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皇帝之怒,即天之怒!皇帝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8560/465158560/465158569/20201021151600/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难道刚刚登基,便要做那亡国之君!

    朱厚照怒急攻心!

    怒!

    怒!

    怒!

    该杀的鞑靼!

    你们就不能让朕安享太平吗!

    “三十万鞑靼兵何时南下?大同府总兵是谁?”

    “启禀陛下,鞑靼听闻朝堂政权更迭,一个月前已经南下,大同府总兵是兵部武选司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朝著名将领。

    王守仁同期的,还有唐寅,祝枝山等江南才子。

    唐寅祝枝山等人仕途坎坷,而王守仁则一举高中,一路宦海沉浮,已官拜总兵。

    夏言徐阶严嵩高拱都不再仕途,虽然他们还没有考取功名,但他们已经出世。

    一代名臣张居正,在不久后也将出世。

    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俞大猷、胡宗宪等人也即将出世。

    现在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为神机营指挥史,掌控三千神机营!

    可以说,正德年间的名臣最多,最广!

    只不过在正德年间,这些名臣名将的本事都被埋没了。

    ……

    “奏折呢!”

    “启禀陛下,奏折在昨日已经送入宫中!”

    “昨日已经送入宫中?”朱厚照转头看向了刘瑾,开口道:“朕方才问你内阁有什么奏折,朝堂之上有什么紧急政务,你怎么告诉朕的?”

    刘瑾立刻从朱厚照的身边转了出来,跪伏在地上,抖如筛糠。

    “你不是告诉朕,就是几个小毛贼吗?这是几个小毛贼吗!!”

    大殿之上,朱厚照咆哮!

    “三十万鞑靼大军南下,是几个小毛贼的事情吗!!”

    大殿之上,正德皇帝朱厚照,怒火冲天,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刚穿越到帝国帝国,就被刘瑾蒙蔽。

    如果不是今日宣政,他肯定会被刘瑾蒙在鼓里,不知道三十万鞑靼大军兵临大同,大同府岌岌可危!

    皇帝之怒,即天之怒!

    皇帝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皇帝之怒,凡人岂能承受?

    “刘瑾!”

    “臣在!”

    “你蒙蔽天子,延误军情!祸国殃民!朕念你伴驾有功,免去三族之累!大内禁卫何在!”

    兵戈之声响起,手持秋水雁翎刀,身穿鱼鳞锁子甲的大内侍卫进入了宣政殿内。

    朱厚照怒道:“把刘瑾给朕拉出去腰斩!家产抄入国库!”

    “遵旨!”

    大殿之中,所有文武百官皆不敢言,落针可闻。

    “陛下饶命啊!”

    “陛下开恩啊!”

    “陛下救我!陛下救我!”

    刘瑾被拖出宣政殿的时候,已经慌了手脚,他知道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结局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大内侍卫将刘瑾拖到午门外,将他按在斩台上,铡刀落下,掌印太监刘瑾腰斩!

    锦衣卫奉旨前往刘瑾府宅,抄家。

    宣政殿上,朱厚照端坐在龍椅宝座之上,环视着满朝文武,恰如猛虎卧荒丘!

    内阁首辅刘健走出朝班,手持象牙板:“启禀陛下,九镇之兵已经全部动员,大同府城池高险,易守难攻,足以抵挡进犯之兵……”

    “内阁已经在半个月前,调动兵马驰援大同府,调动兵马十五万,各式火炮三千挺,由神机营指挥使戚景通押往大同府。”

    “大同府的粮草可供给几日?”

    “回禀陛下,王守仁赴任大同总兵之后,清理贪污的官吏十二人,获得五十万石粮草,足够大同军民三个月之用!”刘健开口汇报着,所有的军争事情无论大小,他都装在心上,皇帝开口询问,他便能张口即答。

    “大同府可有对抗鞑靼兵的利器?”

    “回禀陛下,大同府的城墙上有七千斤重的守城大炮三十六座,一炮可打四五里,除了守城巨炮以外,还有各种火炮数千座,是守城利器,鞑靼多骑兵战马,最惧火炮,我料想此战,王守仁必能击退鞑靼之兵!”

    “朕要的不是击退鞑靼之兵!”

    “朕要的是鞑靼灭亡!”

    “朕要的是帝国江山永固!”

    朱厚照的话在大殿内回档,满朝文武均感受到了皇帝陛下的决心。

    内阁首辅刘健热泪盈眶高声道:“陛下!老臣愿以腐朽残躯,助陛下拱卫帝国疆土万年永固!”

    内阁首辅刘健的话音落下,朱厚照心中,因刘瑾蒙蔽而升起的怒火终于消散了几分。

    幸亏帝国帝国的政治制度是内阁制度,即便皇帝不理政务,内阁也能处置政务……

    否则的话,大同府早已沦陷!

    ……

    今日临朝,朱厚照腰斩了刘瑾,让满朝文武为之振奋,在刘健等内阁大臣的眼中,刘瑾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刻拔掉!

    除了掌印太监刘瑾以外,最好把东厂御马监曹正淳,还有西厂御马监雨化田,一同拔掉,虽然曹正淳和雨化田的官职低于刘瑾,但是这两人手中的权利却高于刘瑾。

    不过内阁首辅刘健心中清楚,陛下要杀刘瑾,不需要理由,想杀就杀。

    但是东厂和西厂的督主,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铲掉的。

    因为东厂和西厂是皇帝的手臂与耳目,监视着满朝文武与帝国天下,皇帝还要用东厂来制衡内阁……

    若不是腐到肌骨,皇帝恐怕不会自断左膀右臂。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