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5章 番外一:屠夫阿四(上)

    晌午时分。

    某座酒楼里十分热闹,宾客们坐在桌子前低声交谈,桌子上摆放着瓜果糕点和酒水。

    大堂中央,一名身穿灰袍的年迈说书先生正独坐在众人前方。

    啪~

    惊堂木落下,四周立马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看着那老者,脸上露出期待之色。

    ;咱们上回书说到修行界动荡不安,邪神朱熹力战众正派高手不敌,最后喋血于洞庭湖畔。

    ;他死后,正道门派为了争夺他的绝学‘邪影刀’,又在洞庭湖边展开了一场厮杀,各派高手死伤无数,最终‘邪影刀’下落不明。

    啪~

    简单的回顾之后,说书先生喝了口茶,继续道:;咱们书接上文,再来说一说修行界中恶贯满盈,被人称为刽子手的屠夫阿四……

    春去冬来,时间更迭。

    距当初洞庭湖一战已经过去几十年。

    如今的洞庭湖畔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安宁,百姓们将被名门正派战毁的田地、街道等重新修缮。

    在这里,有一座小镇子,名为临湖镇。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临湖镇紧挨着洞庭湖,很多镇民都是靠打渔为生,生活倒也还算富足。

    镇里有一间作坊,专门给人屠杀牲畜,也兼职卖些鱼肉之类。

    刘善在家中排名老四,所以乡里乡邻都喜欢叫他阿四,渐渐的屠夫阿四就成了他的外号。

    刘善的祖上就是屠夫。

    手艺一直传到了他这一代,在临湖镇也算是小有名气。

    不过因为这个行业杀虐太重,再加上他长得其貌不扬,谁都不愿把女儿嫁给他,以至于他四十多了还没娶上婆娘。

    刘善的老娘每天都为了这事发愁,常常到处说媒。

    可惜,并没有什么效果。

    直到有一天,相邻的丰州闹旱灾,庄家颗粒无收,大量百姓拖家带口的逃荒。

    临湖镇自然也来了荒民。

    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更是常有的事。

    直到有一天,刘善在给人送肉时,在路边遇到了一对母女。

    那对母女,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脏兮兮的犹如乞丐。

    不知饿了多久,女儿已经昏倒,只剩下妇女抱着饿昏的女儿有气无力的乞讨。

    刘善见着可怜,便给她们买了几个包子。

    就是这几个包子,救了那对母女一命。

    在刘善送完肉回来时,那对母女便紧紧的跟在他身后,任刘善怎么劝说都不肯离开,一直跟到了作坊。

    妇女是个哑巴,啊啊啊的什么也说不出来。

    反倒是那个五六岁的丫头很懂事。

    她明白娘亲的意思,怯生生的对刘善道:;恩人,老娘想请你收留我们,我们会干活,只要给口饭吃就行。

    刘善本想拒绝,谁知这时他的老娘走了出来。

    ;我看看。

    刘大娘走到那对妇女跟前,上下打量一番。

    不过因为她们身上实在脏的厉害,根本看不清面容,因为长时间饥饿,瘦的不成样子。

    ;嗯,瘦了点,不过身板还行,这屁股……是生儿的料。

    ;娘,你……

    ;闭嘴。

    刘大娘呵斥一声,转身带着那对妇女向后院走去。

    刘善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

    烧好水,刘大娘给娘俩简单的洗漱一番,换上了干净衣服。这是才算是看清,忍不住暗自高兴。

    这妇女模样很不错,唯独饿的太久了,有些面黄肌瘦。

    刘大娘给她们下了一碗牛杂疙瘩汤,母女二人立马狼吞虎咽,差点把碗咬碎。

    待她们饱餐一顿后,刘大娘这才开口。

    ;看你娘俩也够可怜,我也就不绕圈子了,只要你答应嫁给我家阿四,我们便收留你们娘俩。

    ;阿巴、阿巴!

    那女人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点头答应。

    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饿肚子的可怕,谁能给她们娘俩吃饱饭,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刘大娘点点头。

    这么多年的心病,终于解开了。

    她觉得也该是儿子阿四时来运转了,几个包子便换了一个婆娘,而且模样这么俊俏。

    将来不知要羡慕多少男人。

    当天晚上,刘大娘就把这事和刘善说了,谁成想一向老实巴交的儿子,竟然不肯答应。

    这可把刘大娘气坏了,一把年纪的她差点动手打人。

    刘善清楚,自己样貌平平,个子又矮,除了宰杀牲畜、割骨剔肉什么也不会,哪里配得上人家。

    晚饭后,他找到那个妇女。

    ;你别听我娘的,我就一屠夫,也没多少钱,不能委屈了你。你要是为了吃的就在作坊里帮我吧,我给你工钱。

    ;阿巴,阿巴。

    谁知,那妇女竟摇了摇头。

    她连比划带写,终于费力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你是好人,我愿意嫁给你,只希望你能善待我的女儿小梨。

    ;这……

    刘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真的愿意嫁给我?

