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8章 问就是自由恋爱,自我怀疑的李世民!(求订阅)

    大唐皇宫,两仪殿。

    户部上书杨玄手捧一告书,恭敬的向天子行礼道:“启奏陛下,下月初六,乃是微臣小女出嫁之日,为父者必须亲临,故而还望陛下能允微臣告假十日,以处理家中杂事。”

    所谓的告书,就是古代的请假条。

    大唐官员除五日或十日的例休而外,也是能够请假的。

    只不过跟后世公司上班差不多,你若是想请假,就必须写请假条,也就是告书。

    在告书中写明自己请假的原因和时间,然后交由上级。

    上级批准了,便可以请假了。

    当然普通官员请假肯定是把告书交由上级,让上级批准。

    但是像杨玄这种朝廷重臣请假,那就必须将告书交给皇帝,让皇帝来审批了。

    此时杨玄手中的告书,就写了自己请假的原因:“因女儿婚期出嫁,为父者不得不亲临,故而告假十日,希望陛下能够允许。”

    李世民听到杨玄话后,微微一愣,随后让身边的内侍将杨玄手中的告书接了过来,很爽快了批了告假。

    毕竟子女婚姻出嫁可是不是小事,也是大喜事。

    他这当皇帝的,是如论如何都不能在这种事上难为人的。

    要不然,此事传出去,满朝文武还不得集体罢工啊。

    所以,李世民不仅要批,还要赏。

    如此才能体现出他这个大唐天子的仁德,以及对杨玄的看重。

    只不过李世民心中也稍微有些好奇,想要知道谁娶了杨玄的女儿。

    他一边痛快的在杨玄告书上签了字,一边则是笑道:“朕早就听说杨卿女儿出众,才貌双全,富有贤淑之名,也不知道是哪家的郎君这么幸运,能够娶到杨卿之女啊?”

    也不要觉得这是李世民八卦。

    实际上杨玄女儿出嫁可不是一件小事。

    自古以来,世家之间联姻已成常态,并且每一次联姻的背后,都牵扯着巨大的利益关系和利益交换。

    户部尚书杨玄,乃是弘农杨氏主脉的家主。

    他的女儿出嫁,又岂能真的简单了?

    说不得又是两个顶级世家之间联姻联合,想要谋划什么,搞事情呢。

    如此一来,杨玄女儿出嫁一事就不简单了,也许会对大唐朝堂局势产生巨大的影响。

    你说这事李世民能不关心吗?

    只是杨玄听到李世民询问,心中就有些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他总不能说,自己的女婿是去年被你发配到翰林院从九品校书郎的陈琦陈子明吧。

    这话如果说出来,不是打李世民的脸吗?

    所以,杨玄也只能含糊道:“陛下过誉了,男方是我一个表妹的儿子,只是出身一个县城中的小家族子弟罢了。”

    “只因我那外甥和小女从小一块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微臣见两人真心相爱,也做不得那棒打鸳鸯之事,所以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桩婚事。”

    杨玄一脸无奈道,也没说男方姓谁名谁,只是说是自己一个外甥,出身一个县城小家族的子弟罢了。

    别问,问就是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小家族子弟。

    你要是非得问的话,那就是竹马绕青梅,两小便无猜,男女双方情投意合,自由恋爱。

    男方真的是平平无奇,普通的不能在普通了。

    就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罢了。

    所以你们就别瞎想了。

    我能同意这婚事,纯粹是见他和自己女儿是真心相爱,不想棒打鸳鸯罢了。

    嗯,就是这个样子的。

    竹马绕青梅,两小便无猜,情投意合,自由恋爱。

    如此传出去,必定又是一段佳话。

    什么,你说新娘新郎根本就没有见过面?

    开什么玩笑,我堂堂弘农杨氏的家主,会在这事情骗你们不成?

    “我信了你的邪` ` !”

    李世民闻言,心中暗骂一声。

    外甥,出身小县城的小世家?

    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不愿意棒打鸳鸯?

