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金乌初生,东方冒金

    天地间第一缕阳光贯穿成一条直线和玉京城的主道朱雀道成为一体,一直链接在皇宫天武门的门镜之上,门镜华丽至极,八方镶八宝,且由一颗洁白无瑕的美玉龙首所衔,这一缕阳光被其反射散落,如花开万千,四方皆允,避邪,除秽,万物更新,新的一天开始了。

    玉京城,大齐皇朝的国都,居百万之人,四川同流,三山相伴,日月同线,城内应有尽有,可谓是繁华至极,有人曰仙国,有人曰神都。

    大齐皇朝以经二十帝,历千年之久,当前第二十位帝主名曰田乾,年号太微,时年太微三十九年。

    原本平静且安逸的皇都突然之间震动了起来,莫不过是已过百岁的帝主下令要召集天下方仙炼制长生不老药,众臣皆惊,纷纷上书不可迷信方仙之道,免得招惹祸国之事,以至于此刻玉京城中纷乱不休。

    要知道千年之前的大唐和更久之前的大晋都是亡于方仙之乱,要不是本朝太祖神威非凡,一统了这天下,怕不是人间皆无好地了。

    而在远离这繁华无比以及乱流涌动的皇城万里之外的蜀州,天府郡,青城府,丹阳县城郊一片松叶林荫中,一个人影步履蹒跚的沿林荫小道而行,头上戴着荷叶巾,身穿百补青袄,腰系黄绳夹带一黄皮小葫芦,脚下穿着一双草履。

    瞧着这人腰间黄绢丝條,却是个穷破道人,一手夹着把旧雨伞,一手提着一个大葫芦,约莫容得下四五斤酒水,踩在雨后泥泞的小路上,这道人口中喃喃道:“唉,酒是粮食精,依贫道看来这是害人精差不多,这等个尔好酒之人都把这酒当做性命,这么大的雨还要贫道去乡里给他买这脓血,走这来回十几里山路,若是老天有眼,叫他吃了肚痛拉他几天…”

    说话自语间,走出了松叶林荫,撇见前方雨后湿滑陡峭的山道,子元辰暗骂一声,找了个干些的树荫底坐下,把大葫芦和雨伞放在一旁,望着青藤树叶上滴滴雨露,不由思绪飘飞。

    子元辰本非此世人物,他原先所在二十一世纪,读完高中便辍学进过工厂,做过服务生,也摆过摊,然而一事无成之后,又回家继承祖业,做起了乡间丧葬一条龙服务的阴阳先生。

    平素在家与本家兄弟几个,一起念念道经,学学巫傩法术,上个刀梯,下个火池之类,或者给人办些道场,作些法事之类的,子元辰也渐渐沉迷于玄学。

    本一为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不想一次熬夜读诵道经一时迷糊睡着了过去,这等他一觉醒来就莫名其妙的到了这个世界,成了一个沿街乞讨的无名乞儿。

    奈何子元辰除了会些装神弄鬼,啥也不回,四肢不勤,五谷不知,只好四处乞食,而且并无户籍路引,导致连一个讨活的法子都没有,只得乞讨过日,而且还差点遭官府押去,可谓受尽苦楚,这和现代打工人一样,没有身份证,惨一点的都只能靠拣垃圾过活了,因为没有身份证工作真心找不到,除非去那些黑的不能再黑的黑厂,可是这些黑厂可能会要你小命呀。

    子元辰流浪乞讨之时,眼见官员,衙门,风俗,文字,地名儿,只以为大概是穿越到古代的唐宋时期。

    只是行走山野村里询问,阖里百姓黎庶大字不识,愚昧浑沌,不过大多说是这天下归大齐国所管,至于北边和西边以及南边到还是有等几个小国,却是不知怎叫,至于这大齐皇帝老儿是谁,这些深山百姓就更不知道了,只知今夕是大齐太微三十七年。

    也是与道有缘,子元辰流浪月余,一路从蜀秦交接处走到蜀中腹中天府郡内,正好走到丹阳县正值冬雪,饥寒交迫,饿晕在太平山三清观门前。

    幸好三清观老观主慈悲,捎了一碗米粥从鬼门关把子元辰给拉了回来,而又见其孤苦伶仃,便收留了他,自此子元辰也就在三清观落了脚,幸得有几分算术和文化,免当了一个苦力道士,所以老观主任之为管事道士,平素管管香火采购之事。

    后来通过与庙里道爷旁敲侧击的了解,得知此地儿朝廷国号大齐,皇家姓田,掌有天下十八州已过千年之久,此时正是天下太平,国朝盛世之年。

    到了这会儿,子元辰是彻底凌乱了,天朝古代也没有个一统天下的大齐啊,也没有什么十八州啊,只有这十三-十二-九州,至于这齐字国号只有这春秋战国齐,南北朝齐,但也只占江山一部,更不曾混得统一天下且有国柞千余载呀?所以也只能猜测该是平行宇宙,或是异界了。

    这个世界且问题多多,虽然各方面都和古代天朝差不多,可还是很多东西不一样,比如一些书籍或者说一些名人都没有存在过,而且一个统一千年之久的皇朝却是没有一点科技进步,这真是叫人费解。

    还好的是,这个大齐国内的人类都自认为自己乃华夏贵裔,拜的人文祖先也和华夏一样,所以子元辰倒也不用改种换宗,文字是小篆和隶书以及宋体混合组成,至于语言吗?倒是也不是普通话,反倒是古代天朝的雅语,至于子元辰如何会听得懂,这就是他穿越来的唯一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