    ;嗯。

    那妇女重重点头。

    刘善大喜过望,差点激动的哭出来。

    自己有婆娘了,而且长得还很标志,比当初那些瞧不起自己的女人还好看。

    他开心的不得了,只觉得这些年吃得苦都值了,日子也有了盼头。

    三天之后。

    刘善和宋艳举办了婚礼。

    婚礼并不隆重,只是做了两套新衣服,弄了两桌子饭菜,叫上了左邻右舍和刘善的几个哥哥带着家人。

    邻居们都夸新娘子长得漂亮,哥哥嫂子们也替他高兴。

    宋艳的女儿小梨也很可爱,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而且乖巧懂事,十分讨人喜爱。

    就这样,一家人守着作坊,日子倒也过的去。

    刘善为人忠厚老实,让他宰杀分割过的牲畜从不缺斤少两,在临湖镇上的人缘很不错。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会宋艳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刘大娘常常念叨。

    但刘善不在乎。

    反正还有小梨,这些年他一直把小梨当做亲闺女对待,照顾的十分周到。

    这也让宋艳对他更加死心塌地。

    ……

    十三年后的夏天,洞庭湖发生水患。

    好在大水涨的急,退的也急,并没有对临湖镇造成太大的损失。

    水退下的第二天,有渔民打到了一条大青鱼,上称一称足有两百余斤,体积比人还大。

    如此大的青鱼,实属罕见。

    哪怕是捕了一辈子鱼的老渔夫都见过如此大的青鱼,不知成活了多少年。

    恰逢镇里的高员外过大寿,于是便以大价钱买了那条大青鱼。

    为了保证青鱼的完整性,高员外府上负责操办寿宴的管家高福立马想到了屠夫阿四。

    于是叫人将青鱼送到刘善的作坊,叫他将青鱼收拾干净。

    刘善的手艺没的说。

    仅仅一个时辰,就将大鱼开膛破肚,清理内脏、刮掉鱼鳞,一番操作之后,大鱼身上竟看不到丝毫伤口,仿佛活的一样。

    高福对刘善的手艺十分满意,邀请他一同去参加高员外的寿宴。

    高员外作为临湖镇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寿宴的伙食自然不会差,刘善想着这几年宋艳娘俩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

    想着趁机带她们改善改善伙食。

    于是,刘善换了身干净衣服,背着老娘,带着宋艳和小梨随高福管家去了高员外府。

    此时的高府已经宾客满堂,往来之人络绎不绝。

    能坐在院子里的无不是有身份的人。

    像刘善这等普通百姓,只能和高府的下人们坐在偏院里堂食,不过偏院的伙食也不差。

    刘善带着家人与几个相识的街坊坐在一起,大家有说有笑的颇为融洽。

    ;你们知道么,听说高老员外的大儿子去了聚合庄。

    ;聚合庄,那不是神仙待的地方么?

    ;是啊,前两年我还见过聚合庄的仙人们从山顶飞过,那气势,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难怪高老员外这么高兴……

    几个街坊在悄声闲聊。

    刘善也听得津津有味。

    他也听说过,聚合庄是修仙者待的地方,一旦被他们选中,将来也必定是仙人。

    不过像他们这些寻常百姓,却是不敢奢想的。

    那等势力,恐怕只有高老员外这等大豪绅才能接触一二。

    刘善憨笑不语,不断给老娘夹菜,一旁的宋艳和小梨也吃的香甜。

    如今的小梨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十**岁的年纪,正是最青春靓丽的时候。

    哪怕只穿着一身寻常布衣,依旧难掩身上的魅力。

    很多年轻男子都在偷偷的看着她。

    偏院门口,一名青年路过时,刚好看到饭桌前的小梨,顿时双眼一亮。

    这青年身着锦袍,腰佩玉坠,一看就是出身富贵。

    光是他这一身行头,就够普通百姓家半年的收入了。

    ;你个女子是谁?

    管家高福站在青年身旁,恭敬道:;二公子,那是镇南屠夫阿四的女儿,刘小梨。

    ;屠夫阿四竟能生出这等姿色的女儿?

    ;二公子不知,此女并非他亲生,而是随母流亡至此的。

    ;难怪。青年点点头,嘴角扬起一抹弧度:;有没有办法弄到手?