    特么的,谁要真的信了这鬼话,谁才是真的傻瓜。

    不过李世民也没有拆穿,仅是笑了笑道:“朕若是没记错的话,这一次出嫁的应该是杨卿的小女儿轻蝉吧。”

    “记得当初朕还抱过这小姑娘的,没想到如今一眨眼,都长这么大要嫁人了。”

    “如此,我这个做伯伯的也不能小气了。”

    李世民说道这里,朝身边的内侍王德道:“王德,拟旨,封杨轻蝉为弘阳郡主,食千户,赐玉璧十对,金丝灵锦百匹,一应嫁娶,可按大唐公主礼制。”

    “多谢陛下恩赐!”

    两仪殿中,杨玄闻言拜谢道。

    虽然他根本就看不上李世民的这点赏赐,但是作为一个臣子,须知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所以该感谢的还得感谢。

    如此君臣两人又是谈论了一会国事,杨玄便恭敬的退了出去。

    “朕记得杨玄的小女儿是杨氏嫡女吧?”

    “那么你对杨玄小女儿婚嫁一事了解多少,男方有何背景?”

    杨玄离开后,李世民脸上的笑意便直接敛去,面无表情的向身边内侍王德问道。

    王德闻言,不敢隐瞒,当即汇报道:“回陛下,弘阳郡主的确是弘农杨氏的嫡女,也是扬大人的第六女,据奴婢调查知晓,弘阳郡主是两个月前婚订的。”

    王德说完,小心翼翼的看了眼面无表情的李世民,然后继续道:

    “婚订男方也的确如扬大人所言,是他一个表妹的儿子,前青州郡总管杨景明的外孙,出身于青州郡青阳县城的一个小家族。”

    李世民听到王德禀告,忍不住皱眉,狐疑道:“难道这场婚事真的像杨玄所说,是因为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而成,并非牵扯到其他层面?”

    不是他李世民多疑,而是自古至今,各大世家之女,相互联姻屡见不鲜,少有外嫁者。

    再不济也是看好某一年轻才俊,少年天骄,才会将女儿下嫁,以作拉拢。

    如今突然蹦出来一个青梅竹马的自由恋爱,这事情还真让李世民感到难以置信。

    “难不成男方是个了不得的年轻才俊,少年天骄?”

    李世民有些怀疑,然后继续问道:“那迎娶杨家女的少年姓谁名谁,修为如何,可否有师承,或者拜入某一圣地宗门?”

    既然不是因为背景而联姻,那么只能说明杨玄非常看好少年本身。

    这就让李世民产生极大兴趣来,想要看看能被弘农杨氏看重的少年究竟有何惊人之处,竟能被许配以杨氏嫡女。

    王德大太监听到李世民询问,也是表现的有些犹豫。

    只不过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如实回答道:“陛下,弘阳郡主所嫁之人是陈琦。”

    “陈琦?”

    李世民听到这个名字,有些莫名其妙,想了半天也没能将这个名字和脑海中的哪个年轻才俊对的上,因此有些疑惑道:“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潜在的意思是,朕应该知道陈琦是谁吗?

    王德心中无奈,只能硬着头皮道:“回陛下,陈琦,出身于青州郡青阳陈家,本身并无什么名气,只是曾在去年的长安会试中,取得乙等进士第二十四名。”

    “哦!”

    李世民闻言,仅是哦了一声,却依旧对这个陈琦没有丝毫的印象。

    毕竟作为大唐天子,每日需要处理的政务何其多,连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不一定能记全,更不要说去记一个乙榜二十四名的小进士了。

    王德说到这里,再次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世民一眼,见李世民依旧没有想起陈琦是谁。

    他也只能继续硬着头皮道:“此子能考中进士也是稍微有些才华,只不过因殿试论策不敬神佛,而被陛下您点为贞观十三年同科进士最后一名,并授予翰林院从九品的校书郎一职”

    “咔嚓!”

    李世民听到这里,力道一时控制不稳,导致手中玉质狼毫笔瞬间折断。

    “奴婢该死,惊扰到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一旁的王德见此,当即跪在一旁,开口请罪道。

    “起来吧,此事与你无关,何错之有?”

