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联姻【推荐/收藏】

    咄咄

    一阵脚步声传来,便见百味楼的伙计,端着食盘进了雅间。

    不一会,雅间的食案上便摆满了狮子头,雪蛤蒸鱼唇,韭菜炒螺丝肉,桂花烘蟮糊和红烧青鱼划水五道热菜,旁边还有一壶十年份的玉壶春。

    胡瑄拿起酒壶,给张忠与自己各自倒了一杯。

    张兄,这家百味楼的淮扬菜乃是京中一绝,你试一试看是否合你口味?胡瑄笑道。

    张忠夹了一块红烧青鱼,细细品味了一番,随即笑道不错,口味平和,清鲜美味。

    哈哈....

    张兄喜欢便好。胡瑄见张忠吃得满意,自己这个请客之人也不由十分高兴。

    胡兄弟,家中同辈之**有几人呀?张忠随意闲聊道。

    我家中兄弟姐妹共九人。胡瑄笑道我还有一位兄长胡岸,如今正护卫太子身边。

    另外算上太子妃,共有姐妹七人。胡瑄补充道。

    张忠听了不由咂舌,好家伙真能生。

    但又想到英国公张辅就自己这么一个儿子,自己连个兄弟姐妹也无,不由有些黯然。

    这时伙计又端了一盆热汤上来,是白萝卜丝燉鲫鱼。

    此前已上了狮子头,雪蛤蒸鱼唇,韭菜炒螺丝肉,桂花烘蟮糊和红烧青鱼划水五道热菜。

    后面还有五道热菜,中间夹送这道汤,名曰爽口汤。

    其意是怕食客吃腻了口味,插入一道汤来涮一涮吃钝了的舌根。

    淮扬菜以清淡软嫩著称。

    即便这样,庖厨仍担心食客吃了肥腻上火。

    故用白萝卜配两条半斤重的鲫鱼用慢火煨出一道汤来,取鲫鱼之鲜与萝卜之甜,既爽口又清火。

    胡兄弟可有太子的消息?张忠舀了一勺鲫鱼汤,微微吹散热气,问道。

    没有胡瑄摇了摇头,脸上不由露出担忧之色。

    胡兄弟,莫要过于担心。张忠见状只好劝解道太子不是一般人,自小便随伺太宗皇帝身边,更是随军北征过,应该不会出问题的。

    (朱棣的年号为永乐,庙号是太宗。一直到了嘉靖年间,才改为成祖。所以在嘉靖年之前,明人只知有明太宗,不知有明成祖。)

    但愿如此。胡瑄听了稍微放下心来。

    于是接下来,两人便一边吃着美食,一边闲聊些近日京师的趣闻,尽兴方才罢休各自归家。

    .......

    英国公府:

    日上西斜,待张忠回到国公府,穿过前堂,便遇见陈管家。

    我父亲可在家?饮了些酒已然有熏熏之态的张忠问道。

    国公爷正在书房待客。陈管家回答道。

    喔!

    张忠不由在心中纳闷,在这个敏感时期,张辅一向是闭门谢客的。

    如今到底是谁来了?

    竟然让他英国公张辅破了规矩,亲自招待。

    张忠不由拔腿向书房走去。

    待张忠刚到书房门口,便听见一阵大笑,随即书房门便被推开,两人走了出来。

    张忠一看,不由惊愣当场,因为出来的是英国公张辅与汉王朱高熙。

    张辅与朱高熙也见到了张忠,但是两人反应各异。

    张辅瞧见张忠身上的酒气,不由脸一沉,邹了邹眉头。

    朱高熙却是笑嘻嘻一副和蔼长辈的模样。

    这便是你儿子张忠吧!朱高熙笑着对张辅道。

    正是犬子张忠。张辅笑道。

    你今日干什么去了?张辅回答完了朱高熙,随即没好气的问张忠道一身酒气,成何体统。

    哈哈.....

    没等张忠辩解,汉王朱高熙先开口说道英国公此言差矣!

    大好男儿,便当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方显英雄气概。朱高熙徐徐说道想当年,靖难之时,你我同在军中,喝酒吃肉,杀敌冲锋,何其畅快。

    要我说呀!朱高熙看着张忠笑道令郎如此,方才像是你英国公的儿子嘛!

    张辅讪笑一声,没再争辩,毕竟人家汉王是在夸赞自家儿子,张辅面上不显,心中还是有些小得意的。

    朱高熙又细细打量了一番张忠,转而对张辅笑道你儿子长得不错,但不是我自夸,我闺女那相貌也没得说,所以我的提议,你再考虑考虑.....