    ;这……

    高福身体颤了一下,脸色微变。

    那青年则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三日前,大哥从聚合庄传回书信,他已经搭上了庄上的三少爷,此人生性好色,若能将如此美人献上,大哥必受重视,那咱们高家还不是水涨船高。

    ;可是……

    ;别可是了。高家二公子的神色冷冽下来:;作为高府的管家,若连这点事都做不好,留你何用?

    高福再不敢迟疑,立马重重点头。

    ;二公子放心,我一定办好。

    ;等你的好消息。

    话落,高家二公子冷笑着离去。

    高福看着偏院里的刘善一家,不忍叹了口气。;是我害了你们啊,唉!

    能成为高福的管家,绝不缺少手段。

    寿宴结束后,宾客乡亲们纷纷散去。

    刘善背着老娘,带着刘艳和小梨回到家中。因为寿宴上喝了不少酒,他安顿好之后,便沉沉睡去。

    待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日一早。

    宋艳惊慌的将他推醒,脸色苍白的道:;小梨不见了,今早不见她出来,我便去寻她,结果……

    刘善心里咯噔一下。

    ;结果怎么了?

    ;结果我看到她的闺房十分凌乱,人也不见了,这可如何是好?说话时,宋艳已经哽咽起来。

    刘善二话没说,抄起窗头上的杀猪刀就去了小梨的闺房。

    正如宋艳所说。

    小梨的房间十分凌乱,地上还有很多泥脚印,窗户上也破了一个手指粗细的洞。

    被子一半在床上,一半搭落在地。

    看到这一幕,刘善的脑袋嗡一下,身体踉跄着退了数步,差点瘫倒在地。

    不用说,这是遭了绑匪啊。

    可是临湖镇民风淳朴,并没有马匪强盗啊,会是谁干的呢?

    ;快,你叫上大哥二哥他们一起帮着找,我去报官。

    ;好。

    宋艳急匆匆的跑出作坊,去找几个兄长帮着找人。

    另一边,刘善将杀猪刀别在腰间,跑到了县衙门,很快被衙役带到了大堂。

    县老爷和师爷打着哈欠来到公堂,不耐的看着他。

    ;堂下何人,所为何事?

    ;老爷,小的是镇南的刘善,我家小女于昨晚被贼人掳走了,请老爷给我做主啊。

    ;你家丫头被掳走了?

    县老爷倚靠在案前,心不在焉的问道:;你可有证据?

    刘善重重点头:;老爷,小女闺房凌乱不堪,还有男人的鞋印,您过去一看便知。

    ;放肆,大老爷坐镇公堂,岂是你能随意安排的?

    师爷在一旁大声呵斥,县令坐在堂上笑而不语。

    刘善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时,县太爷终于发话:;这样吧,按照流程来,先立案写文书,待本官和师爷、捕头商议之后,再派人去你家中取证。

    ;这……刘善露出焦急之色:;老爷,小女现在生死未卜,可否先取证寻人,再做其他?

    ;你在教本官做事?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哼,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本官身为临湖镇父母官,自要依规办事,岂能为你徇私枉法,回去等消息吧。

    刘善哪里肯走。

    小梨被掳走这么久,他早已心急如焚,只好硬着头皮道:

    ;大人,来不及了,求求您先派人寻找吧,求求您了。他跪在堂下不断磕头。

    然而,县老爷却是冷哼一声。

    ;本官的话还不够清楚么,来人,把他拉出去。

    ;是。

    两个捕快走上前来,架起他的胳膊向外拉。

    纠缠之际,刘善别在腰上的杀猪刀掉落下来,明晃晃的刀刃,寒芒乍现。

    师爷见此,立马站了起来。

    ;大胆刁民,竟敢携刀刃上公堂,你是何居心?

    ;大人,这是小的的杀猪刀,没有居心啊。

    ;来人,重责二十大板。

    ;是!

    任刘善如何辩解,县太爷都不予理会。

    四名衙役走上前,将他死死按在地上,又有一名衙役举起杀威棒,对着他屁股狠狠打下。

    顿时,当堂里惨叫连连。

    县太爷与师爷对视一眼,眼中带着笑意。

    二十打板之后,刘善已重伤,趴在地上气若游离,随后被两名捕快拖着丢出了县衙。

    往来的百姓们看着趴在街道上的刘善,立马围观起来,窃窃私语。

    还是几个认识刘善的人,好心将他送回了作坊。

    刘芳年迈的母亲看到他被打成这番模样,差点没背过气去,颤颤巍巍的找来了郎中。

    脱去裤子时,刘善的屁股已经被打的皮开肉绽。

    小女被人掳走,自己报官未成,反而挨了顿毒打。

    刘善越想越气。

    他不是傻子,此刻趴在床上才渐渐反过味来,大堂上县太爷和师爷的反应,太反常了。

    即便懈怠公事,顶多将他撵出来罢了,何必打一顿呢?

