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9章 读书悟道

    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深渊之内还有庞大的暖意在蛰伏安睡,而与寒意缠绕的暖意,数量多少恰到好处。两厢不断地旋转流动,逐渐变得不再寒不再暖,慢慢消失了温度,消失了旋转,流于身体的每一处,尤其是从大椎到历兑的足阳明胃经最为明显,因为此刻恰是辰时。

    待丹田内温度和旋转都消失掉,彻底恢复如常后,便缓缓地睁开了眼。浑身舒畅轻松,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惬意感受,慢慢地做完收势,拿着笛子撑地站起身来。

    ;结束吧。华井木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我往前走了一步转过身看回去,见子淮睁开眼睛准备收势,心里奇怪,怎么我起来就结束了呢。

    ;你的坐可是打好了,完全进入了状态,抱元守一,也不好叫。子淮站起身,边说着边走过了我身旁。

    ;打了多久?我抬步跟在他身后问道。

    ;将近一个半多小时吧。他头也没回,直接答道。

    我闻言心下神奇,打坐的时候感觉时间很短,似乎直到结束连十分钟都没用,怎知竟已过去快有一个半小时,而且身体还十分舒适,真是不错。

    我们随着华井木一路走到凉亭,萧玥坐在那里,桌子上已经摆好了早餐,花生拌芹菜、香辣双笋、酱油木耳、煎鸡蛋、煮鸡蛋,馒头以及牛奶。

    ;这么久啊,还怕做得慢耽误你们着急吃呢。萧玥看到我们走进来,微笑着侧头说道。

    ;我自己还诧异呢,诶?你怎么弄了两种鸡蛋?我回了一句,看过桌子上的菜又问道。

    ;凑够六个菜一个汤。她龇着牙咧嘴答道。

    ;煮煎鸡蛋算俩菜,馒头也算菜……子淮无奈地摇头笑道。

    我听他吐槽了出来,便没有吭声,随着笑了笑,坐下身来。

    华井木冲着大家点点头,道了声:;快。便拿起筷子吃起了早餐。

    我们见状均不约而同地点点头,拿起筷子快速地开动起来。

    一顿早餐把我和子淮吃得是狼吞虎咽,平时吃早餐都是慢慢悠悠的,这是真的饿了,还怕耽误时间,把萧玥看得是连连颦眉。

    ;书房。华井木吃好后,轻轻放下筷子低声说道,随即站起身拿着;湛卢向中院而去。

    我和子淮对视一眼,马上一起起身拿着各自的法器跟了上去。

    ;哼!还得我自己收拾。萧玥见我们都离了去,嘟起嘴嗔道。

    我闻言回头看了看,瞧见她那可爱的样子,顿觉不好意思起来,对她咧嘴一笑,便赶紧转过头加快了脚步。

    走到东边靠着大殿的藏经书房门口,华井木伸手打开门栓,推开门率先走了进去。

    屋内左右是一排一排的书架,中间有一张大桌子,两边是两排木凳。桌子上还有一套茶具和一套围棋,桌子正东有一张椅子,左边有个水缸,右边有个圆立柜,上面放着煮茶壶。

    正东的墙上挂着一大幅字,是一个行书所写的;道字,两边各放着一盆绿植,看样子像是文竹。

    我和子淮分坐在两边靠首的位置上,华井木从立柜侧面靠下面的抽屉里取出一些橄榄碳和点火枪,放入茶壶下面的火盆里点燃。然后从立柜靠上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些茶放入茶壶,从水缸里舀进去一些水,煮起了茶。

