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陈平提着药箱子到了屋子里,伸手诊了诊那姑娘的,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身子太虚了些,生志有些涣散了。伸手从药箱子里拿出几片参片喂到薛采珊的嘴里,这姑娘以后就是慢慢补着就是了,药方子给陈东篱开好之后,就被陈东篱赶了出来。陈平摸摸了鼻子,这就是传说中的重色轻友么。

    陈东篱想起陈平嘱咐了给薛采珊喂食稀粥,忙叫人把一直熬着的小米粥端了上来。薛采珊现在没有力气,陈东篱也不愿让下人来侍候,有关薛采珊的事,陈东篱恨不得事事的亲力亲为。接过小米粥端了张凳子坐到床边上,先用勺子把粥搅了搅,散散热气,自己舀了一勺试了试温度,待不冷不热,才喂给薛采珊。

    薛采珊许久未进饮食,胃里空空的,却是吃不下什么,看着陈东篱殷切的目光,却是不忍心让他失望,强忍着吃了小半碗,却是再也吃不下了。陈东篱见薛采珊着实吃不下,也不强逼她,薛采珊现在还是要每日参汤喝着,然后慢慢的少少的开始进饮食。

    薛采珊喝了粥之后,想起自己的几个丫头,忙问道:“熙春她们呢?”

    “你放心,她们无事,陈平也为她们诊治过了,也就几日未进食身子有些虚弱罢了,在客房养着呢。等你好些了便可以过去她们了,所以,好好养着身子,知道么。”

    “谢谢你,东篱哥哥。”薛采珊目光真诚的说道,她是真的很感激陈东篱。

    陈东篱将碗放在一旁的几案上,故作生气的说:“不是都说了,不准跟我说谢的么。”

    薛采珊看着陈东篱强做出的横眉瞪眼的样子,不由得噗嗤一笑:“我替熙春她们说。”

    “那还差不多。”陈东篱看着薛采珊眉眼弯弯的样子,这么多日心里的阴霾好像一下子散开了。

    陈东篱忽然有些庆幸这次胡人攻陷京城了,若是不是这样,自己可能难以见到珊儿这般对自己笑,难以和珊儿这般相处。陈东篱觉得自己忽然变得有些自私了,皇上尚且生死不知,自己却在这儿庆幸,若是被珊儿知道了,定是看不起自己的。

    薛采珊没注意到陈东篱这一瞬间心里的千转百回,忽然出声开口问出了这几日自己一直没懂明白的事:“东篱哥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

    陈东篱有些许慌乱,怕被薛采珊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我没那么想……”

    “啊?”薛采珊有些懵:“什么想?”

    “哦,不。我的意思是……”陈东篱理了理自己的思路:“恩,皇上寻视江南的时候遇到了刺客。”

    薛采珊大惊失色:“啊,怎么会这样?皇上可有事?”

    看着薛采珊那么在乎陈渠逸,陈东篱心中不免酸涩了一下:“珊儿你不用担心,皇上他乃是真龙天子,有上天庇佑,定是无事的?”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薛采珊察觉到陈东篱似乎话中有话,心里一跳:“你不要瞒着我,皇上他伤极重是不是?!”

    陈东篱摇了摇头:“没有。”语气有不易察觉的淡淡的失落,珊儿你真的爱上了皇上了么。

    “那是什么?你快告诉我。”

    “皇上被刺客追杀,刺客把皇上逼到了悬崖边上,皇上他……掉落悬崖了……”

    “什么?!皇上掉落悬崖了?”薛采珊有些被吓到了。

    陈平说了薛采珊要安心静养,情绪最好不要起伏太大,于是陈东篱忙按住薛采珊的肩:“珊儿,皇上他是真命天子定是不会有事的,再说了听传来的消息说,侍卫下去寻了,那悬崖虽然深但是下面是一条河,现在虽然一时没找到皇上,想来定是顺着水流被冲到了下游去了,有皇太后在那主持着呢,定是能找到皇上的。”

    薛采珊只觉得眼皮突突的跳,听了陈东篱的话,似安慰自己喃喃道:“恩,皇上他是真命天子,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

    陈东篱轻轻的抱住了薛采珊:“珊儿别怕,有我在呢。”

    薛采珊知道自己在这慌也没用,自己里江南远隔千里,自己再焦急也是无用的,自己现在养好身子才是正经,于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平王爷和王妃呢?”

    “父王和母妃收到太后密旨之后就匆匆赶往江南了,因此没被困在京城里。想来太后的意思是想把这件事瞒住的,没想到还是没瞒住。”

    “这次是谁谋反?”

    陈东篱没想到薛采珊能猜到是有人谋反:“你怎么知道是有人谋反,不是胡人来袭?”

    “我先前在密室里听见有汉人的声音,再来,若是没有人里应外合胡人不可能这么快就攻到京城,而京城里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是这样的啊。”陈东篱想到胡人这一路攻来的场景,不由得叹了一声:“这一路上的城池全都是极快就被攻下来了,根本没人收到有任何的消息,而且有人专门拦截了发出情报的人,后来的城池根本得不到消息。”

    “是谁?”薛采珊问道。

    陈东篱看了看薛采珊的样子:“你早猜到了吧。”

    “二皇子!”皇上现在仅有一个大皇子,当然不是指的皇上的皇子,而是先皇的第二子,由玉妃所出的陈渠霖,当今的成王爷。

    陈东篱点了点头:“正是,成王爷的封地在通州,那是个贫瘠之地,且靠着匈奴,常常有胡人骑兵来犯,烧杀抢掠,百姓是民不聊生。当初先皇因为怨恨玉妃将二皇子匆匆封了个成王便赶去了通州,二皇子再怨恨先皇,可毕竟也是我陈国的王爷,而且成王爷掌管通州以来,治理有方,通州比往日也要繁盛许多了,谁能想到成王爷居然趁着皇上下落不明和胡人勾结来攻占了京城。”

    “看来成王爷对先皇怨念颇深啊,与胡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成王爷这般睿智之人没想到竟做出这种愚蠢之事。”薛采珊叹道。

    陈东篱毕竟是皇室宗亲,从小听的皇室秘闻多了,这些事虽说上头是压着的,不过也都是宗室里面公开的秘密了,陈东篱自然是知道的,也不拘给薛采珊说。

    “除了怨念之外,恐怕不甘心也是有的吧。毕竟当年先皇如此宠爱玉妃,当时皇上虽是太子,可这风头可却是比不上还是二皇子的成王爷的。当时的二皇子虽年幼却聪慧过人,母妃又深得宠爱,那时候虽有太子可毕竟也就只是太子,新皇未上位之前谁又说得准是谁呢。”

    “二皇子如此受宠,想必当时先皇是起了重立太子的心思的吧。”薛采珊虽然知道的不多,不过也能够大概推测一些出来。

    “是了。”陈东篱点了点头,“当时玉妃的母家又是有权势的,笼络了不少大臣拥护二皇子,明里暗里的上书意思就是改立太子呢。”

    “太后也真是刚强之人,平日里韬光养晦,一出手就让敌人再无翻身的可能。”薛采珊思索道。

    “太后和先皇是年少夫妻,之前也是伉俪情深,鸾凤和鸣。后来玉妃入宫后,先皇就开始专宠于玉妃,夫妻二人情分这才渐淡。不过要我说这先皇宫里最最了解先皇的还是太后。知道玉妃的背叛和不忠能让先皇失望,而玉妃的欺瞒会让先皇彻底的放弃玉妃,这才有了玉妃的赐死和二皇子的贬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