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0章 大汉神庭科举选才,非人才,道才也!(求订阅)

    飞舟空间内,房多人少。

    陈琦也没有特意挑选,仅是选了一个靠近出口的房间。

    屋子并不大,当然也不能说简陋。

    大约有二十个平方左右。

    一床一蒲团,一套桌椅,一个梳妆台,一面三尺大小的琉璃镜,以及一盏散发着柔和白色亮光的奇~异水晶灯。

    嗯,水晶灯,而不是-油灯。

    这种水晶灯又-被称为灵能灯。

    以灵石为能源驱动的,据传说是上古墨家的产物,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种灵能灯地仙界也有,只不过唯有一些顶级家族才有配备。

    当初陈琦大婚时,他的妻子杨轻蝉的陪嫁物品中,便是三十六盏一模一样的灵能灯。

    真正让陈琦意外的是,飞舟内的空间虽然不大,却一点也不气闷,而且还有窗户。

    虽然只有一尺大小,却可以看到外面景色!

    此时飞舟已经飞入苍穹数万米高空,窗外乃是宇宙青冥。

    无天无地,无夜无日,无气无液。

    只有那无穷无尽的罡风,恐怖的太阳毒火,还有那混乱的地磁波动。

    望远处看去,外面的天微微亮,接近黎明的苍穹上依旧有着无数的星辰闪耀,依旧是如天涯般的遥远,好似相隔着无数的时空。

    往下看去,原本的大地,全是层层白云,再难看清地面的模样。

    陈琦看着窗外的景色,初时还感觉稀奇惊叹,只是等过了一会儿后,他就看不动了。

    窗外的景色,始终是一成不变,看久了感觉也就那样了。

    那就继续读书吧!

    陈琦想了想,便从泾河水府中取出一本儒家古卷来,坐在桌案前,细细品读起来。

    飞舟舱室之中,看不到时间变化,不过墙上挂着时冕,显示有时间。

    陈琦手中的书籍刚刚翻阅了十几页,便听到房间外有敲门声响起,随后有一道年轻的女子声音传来:“先生您好,奴婢是前来为您送往年科举试题和资料的。”

    “请进!”

    陈琦闻言,放下手中的古卷,从座位上起来。

    来人是一个侍女打扮的白衣女子,看上去双十年华,容貌姣好,手中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中放有几卷玉册。

    这种玉册和当初白钰儿送他的《诸世界》玉册相似,想来是大汉神庭用来储存文献资料的书籍。

    说实话,陈琦对这种玉册书籍制造技巧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毕竟一个玉册便能记载数以千百亿计的文字,还能像电子屏幕一样带有动态画面效果。

    这技术含量可比后世的优盘强多了。

    只不过想想自己体内傻瓜系统的评判方式,他就很识趣的不再考虑这些了。

    毕竟自己体内的最强阅读系统的书籍阅读评断方式,可是按照一本本来的。

    你若是把书籍全都整成像《诸世界》那般的玉册,他猴年马月才能读完一本?

    别说读完一本了,恐怕读完一遍都要好几年。

    最坑爹的是,如果系统评定为阅读进度不够,那么就不是读一遍的事情了。

    指不定得读个十遍八遍。

    如此一来,想要通读完一本书,没有个几十年想都不要想。

    考虑到这一点,陈琦就很识趣的没再琢磨大汉神朝的玉册书籍技术了。

    “先生,这是巡查史大人让奴婢为您送来的往年科举试题和资料的。”

    白衣侍女恭敬的将手中托盘放在桌案上,同时提醒道:“先生若是想要用餐的话,可以出门向左拐,前往甲一餐厅就餐。”

    “另外,先生若是有什么吩咐,也可以直接告诉奴婢,奴婢可代为转告巡查史大人。”

    白衣侍女口中的巡查史,便是大汉神庭驻地仙界的巡查史,白钰儿。

    “好的,麻烦姑娘了!”

    陈琦闻言,对眼前的白衣侍女笑着表达了感谢。

    “先生言重了,这都是奴婢应该做的。”

    白衣侍女听到陈琦道谢,急忙摆手,表示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陈琦无需如此。

    陈琦闻言,笑了笑,便没有继续交谈了。

    目送白衣侍女离去,陈琦有些好奇的拿起了托盘中的一个玉册,打开看了起来。

    只见这玉册表面上写道:《大汉神庭第五届科举考核·地仙界第一轮试题》!

    陈琦见此,不由眉头一条,当即将玉册打开观看起来。

    他也很想知道,这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究竟是在考什么。

    一个时辰后,陈琦放下手中玉册,脸上不由露出惊叹之色。

    他对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方式已经尽可能的高估了,却没想到依旧小瞧了科举考核的完善程度。

    《大汉神庭第五届科举考核·地仙界第一轮试题》中,一共分列了上百份考题,分别包含了佛道魔,丹符阵器,诸子百家等等上百门学科。

    共有试题一万三千二百七十二道。

    当然,科目虽多,试题也很多,却并不需要完全回答。

    按照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规定,地仙界考生可任选一门,或者多门学科进行考试。

    只不过,你无论是选择一门学科答题,还是选择一百门,差别并不大。

    因为你就算选择一百门,最终成绩也视你答题学科中的最高分而定。

    换句话说,大汉神庭科举的第一轮考核,只是考核你最擅长的一门学科。

    只要你能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便可通过这轮考核。

    不得不说,这样的考核方式,真的是惊艳了陈琦。

    让他不得不为大汉神庭科举制度的制定者而惊叹。

    按照这个考核方式,那绝对是挑选每一学科中的最强者,而不是在挑选全才。

    “若是这样的话,那么第二轮考核又是考什么呢?”