    李世民将手中断成两截的玉质狼毫笔丢弃一旁,面无表情道。

    他说完,也终于想起了陈琦到底是谁。

    同时也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先前的杨玄在听到他询问时会含糊其辞了。

    因为对方根本就不敢直接告诉他,自己女婿是他看不上眼,并且发配翰林院从九品校书郎的人。

    真若这么说了,那才是打他李世民的脸。

    他李世民看不上眼,甚至是直接发配不愿录用的人,竟然被弘农杨氏这一顶级世家招为良婿,并下嫁一主脉嫡女。

    这不是在告诉世人,自己这个大唐天子有眼无珠,不识英才吗?

    如此也难怪王德不敢提及陈琦的名字了。

    李世民想到这里,心中也是愤怒至极,只觉得这杨家是在搞事情,想要打他李世民的脸。

    不过李世民尽管心中愤怒至极,却也不是不讲理之人,看向一旁的内侍王德,寒声问道:“.」跟我说说陈琦的情况。”

    “朕倒想知道,究竟是何等英才,竟然能引得弘农杨氏嫡女下嫁,并且还是愿意冒着得罪朕的危险,也要将其招为良婿。”

    “朕要看看,是不是朕的目光真的有那么差,以致让我大唐错失良才!”

    一旁的王德听李世民这么说,那还不知道,这位大唐天子是真的怒了,否则也不会说出这么一番话了。

    “陛下息怒,整个天下谁不知道陛下最善慧眼识英才。”

    “根据暗卫调查,那陈家子身后并无其他势力支撑,也没有拜入仙宗圣地,仅是个普通士子罢了,又如何能当得起大才之称。”

    为了证明李世民的眼光并没有出错,王德当即将暗卫的调查结果讲了出来。

    从陈琦参加科举开始,直至辞官返回青阳,并在前青州总管的帮助下,举家前往青州郡城,以及最后和弘农杨氏杨玄的女儿订婚等等。

    可谓是巨细无漏,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

    由此也能知晓王德手中的暗卫,在情报方面是多么的恐怖了。

    当然,就算王德手中暗卫搜集的情报再多,也没有查出陈琦和泾河龙王等人交好,并且已经成就儒道大儒的事情。

    所能查到的,都不过是表面之事罢了。

    另外,王德针对陈琦的调查,也绝非从开始就关注的。

    而是在知晓陈琦成为弘农杨氏女婿后,才开始调查的。

    毕竟他手中的暗卫,针对的就是大唐文武百官以及世家门阀等。

    其中弘农杨氏更是重中之重,也因为弘农杨氏而将陈琦从出生至今,全都调查了一遍,并记录在档 案,以备不时之需。

    王德飞快的将暗卫查到的有关陈琦信息讲述出来。

    甚至连陈琦性格孤僻不合群,被不少亲朋友人称为书呆子的事情,也没有漏过。

    为的就是证明,眼前这位大唐天子的眼光并没有错。

    陈琦的确不是什么大才,只是一个腐儒书呆子罢了。

    弘农杨氏选他作为女婿,肯定是瞎了眼的。

    只不过李世民又不傻,如何不知道王德这么说是为了哄他开心。

    当然,知道归知道,谁让王德说话好听呢,所以李世民心中的怒气也就消散了不少,然后摆手道:“行了,朕又不是真的没有容忍之量,更不是刚愎自用之人。”

    “若那陈琦真的是大才,那么就算让朕向他道歉又何妨?”

    “若是道个歉就能为我大唐寻觅一大才,朕巴不得能天天给人道歉呢。”

    李世民平复心中怒气,而后笑着开口道。

    不得不说,在这事情上,他看的很开,很透彻。

    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脸面,拒不认错,让大唐错失大才。

    毕竟认错道歉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

    他李世民自登记之后,道歉认错的时候还少吗?

    都已经习惯了好不好麦。

    所以这事情对他毫无压力。

    同时他也很想知道,究竟是自己真的看走了眼,还是说弘农杨氏有其他的谋划。

    想到这里,李世民看了王德一眼道:“等弘阳郡主大婚的时候提醒朕一声,若有时间,朕也去讨杯喜酒喝,顺带去见一见杨家的那位良婿。”

    “朕也想看看,是不是朕的眼光真的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