欢,有时候夏元吉也会带他,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算盘。

    往后的其他的琐碎,朱标就不管了,礼部和文官都争着去做。

    洪武十年的冬季,朱皇帝反而每天心情大好,除了上早朝,其他的时候都会在温室看地瓜。

    烤地瓜不错,他的爱好。

    庄园四周都是温室,如今没有塑料那种技术,也不可能实现那种技术,就照着汉朝的温室的做法改进温室。

    很喜欢,有时候夏元吉也会带他,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算盘。

    往后的其他的琐碎,朱标就不管了,礼部和文官都争着去做。

    洪武十年的冬季,朱皇帝反而每天心情大好,除了上早朝,其他的时候都会在温室看地瓜。

    烤地瓜不错,他的爱好。

    庄园四周都是温室,如今没有塑料那种技术,也不可能实现那种技术,就照着汉朝的温室的做法改进温室。

    很喜欢,有时候夏元吉也会带他,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算盘。

    往后的其他的琐碎,朱标就不管了,礼部和文官都争着去做。

    洪武十年的冬季,朱皇帝反而每天心情大好,除了上早朝,其他的时候都会在温室看地瓜。

    烤地瓜不错,他的爱好。

    庄园四周都是温室,如今没有塑料那种技术,也不可能实现那种技术,就照着汉朝的温室的做法改进温室。

    很喜欢,有时候夏元吉也会带他,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算盘。

    往后的其他的琐碎,朱标就不管了,礼部和文官都争着去做。

    洪武十年的冬季,朱皇帝反而每天心情大好,除了上早朝,其他的时候都会在温室看地瓜。

    烤地瓜不错,他的爱好。

    庄园四周都是温室,如今没有塑料那种技术,也不可能实现那种技术,就照着汉朝的温室的做法改进温室。

    很喜欢,有时候夏元吉也会带他,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算盘。

    往后的其他的琐碎,朱标就不管了,礼部和文官都争着去做。

    洪武十年的冬季,朱皇帝反而每天心情大好,除了上早朝,其他的时候都会在温室看地瓜。

    烤地瓜不错,他的爱好。

    庄园四周都是温室,如今没有塑料那种技术,也不可能实现那种技术,就照着汉朝的温室的做法改进温室。

    很喜欢,有时候夏元吉也会带他,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算盘。

    往后的其他的琐碎,朱标就不管了,礼部和文官都争着去做。

    洪武十年的冬季,朱皇帝反而每天心情大好,除了上早朝,其他的时候都会在温室看地瓜。

    烤地瓜不错,他的爱好。

    庄园四周都是温室,如今没有塑料那种技术,也不可能实现那种技术,就照着汉朝的温室的做法改进温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