    张辅依旧不言语。

    汉王朱高熙见状不由讪笑一声,直接大步离开了。

    只是让张忠无奈的是,汉王朱高熙走前看他的眼神。

    若张忠没看错的话,那老丈人看女婿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你跟我进来。张辅见汉王朱高熙走了,便一脸阴沉的对张忠说道。

    张忠虽然满心的疑惑,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是乖乖跟着张辅进入书房。

    待张辅在书案后的圈椅上坐下,打量了几眼张忠,遂问道你是否在好奇汉王今日的来意?

    张忠点了下头。

    汉王今日来便是来拉拢为父的。张辅徐徐说道。

    张忠没有言语,因为从看见张辅与汉王朱高熙两人从书房笑着出来时,他便想到了这些。

    那你知道,汉王又提议许诺了什么吗?英国公张辅瞧见自家儿子没有大惊小怪,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心情不由高兴了几分。

    张忠听了张辅的话,不由想起汉王临走前,提及他自己的女儿,心中不由一颤。

    Tmd

    开什么玩笑?

    自己穿越而来可不是为了做汉王的女婿的。

    汉王的女儿有多美,他张忠是没见过。

    但是,就算Tmd长得美若天仙,自己也不敢消受呀!

    因为作为一个挂逼,张忠他是知道接下来的历史走向的。

    汉王的结局不好。

    非常不好......

    汉王作死,最后不仅自己丢了小命,他的儿子都被朱瞻基干掉了,到那时自己这个女婿能有什么好结果。

    所以呀!此事万万不可。

    父亲,你没有答应吧!张忠不淡定了,愕然抬头望向张辅说道。

    没有。张辅见自家儿子的失态,不由失笑出声。

    做汉王的女婿,就这么让让你害怕吗?张辅打趣道。

    难道儿子不应怕吗?张忠用袖子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说道。

    张辅听了不由坐直了些,一脸肃然问道说说,你怎么想的吧!

    孩儿,认为汉王成不了事。张忠沉吟片刻后说道。

    喔!

    张辅瞧了自家儿子一眼,十分惊讶张忠对于此事如此肯定。

    众人皆言,汉王肖太宗皇帝。张忠说道但孩儿不以为然。

    汉王勇武善战之名,天下皆知。张辅问道你难道不认同吗?

    父亲也说了,是勇武......张忠轻笑一声说道孩儿不否认,汉王勇武可比肩太宗皇帝。

    但是,太宗皇帝,靖难起兵,最后能够大功告成,难道仅仅凭的是勇武吗?张忠问道。

    张辅听了不由默然。

    所以说,汉王充其量只学了太宗皇帝的形还没有学到其神。张忠补充道。

    再则,如今的太子朱瞻基,虽然年岁不大,但是自幼被太宗皇帝带在身边教养,稍长大便从军北征漠北,早已,经过战阵磨炼,哪里是昔日建文帝可以比拟的。

    那么,事情便显而易见了,汉王不及太宗皇帝多矣!而太子朱瞻基又远胜建文帝多矣!

    靖难之时就算如太宗皇帝般神武,也是堪堪险胜,如今的汉王又有什么取胜的道理?张忠徐徐说道。

    张辅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儿子,心中不由欣慰不已,在这个年纪能有如此见识,真是不简单呀!

    以后这英国公府自己可以放心交给他了......

    你说的有些道理。张辅收敛思绪,徐徐说道。

    今日这话不要再说了,汉王那里为父自有应对。张辅最后叮嘱了张忠几句,便挥手让他离开。

    张忠躬身行礼便推门离开了书房。

    ......

    紫禁城坤宁宫:

    司礼监太监金英神色匆匆的踱步进入坤宁宫。

    近几日,金英可谓忙的焦头烂额。

    如今京中形势不明,作为提督东厂的厂督,金英每日要将汉王与京中各府的消息收集汇总然后报给张皇后知道。

    今日他如此失态,便是因为刚刚得知了一个天大的消息,需要立刻禀告给张皇后。

    待其走进殿来,金英便见张皇后正依靠在贵妃榻上假寐,一脸的憔悴之色。

    金英见状不由脚步一窒,犹豫是否喊醒张皇后,因为近几日张皇后实在是太累了。

    但一想到那个消息的重要性,金英又不敢疏忽,一咬牙,还是上前一步,禀告道皇后娘娘,东厂传来关于汉王的消息。

    假寐的张皇后一听有关汉王,连忙睁开了眼,急促问道何事?

