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5章 城门外送大殿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锦衣断案录 1说网”查找最新章节!

    “你这小子,尚书府中可是习得拍马屁了?”

    “陈哥冤枉,肺腑之言。”左良轻声道。

    “如若旁人说此话我死活不认,但从你口中出我今日就先受着。”陈七也笑两声说道,“虽与你第一次见,但左知府我很是熟悉,他性子极真。”

    “爹就是这般快意直言,才得圣上赏识。”

    陈七年少之时很混,那在京师之中完全称得上纨绔子弟。

    不过并非那种无恶不作的那种,而是性子顽劣,引人不快的罢了。

    所以面对这般年十四,却少年老成的左良,不由得萌生些爱才之心。

    二人促膝长谈,东拉西扯,从京师聊至江陵府,从玩物聊到美食。

    稍不注意,才听到马车外渐渐传来脚步声。

    这脚步声又齐又重。

    想是大殿下带着兵部战士准备奔赴战场。

    二人翻身下马车。

    陈七终是见到一些熟悉的面孔。

    二殿下与三殿下已经在最前方等候。

    不见太子的身影。

    不过杨煦也来了。

    跟在一侧的,是那参将之女郑沅霏。

    这四位皇子之中。

    几乎都未上过战场。

    大殿下还好些,曾吐蕃不降,他跟随参将一同去吐蕃以武逼迫。

    也算见识过大军压境的场景。

    但真正的战场厮杀定是未曾体验过的。

    能够答应杨煦的这条件,无非就是西域蛮夷兵力不强。

    此番说是带五万精兵。

    但一路上定是要分拨州县防守之力,等快到时,估摸着也有十万之数。

    而左良也是看出这一点。

    “陈哥以为,大殿下此番可能凯旋?”

    “西域蛮夷怎敢生事,不过是试探罢了,待到这场仗打起来,无论输赢,他们必定求和。”陈七早就看透他的想法,知道大殿下的思虑,“送上来的军功罢了。”

    “战场厮杀,想必也不会这么简单。”左良说道。

    “大殿下本就怀有武功,加上此番有京师郑参将同行。”陈七看一眼前方的郑沅霏说道,“想必也无甚大危险。”

    二人说着,府门大开。

    大殿下坐在马上,身着银亮色铠甲,腰佩长剑。

    身后跟着二人,一人是为副手,陈七似是见过,兵部的郎中。

    另一个便是郑沅霏的父亲郑参将。

    往日陈七也见过陈参将,不过从未放在心上。

    此刻他倒是要好生打量一番。

    曾在太沧韦三载之妻安然的口中听闻京师有一参将与太子殿下有染。

    说的不知是哪里的参将。

    想这京师之中参将就有其二。

    其他地方各处都有参将。

    寻起来也很是麻烦。

    陈七想到此处,左良在旁看着郑参将说道。

    “这京师参将与旁处不同,乃是京师统兵,不过行的是督催粮运的差事,故而位列正三品,旁处的参将更不一样,行的是调遣河工、守汛防险的差事,所以只有正五品,同一职位,地方不同,却天壤之别,实在可笑。”

    陈七听到这话,突然警惕起来。

    此事的确如他所说这般。

    所以,当时韦三载是为正五品的千户,按照锦衣卫的品阶,却是丝毫不用怕同阶的参将。

    但据沈尘传来的消息看,这韦三载对这参将不仅是恭敬,还有些卑微之意。

    如此看来,定是这京师两位参将之中。

    此时,眼前郑伯骥的身影,在陈七的眼中愈发的模糊起来。

    如若是他,那隐藏的着实太深了。

    “那是因为京师不同于其他地方。”陈七接着左良的话说道,“就像你在江陵为官,地广人稀,风土人情又如何与京师相比。”

    “泱泱大地,京师为重,京师之中,皇城为重。”陈七轻笑道,“大势所趋,不然,你又怎会来京师呢。”

    “受教了。”左良恭敬的拱手。

    说完之后,三殿下四处张望,终是发现陈七的身影。

    顿时唤一下身边的魏逢春。

    紧接着魏逢春走到陈七面前。

    “陈千户,殿下让你去前方,此地甚是靠后,倒是委屈陈千户了。”

    陈七站在原地,看一眼魏逢春。

    “委屈倒是与站在何处无多大干系。”陈七本打算拒绝,但是正好对上三殿下的眼神。

    随后问一下左良。

    “可想去前方?”

    “听陈哥的。”

    “好。”

    陈七说着便朝前走去。

    左良安稳的跟在其后。

    “见过二殿下,三殿下。”陈七拱手说道。

    这二人纷纷点头。

    “杨公子。”陈七看一眼杨煦说道。

    这杨煦依旧是盘腿而坐,今日看起来似是有精神了些。

    “陈少爷。”杨煦抬眼看一眼陈七,“许久未见你,何时回的京师?”

