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6章 私塾(1)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万物苏醒的时候。沐清歌就起了个大早。

    沐清歌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一直在书房中停留,一直没进入自己的卧房。

    等到睡觉的时候,她才发现,给自己准备的所谓的枕头,居然只是一块圆木。

    沐清歌哭笑不得。当然,准备圆木的用意自然也很明显

    完颜守正不希望沐清歌嗜睡,他希望她可以勤勉。

    因为枕着圆木睡觉,只要稍稍翻身,头就会顺着圆木滑下,碰到床上,一般情况下,人自然就会醒来。

    起初,沐清歌也是这样想的,希望可以用这种方法延长自己的学习时间。

    却未曾想到,之后,就算滑下,她依旧可以呼呼大睡,并没有起到圆木应该有的作用。

    只是,醒来的时候,沐清歌却往往会感觉十分头痛。

    后来,沐清歌放弃了这个圆木,换了一个正常的枕头。她睡得倒也香甜,醒来也有精神。

    不过,今日不同往日,不能再多睡了。

    因为,今日,她要见完颜守正给她请的私塾先生。

    前几日,完颜守正来考查她的诗文情况,结果沐清歌一问三不知,一塌糊涂。

    完颜守正大呼不妙,于是就给她请了一个鼎鼎有名的私塾先生。

    这位私塾先生名为上官若愚,年事已高。由他教授出来的人,有堂堂状元郎。但是他偏偏渡人不渡己,他自己,却并没有捞到半点功名。

    沐清歌身着布衣长衫,站在门口,恭迎私塾先生。

    辰时刚过,上官若愚就迈着遗老方步,悠哉游哉地走进了沐清歌所居住的院落。

    沐清歌自然点头哈腰,说道“先生好,在下是学生云音。”

    “云音?这个名字不错。暮云空阔不知音。”上官若愚一手抚摩着花白长须,一边笑道。

    沐清歌暗自叫绝。

    此人若是参加赵嘉言组织的背诗会,恐怕也能拔得头筹。

    沐清歌将上官若愚迎进了正厅,为先生沏茶。

    上官若愚坐下,沐清歌自然不敢落座,只能垂首站在一旁。

    上官若愚品了一口茶,道“你是准备明年的秋试吧?”

    北寒的考试,分为春、秋两次考试。春试四年一次,是为了破格选拔人才。秋试则是一年一次,但是却要步步升阶,若是要想到翰林院,最平稳的话,也需要四年。

    沐清歌急忙摇了摇头“没有,我想准备明年的春试。”

    “春试?”上官若愚笑道,“春试都是为了那些天纵奇才准备的。倒不是我说你不行,只是说,就算你说天才,留给你准备的时间也不足五个月。那些能从春试中脱颖而出的人,都是经年累月苦读出来的。”

    沐清歌点了点头“我明白,我现在实力的确不够,但是时间也确实紧张。若没有明年春试的机会,秋试一步一步,不知何时,才能到达翰林院啊。”

    上官若愚微笑着,笑容之中,却平添了几分沧桑之意“进入翰林,是多少士人的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夜以继日,都是为了这一天。可是,毕竟得偿所愿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也终究是凡人。”

    “我明白,”沐清歌恳切地说道,“可是,这毕竟是我唯一的机会啊。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又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了。”

    她暗自想到,若是错过了这次春试的机会,倘若想要再见到他,恐怕又得三、四年了。

    上官若愚沉吟片刻,说道“好啊,我答应你,一定要倾尽全力教授你,但是,你也得努力。尽人事之后,就看天意吧。”

    沐清歌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明白。”

    上官若愚说道“现在,我们就开始吧。你也坐下吧。”

    沐清歌取过了纸笔,认真记录着上官若愚说的每一句话。

    上官若愚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就开始侃侃而谈

    “既然你要说春试,我们就先谈春试吧。

    “春试分为三个部分明经、骈文和算学。明经,就是明习经学,通晓经术。所考经学以春秋三传、《毛诗》《周礼》《仪礼》等经书为主,考的就是识记背诵。经书太多,想要熟记也并非易事。

    “算学以《墨经》和《九章算术》为蓝本,考的既有实际问题,也有算学原理,诸如勾股圆方,出入相扑之类。

    “当然,最难的还是骈文了。能够写一手好骈文,是无数士人的梦想。骈文,立意,声韵,文采,缺一不可。古往今来,能够称得上好骈文的,也没有几篇。像是《洛神赋》《子虚赋》,都是得熟记的。”

    沐清歌听罢,暗自叫苦,原以为只是写几篇锦绣文章,可没有想到,居然考试内容如此繁杂。

    上官若愚瞥了一眼沐清歌,似乎看出了她心中的惶惑不安,道

    “所以说,春试就是这么困难。当然,不仅是内容繁杂,竞争也异常激烈。春试四年一届,参加春试的何止十万人。而入围的,不足千一。你若是想打退堂鼓,现在还来得及。”

    退么?

    退到哪里去?

    似乎,已然退无可退了。

    沐清歌苦笑道“不必了,我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上官若愚叹了口气“也难为你了。若是有个好出身,或是找个好人家,就都不用如此辛苦了。”

    沐清歌一时哑然,她二者兼备,却依旧得乔装成云音,在北寒参加复杂的考试。

    世事变化无常,变是常态,不变反而有古怪。

    上官若愚接着道“我算了一下,距离春试还有五个月零九天。也就是说,你得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熟练掌握这些内容。”

    沐清歌暗自咋舌,难度之大,自然是可想而知。

    “你就先读《春秋》吧,明天我给你讲《春秋》。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其中深意,是需要仔细揣测的。”

    沐清歌自然读过《春秋》,可那时候的读,不过是消遣的读书,不过走马观花的读书。

    这一次,却要尽力掌握其中的所有内容。

    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题外话------

    自卖自夸,这书很好看的呢,欢迎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