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六章 削弱诸侯

    <b></b>  然而姬发非常明白,这还不够。

    以大周如今的实力,想要对抗所有的诸侯,还不够。

    即使是最后能够获得胜利。

    大周的军队也必然会损失惨重。

    所以,姬发默默发展,同时颁布各种命令,一步一步的削弱诸侯们的权利和兵力。

    面对姬发的削弱。

    这些诸侯虽然心里不愿意。

    但为了不背上反叛的帽子,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听话。

    而且姬发也非常明白温水煮青蛙的道理。

    他并没有一次性将诸侯们的权利和兵力全部收回来。

    第一次,只是收回来一小部分。

    一个诸侯,收回一万的兵力。

    一万的兵力,对于一个诸侯来说,虽然有些伤筋动骨。

    但并非是不能接受。

    然而西周时期的诸侯那么多。

    一万又一万的兵力全部集结起来。

    西周在短短时间内,也得到了接近十万兵力。

    这十万兵力,立即也投入到了训练当中。

    姬发得到这些兵力,也必须保证这些兵力是完全属于西周,属于姬发。

    他不可能将这些兵力训练完后,再送回到那些诸侯的手里。

    将所有的诸侯完全削弱一遍,这只是一个开始。

    时隔一个月后,姬发随便找了一个命令,让其中一方诸侯往西周帝都调集两万兵力。

    这个诸侯,是所有的诸侯当中,最强大的存在。

    但即使是最强,诸侯之间的实力差距也并不大。

    如果这位诸侯失去了两万兵力。

    和其他诸侯之间的实力差距,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甚至,其他诸侯都能超过这个诸侯。

    这个诸侯,就是楚国。

    楚国占据了西周南方大部分的地区。

    麾下拥有的兵力更是足有几十万。

    相比较其他的诸侯,楚国的力量无疑是最大的。

    其次,就是宋国。

    宋国的力量同样不弱。

    姬发第一步削弱的,就是这两个国家。

    这两个诸侯当然不愿意轻易失去自己的力量。

    但没办法,其他的诸侯乐得看见这两位大诸侯的力量削弱。

    这样的话,他们才能拉近和这两位诸侯之间的实力差距。

    他们也能借助实力上的弥补,得到更多的资源。

    因此,在绝大多数诸侯都同意的情况下。

    宋国和楚国不得不拿出两万兵力,送到西周国都。

    姬发当然有心继续削弱这些诸侯。

    但他也深知,欲速则不达。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不建议姬发如此急躁。

    毕竟这样一来,姬发的意图就太过明显了。

    那么多的诸侯国,如果真的要反叛的话。

    此时的西周明显还是扛不住的。

    所以,姬发只能继续耐心等待的。

    很快,姬发手里兵力足足三十万,已经全部训练完毕。

    而这三十万兵力,也基本都得到了来自后世朝代的帮助。

    因为知道西周的技术限制的缘故。

    所以在支援西周的时候,他们大部分都以兵器铠甲为主。

    给西周特质的兵器铠甲,基本都比他们自己使用的兵器铠甲更加轻便。

    而这,也已经足够抵挡西周时期那并不发达的武器。

    当然。

    这些好处不是白拿的。

    姬发很识趣的给那些支援的皇帝们送去了不少礼物。

    包括西周时期的各种玉石珠宝等等。

    在比较落后的西周时期。

    这些基本是西周最值钱的东西。

    其他的东西,西周想拿也拿不出来。

    当然,除了这个之外,姜子牙也成了交易的对象。

    姬发当然不可能把姜子牙卖了。

    但却可以把姜子牙外借。

    虽然说姜子牙所处的时代比较落后。

    但姜子牙的智慧却不容小觑。

    所以,各个朝代都准备租借一下姜子牙,让姜子牙去给他们的文官讲讲课。

    甚至,大明直接付出了十万套军备套装的价格,让姜子牙给他们写了一本书。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姜子牙难免受到了一番折磨。

    毕竟此时的姜子牙年龄确实不小了。

    在学习后世文化的时候,姜子牙非常吃力。

    幸亏这些文字都是从西周时期的文字逐渐演变过来的。

    还算是有迹可循。

    再加上姜子牙也确实不同凡响。

    因此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姜子牙终于是将后世的文字学会了。

    毛笔的使用,同样也让姜子牙吃到了一些苦头。

    不过不得不说。

    后世的那些文化,也确实让姜子牙大开眼界。

    而且因为印刷术的存在。

    写完了一份之后,姜子牙还专门要了几十本,带回到了西周时期。

    书籍的传播,确实是要比龟甲之类的东西方便多了。

    不过,书籍的传播也受到当时的文化限制。

    别的不说。

    光是龟甲上的文字,就没有几个人认识的。

    虽然说西周时期已经有了文字。

    但相比较后世,肯定还没有那么齐全。

    而且字体上的差距,也足以让西周的所有人眼前一抹黑。

    即使是姬发,看到书籍上的字的时候,都愣住了。

    “太公,您这是……”

    姬发虽然和其他世界的皇帝都有联系。

    但对于其他世界的问话,还暂时没有了解。

    自然也不认识这样的字体。

    而大明时期的字体,因为朱由检的意思,已经逐渐演变成了正常的简体字。

    从西周时期的甲骨文演变成简体字。

    这其中可是跨越了足足两三千年的历史。

    姬发能认识才怪了。

    姜太公捋着胡子,哈哈笑道“这就是后世的文字啊。”

    姬发恍然大悟。

    他都已经请来了辞海。

    自然也认识这后世的文字。

    只是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再加上这段时间的政务非常繁忙。

    姬发还没有深入的了解文字。

    更没有学习。

    这才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看不懂字,姬发自然也不知道这些书籍上写了什么。

    “太公,您这是什么书啊?”

    姬发不耻下问。

    姜太公笑道“这都是后世那些朝代,询问过老夫的一些问题。”

    “老夫觉得,这些问题应该对我们的文官非常有帮助。”

    姜太公对于西周,还是尽心尽力的。

    他知道现在的西周非常缺乏能臣。

    偏偏他年龄大了,不可能长时间呆在宫中为姬发排忧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