    “杨公子真会开玩笑。”陈七冷哼一声,“这不是送完暗镖,便直接回来了嘛。”

    “哦对。”杨煦点点头道,“陈掌柜暗镖已至,但接镖之人身死,这一趟让你白跑,那后续的银子......”

    “自是要的。”陈七理所当然道,“除我镖局过失,银子可得分文不差的送到府上。”

    “好,自是好的。”杨煦仿佛对钱财并不在意。

    “陈千户身后此人看起来略显稚嫩,却又诡异的老成,不知是何人?”二殿下看到陈七身后的左良,眼光甚是毒辣,如此问道。

    “见过二殿下。”左良拱手说道,“二殿下的新赋税小子拜读百遍,依旧沉浸其中,这般大才实属为国为民。”

    说完之后这才发觉未曾介绍。

    “小子是窦尚书府上门生。”

    陈七见他就此结束,便补一句,“是江陵左知府之子。”

    “左尚卿?”二殿下惊讶一下,“你爹在朝中颇有威望,上任之时便连斩九名高官,也算是江湖传说了。”

    左良拱手,并未言语。

    “左知府似是刚过不惑,你年岁几何?”三殿下见他的模样,也疑惑一声道。

    “见过三殿下。”左良侧身再次拱手,“在礼部时常听窦尚书提及,有三殿下也是京师之福,下可礼贤下士,入田野间体恤民情,上可宴劳功臣,招待外宾。”

    说完之后又发觉自己所说的话,与三殿下所问并不搭嘎。

    “那个......小子年岁十四。”

    “十四?”两位殿下纷纷惊讶,甚至一侧的杨煦也瞥一眼。

    “也不知你何种运气。”二殿下不禁嗤笑,“对文你自己身有才华,武有那两位剑客相伴,这身边孩童都是这般聪慧,实在未来可期。”

    “殿下谬赞。”陈七摆手,“不过是旁人突出,与我,倒是没多少干系。”

    二殿下摇摇头没有言语。

    谈论之间,大殿下已经来到众人面前。

    “诸位,何至如此。”大殿下翻身下马,面对眼前众人。

    “大哥随军出征,做了我等想不敢想做不敢做的事儿,凯旋之日,恐怕整个京师都要庆贺三日。”三殿下率先出声。

    “三弟言重了。”大殿下扶一下腰间的长剑,“不过是小小蛮夷,怎称得上出征。”

    “大哥以五万精兵对战西域蛮夷八万,此番勇气与胆识,三弟却未曾有半分言重啊。”

    “的确。”二殿下少有的未曾拿着书册,笑着说道,“西域蛮夷尚以精兵著称,曾战时以三万精兵对我方九万,整整少了三倍兵力。”

    “而此番大哥以更少兵力相对,着实我辈楷模。”

    大殿下听到这二人这般夸赞,只得笑笑相对。

    “太子殿下可未曾过来?”大殿下四处望一下,换个话题说道。

    就在众人目光都在此的时候,却是突然问出这一句话。

    可是将太子殿下陷入不仁不义的地界中。

    大殿下奉命出征,更是圣上四子的长子。

    太子殿下虽为东宫储君,但更是四子之中的最小。

    此刻于情于理,太子殿下也应当出面。

    话到此处。

    杨煦出声说道。

    “大殿下莫急。”杨煦拱手,那双臂的长袖自然的垂下,“太子殿下今日身子抱恙,躺在床榻之上实在不得起身,故而派在下前来送大殿下。”

    “当然,光是我来,自是代替不了太子殿下。”杨煦随意的挥挥手,见一众阉人抬来十个巨大的箱子。

    “这是太子殿下与我杨府为送行大殿下而拿出的黄金万两,加上铁箭万只。”

    众人纷纷惊呼。

    “黄金万两与铁剑万只。”大殿下重复一句。

    “不错。”杨煦手臂一挥,那十个箱子应声落地,重重的砸在地上,烟尘弥漫,“大殿下五万精兵,带有十万箭矢想必是足够了。”

    “黄金万两乃是粮草,如今国土之上粮草丰盈,自是大有用处。”

    “好大的手笔。”陈七用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嘟囔一句,同时心中思绪万千。

    太子年岁虽小,但是也很是机灵。

    俗话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此物不管用不用得到,那也是太子所助。

    凯旋归来之时,自是要分些功劳。

    “太子殿下这是作何?”大殿下面露喜色说道,“若是身体抱恙不来便是,身为大哥又岂会说些什么,另外他身为储君,我与他也应行君臣之礼,怎需这般重礼相送。”

    大殿下虽嘴上这么说,但其身后的兵士,已然将那箱子抬了过去。

    “若要为国出力,并让大殿下早些回来,这些又怎算得上重礼?”杨煦很识趣的说道。

    锦衣断案录最新章节地址:

    锦衣断案录全文地址:

    锦衣断案录地址:

    锦衣断案录手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405章 城门外送大殿下)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锦衣断案录》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