    据东厂探知,今日汉王前往英国公府与英国公张辅密谈。

    具体说了什么?张皇后继续问道。

    由于是在书房之中,比较私密,没有得到什么具体消息。金英回道。

    张皇后听了一脸怒色。

    金英见状不敢耽搁,继续说道后来英国公的嫡子张忠来了,英国公与汉王出了书房,与张忠在院中交谈了几句。

    直接说结果。张皇后愈发不耐道。

    恐怕汉王有意嫁女入英国公府,用联姻来拉拢英国公。金英迟疑说道。

    联姻.....张皇后听了不由愕然。

    随即脸色苍白起来,因为汉王在军中颇为威望,而唯一能与汉王抗衡的便是英国公张辅。

    可若是二人联姻,两人在军中的势力合流,那么自己的儿子,太子朱瞻基还有什么机会登上至尊之位。

    想到此处,张皇后不由心乱如麻。

    金英见状,一时无奈,只好静悄悄的退了出去。

    .......

    咄咄

    片刻后一阵脚步声响起,年方十六的嘉兴公主朱茵(朱高炽长女,朱瞻基同母妹)一手托着食盘踱步进入坤宁宫。

    母后....嘉兴公主朱茵连声喊了几句,张皇后方才从思绪中清醒过来。

    是茵儿呀!张皇后一看是自己的爱女,脸上不由有了几分笑意,说道寻母后有何事?

    嘉兴公主朱茵瞧着张皇后憔悴的脸庞,不由心中怜惜不已,笑道女儿准备了些红枣燕窝粥,让母后尝尝。

    张皇后看着朱茵手中的食盘不由心中一暖,笑道还是我的乖女儿懂得疼惜为娘的。

    几位兄长也是孝顺母后的。嘉兴公主朱茵笑嘻嘻道。

    张皇后听着这银铃般的声音,心中不由轻快了几分。抬眼细细打量一番自己青春靓丽的女儿,不由心中一动。

    茵儿,你今年都十六了,有喜欢的人吗?张皇后笑着问道。

    母后,女儿如今还在热孝之中,你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嘉兴公主朱茵又羞涩又疑惑的问道。

    是呀!你父皇他去了。张皇后一脸黯然道所以你们几个才是为娘牵挂的人。

    你几个兄长,为娘的不是太担心,毕竟是男子,再差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张皇后严肃道可你是个女儿家,这世道呀!对我们这些女子向来严苛。

    所以为娘的方才要多关心些。张皇后补充道。

    女儿,没有喜欢的人。嘉兴公主朱茵听后羞涩的回答道。

    娘听说英国公的嫡子张忠仪表不凡,与你身份地位都合适,你觉得如何?张皇后一咬牙还是问出了口。

    母后说真的.....嘉兴公主朱茵愕然抬头,迟疑问道。

    张皇后点了下头。

    可是,父皇生前答应女儿的,准许女儿自行择婿,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嘉兴公主朱茵辩解道。

    母后知道。张皇后无奈说道但是如今你太子哥哥他需要英国公的支持。

    茵儿,你知道你父皇大殓时发生的事吗?张皇后说道。

    女儿知道。嘉兴公主朱茵气愤道汉王实在太过分了。

    是呀!张皇后徐徐说道汉王跋扈,对皇位虎视眈眈,其人在军中又颇有人望。

    而能与之抗衡的唯有英国公张辅。张皇后补充道。

    所以母后想让我嫁给那张忠。嘉兴公主朱茵方才醒悟道。

    是呀!张皇后回答道汉王今日入了英国公府,已经有意嫁女给那张忠。

    此事若成了,为娘不敢想以后会如何?

    嘉兴公主朱茵听了一时默然。

    为娘的知道,你想选个你喜欢的。张皇后说道但是天家儿女,哪里能得自由的。

    平头百姓家的也得为了一口吃的,自小就劳作不息。张皇后继续说道作为天潢贵胄,享尽世间荣华富贵,自小锦衣玉食,难道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吗?

    可是.....嘉兴公主朱茵眼中大颗大颗的泪珠子巴嗒巴嗒的往下掉,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

    张皇后见状不由泪流满面,一把抱住了朱茵,抚摸着她的背说道那个张忠人不错,以后你们相处久了自然会有感情的。

    可是我听说,那个张忠是个病秧子,活不长。嘉兴公主朱茵说道。

    那是以前,如今张忠的身体已经无碍了。张皇后说道他已经能入军中做事了。

    可是,女儿没见过他.....嘉兴公主朱茵又辩解道。

    日久能生情。张皇后说道你如今还在孝中,现在是定下你们的婚约,等成婚还有三年,你们可以好好相处,了解彼此。

    嘉兴公主朱茵听到这里,知道张皇后是铁了心了,自己是必须嫁的,不由悲从心来,挣脱了张皇后。

    女儿,会听母后的话。嘉兴公主朱茵说道母后累了,女儿不叨扰母后了。

    随即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快步跑出了坤宁宫。

    张皇后看着自己女儿的背影,也是泣不成声,只是喃喃自语道要怪就怪为娘的吧!

    为娘也无奈呀!......

    坤宁宫静悄悄的,唯有张皇后的低语声回荡在殿中,久久不散.......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