    陈琦心中好奇,拿起托盘中,一个封面写有《大汉神庭科举考核规则详解》的玉册翻阅起来。

    如此半个时辰后,陈琦将手中玉册合闭,心中对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也有了一个大概认识。

    首先是大汉神庭的九轮考核地点。

    并非陈琦想象的大汉神界。

    实际上唯有通过前六轮考核后的考生,才有资格前往大汉神界参加后三轮的考核。

    其次便是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方法。

    正如陈琦猜测的那样,大汉神庭想要的并非是全才,至少科举考核中,所需要的并不是那种精通数百学科的全才。

    他们更希望选拔出能在某一道上走到极致的考生。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是洪荒,而不是地球。

    唯有在某一道中,走到真正的极致,才有可能证道大罗彼岸。

    或者说,大汉神庭也好,洪荒其他势力也罢,他们并不缺管理人才,也不缺技术人才,缺的永远是高端战力。

    说句毫不客气的话,你就算管理经验在丰富,技术再强,交际能力再好,在真正的强者眼中,也不过是浮云而已。

    尤其是在大罗彼岸强者眼中,更是渺小如尘埃一般。

    因为大罗彼岸强者,一念便可开辟鸿蒙大千,一念便可创造出无量量生灵,一念同样能够毁灭一方混沌世界。

    只要他们愿意,他们便可无中生有,创造出违背法则和天地规律的事物来。

    人才?

    俯视命运,遨游时间长河的他们,永远都不可会缺少人才的。

    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将过去死亡的,现在存在的,以及未来尚未出现的人才全都掌握在手中。

    · ········求鲜花0 0

    只要他们愿意,即便是一块顽石,也能赋予无上的智慧,让其成为天地间的智者。

    甚至,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在一念间,将一个天圆地方的神魔世界,扭转为星空宇宙类型的超科技世界。

    这便是大罗彼岸强者。

    若以凡人的目光看待他们,那么他们便是无所不能的。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当然你若非要抬杠说,让他们创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

    那陈琦也无话可说了。

    陈琦看完《大汉神庭科举考核规则详解》后,对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最终目的,也有了一种明悟。

    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想要选择的并非是人才,而是道才。

    成道之才。

    如此也就能够理解,大汉神庭为何会对地仙界生灵如此重视了。

    只因越是本源浑厚的大千世界,越是能孕育出能够证道的天骄人杰。

    如小千世界般,虽有无量量生灵,但世界本身便如幻影泡沫一般,其内的生灵更是虚幻缥缈,纵使智慧通天,又如何能够证道?

    这是世界的限制,绝非人力能够打破

    换句话说,小千世界生灵,即便能够跳出小千世界桎梏。

    想要成道证道,也要比大千世界生灵艰难千万倍不止。

    世界就是这么的不公平。

    或者说,就算是对这无量世界而言,也是这么的不公平。

    正如大象和蚂蚁一般。

    真若对比起来,这世界对蚂蚁,蜉蝣等生灵来说,又岂有公平可言?

    所以对比地仙界,那些小千世界真的很难。

    对比地仙界生灵,那些小千世界生灵更难。

    大千世界生灵因为本源浑厚,所以更加容易成道证道。

    正如先天神圣要比后天生灵容易证道无数倍一样。

    如此一来,大汉神庭对地仙界看重,也就不是很难理解的事情了。

    “所以,大汉神庭所设立的九轮科举考核,也是九道明心证道的考验吗?”

    陈琦心中似有所悟。

    如此在反过来观看桌案上的往届科举考题,也就发现了稍许的规律。

    这些考题,看似平平无常,实际上都是对考生的心灵拷问,并没有真正明确的答案。

    有的只是考生自己的答案。

    正如儒道一门的考题中。

    很多考题中,都是前后矛盾,更有诸多圣贤语录或是曲解,或是诡辩,用以误导考生。

    如若考生对自己的道理不坚定,被考题或者圣贤言论误导,便会生出迷茫。

    这么一来,千百道考题下来,必定有前后冲突矛盾之处。

    用儒道的话来说,那就是儒道立言的道理有缺。

    你一个儒生连儒道立言的道理都有缺,儒道之路能走多远,那就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陈琦觉得,如此九轮考核下来,自己若是能够全部通过,那么他的儒道立言也就能够彻底的完善了。

    若是中途失败,那就代表着他的儒道立言有缺,亦或者是他自己都对自己的立言不坚定。

    需要重新打磨。

    好在,陈琦还没有突破天人,也没有铸就道基。

    否则等他铸就道基后再参加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那么他就算是发现了自己大道有缺,恐怕也很难弥补了。

    所以,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对陈琦绝对是一大机缘,无论能够通过与否,都是天大的机缘。

    所谓的九轮考核,便是九阶问道路。

    任何生灵,只要能走完这九阶问道路,便可铸就出一个完美道基来。

    也就能成为大汉神庭需要的道才了。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