    ;可知基本?华井木鼓捣完手上的活,侧头看向我问道。

    ;基本?什么意思?是魂灵之说这些东西么?我不解地问道。

    ;差不多,你把你知道的说一遍就好了。子淮听到我的提问,向我解释道。

    我点点头回应了一下,开始边回忆边把以前和最近所听到和了解的知识渐渐道出,说了两刻钟左右,基本差不多了。

    ;嗯,先习《道德经》、《抱朴子》。华井木听完直视着前方缓缓道。

    ;华兄,道德经我都看过,还背了一些呢。我听到他让看的这两本书名,其中一个看过很多遍,急忙回复道。

    ;温故。他摸了摸茶杯,不动神色地说道。

    ;哦,好,那……我一听;温故,想到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马上干脆地答应下来。

    ;南,首排。华井木缓缓地说道。

    我站起来走向那排书架,在书架中找起了道德经,找到后拿了一本坐回座位。

    ;理解‘道’。华井木看着我,严肃地说道。

    我点点头,便翻开书从开始看了起来。

    子淮见状转头问向华井木,道:;华兄,那我呢?我该看些什么,道德经背的烂熟于心。

    华井木看看他,微微地笑了一下,道:;理解‘道’。

    子淮听后皱了皱眉头,然后撇撇嘴站起身来走向书架,到我刚才拿书的位置也拿了一本《道德经》,随后坐回到座位打开书认真地看了起来。

    ;半时辰,武库。华井木拿起壶倒了一杯茶,举着茶杯说道,随即喝掉茶水,放好茶杯,闭目凝神起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第一章我也是滚瓜烂熟了,再看还能看出什么么?虽然知道不同时期由于经历的增加和心境的变化,导致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所以看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理解和感触,但这一章属于完全理论性的哲学,而且描述的是针对于‘道’这虚无缥缈的概念,还能领悟得出什么。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这些段落,不由得想到。

    子淮看的比我快得多,边看心里也便想着:;理解‘道’,还怎么理解,都已经可以脱口而出了,也很难会有新的理解出现。孔德还都没全部背会,看这个会有新的认识,我看这个真的是感觉浪费时间,还不如画会儿符呢。

    我看到第六章,读完;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便想起了玄牝,那可是我的救命恩人,还给了我一件难得的法器,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然而他本人只用了一个;缘分就诠释了全部,也不知何时才会再见。

    子淮没到时间就看完了一本书,接着就随意地翻了起来。半个时辰一到,华井木缓缓张开眼睛,伸手拿起里面已经沸腾的铁壶,给我和子淮分别斟了一杯茶,最后给自己斟了一杯。放回铁壶,举起杯闻了闻冒着热气的茶水,慢慢啜了一口。

    子淮见他如此,站起身来看向我。我感觉到他动静,抬头看到他的目光,点点头,把手中的书合上递了过去,而后握起杯子,清香的茶香扑鼻而来,令人一阵神清气爽。

    ;看了一遍,还真多少有点儿不同的感受,却也说不出来是哪,是什么。子淮走回来坐下座位,端起茶杯说道。

    ;生生不息之为易。华井木又拿起铁壶,边斟茶边淡淡地说道。

    ;现在看比之以前感觉更是深奥难懂,不过有些词句却是瞬时知晓其含义,也不知这知晓是否是真的知晓。我说着刚才读书的感受,手上以食中二指相并敲了三下桌子,对华井木斟茶表示感谢。

    ;无知为知亦知。华井木对我轻点了一下头,慢慢说道,边说边侧身把茶壶放置在火盆之上。

    ;无知为知亦知……我自言自语地念了一遍,琢磨起这句话的意思。

    ;《列子》仲尼篇,以无知为知也是一种知,应以以无知为不知,这样也知了,也是无所不知,也是什么都不知。无知与不知,亦无所不知,亦无所知,如斯而已。子淮神色悠悠地说道,脸上露出故作高深而又骄傲的笑容。

    ;什么乱七八糟的,跟绕口令似的,不就是知与不知都是知么,不要刻意在意知还是不知,什么时候都是该知也是该不知,差不多吧。我看他那样子着实;可恨,轻怼一句,说出了自己对那句话的理解。

    ;善,资质甚好。华井木极其难得的说出了一句赞美的话语,虽然目不斜视,看着自己手中的茶水,但是却给人一种以认可地目光注视着我的感觉。

    我听到他这话欣喜地露出了简单的笑容,简单到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笑了。

    ;嗯,说得没错,跟我说得也没什么区别,更通俗、更简单一些而已。子淮略微撇着嘴补充道,这话怎么听都有一种再给自己找补的意味。

    华井木放下手中茶杯,拿起铁壶,另一只手舀了一瓢水浇在了烧得通红的橄榄碳上,登时随着;刺啦一声大响升腾起一阵白色烟气。他放回铁壶,站起身悠闲而又快速地从我身后走过,朝着门外而去。

    我和子淮见状也不再多言,急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起身跟了过去。

    我出来后等着子淮带上房门,然后一起向对面刚打开门的武库走去。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