    ;这是要给我一个下马威啊。

    刘善红着眼睛,双手攥成拳头,骨节因用力过大而发白。

    他猜测,一定是掳走小梨的人事先和县老爷打过招呼,给了他们好处,所以才故意包庇,针对自己。

    想到小梨现在下落不明,正在遭受苦难,刘善的心口就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痛的喘不过气。

    这丫头命不好。

    小小年纪就流离失所,饱一顿饿一顿的随着宋艳逃荒到这里,刚过上几年好日子,又遇到了这种事。

    刘善气的哇哇大叫,恨不得现在就提着刀冲到县衙门。

    这些年,他早已将小梨等成了亲身闺女,疼爱的不得了。

    傍晚时分,宋艳疲惫的回到作坊。

    他和刘善的几个哥哥、嫂子在镇上找了一天,依旧没发现小梨的踪迹,所有人都有了不好的预感。

    第二天,一家人继续寻找。

    而衙门府始终未曾来取证据,自然也没派人调查案件和找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依旧没有小梨的下落。

    看着宋艳每天早出晚归,满脸疲惫,老娘一把年纪了还要伺候自己,刘善急的哇哇大叫。

    五十多岁的人了,竟趴在床上哭了起来。

    哭完之后,刘善整个人都变得沉闷起来,经常一个人看着地面不说话,眼神也变得阴沉下去。

    五天之后的夜晚,夜深人静时,刘善颤颤巍巍的下了床。

    他的伤已经好了许多,但并没有痊愈。

    他来到作坊中,这里是他平日解刨牲畜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腥臭味。

    刘善掀起案板,从下面的凹槽处取出一个拳头大的小布包。

    掀开布包后,一只森白色的手骨赫然出现在眼中。月光下,那白骨散发着妖异的白色光晕。

    在光晕的映衬下,刘善的面孔也染上了白芒。

    黝黑的面孔,看上去十分邪意。

    这白骨是他剖解大青鱼时在鱼腹中得到的,当时没觉得有什么,只当是湖中的死人被青鱼误食了,随手丢在木桶中。

    然而就在那一晚,刘善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

    梦中,一个身穿红袍的中年男子屹立在洞庭湖畔,面前站着黑压压的人,皆是手持利刃的仙人。

    后来,那红袍男子与其他人打斗起来。

    画面变得模糊起来,刘善只看到一把刀,一把其貌不扬的刀,刀刃上的光晕十分邪意。

    仿佛浓雾中游走的电蛇。

    每一次刀晕闪过时,都有人头飞起。

    梦醒后,刘善惊出一身冷汗。他知道,那块手骨的来历不简单,很可能和几十年前的传说有关。

    于是,他便将手骨清洗干净,用麻布包裹着藏在案板下。

    今晚,不知为何,刘善犹如梦游一般,鬼使神差的将手骨取了出来,仿佛心底有个声音在召唤他。

    拿起手骨后,刘善又从案板上抄起剔骨刀。

    随后,他将手骨与左手贴合在一起,右手持着尖刀,顺着左手拇指狠狠割了下去。

    刘善的剔骨手艺很好。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他的整只左手已经变成森森白骨,皮肉耷拉下去,看着极为恐怖。

    月光下,刘善脸上没有丝毫痛苦,反而露出诡异的笑容。

    他将剔骨刀高高举起,随后对着左手手腕猛地砍下……

    就在这时,变故突生。

    随着他手起刀落,整只左手手骨被斩掉,鲜血飞溅时,下面的不明手骨发出幽幽白芒。

    白芒之后,耷拉下去的肉皮重新愈合,整个手掌完好如初。

    而被剔下来的手骨,则被刘善随意的丢在木桶中。

    换骨之后的刘善,原本的憨态不见,眸子中偶有邪光闪过,恍惚间,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提着剔骨刀,离开了作坊。

    第二日一早,刘善从洞庭湖岸边醒来,满脸疑惑的看着四周。

    ;我怎么会在这里?

    他看着手中的剔骨刀,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昨天干了什么。

    无奈,他只好先回到作坊中。

    从那以后,刘善每天早上都从洞庭湖边醒来,手中提着剔骨刀,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昨晚发生了什么。

    小梨还是没有消息。

    宋艳这段时间憔悴不已,每天走火入魔似的出去寻找。

    刘善又去了几次县衙门,不过得到的只是敷衍,后来索性将他驱赶出去。

    直到一天夜晚,刘善猛地从洞庭湖畔惊醒。

    他想起来了。

    PS:有热心读者帮小佐建了个书友群,哈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进来,咱们一起探讨剧情。

    你想表达的江湖,小佐帮你写!

    企鹅群:259217360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