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章 酒精提纯实验

    等他把前期工作做好之后就点燃了那个酒精灯。

    在酒精灯给烧瓶不断加热的同时,苏岩也在时时关注温度计的温度变化。

    这个过程很快,不一会儿温度计显示温度就到了78度,苏岩把酒精灯的火焰稍稍调小了一些,这时候冷凝管里已经开始出现液滴。

    液滴一点一点往烧杯里边落,苏岩也一直注视着温度计的变化。

    蒸发和冷凝的过程稍微有些漫长,屋子里再次出现小声的议论。

    等苏岩看到烧杯里有一厘米左右的液体了,就换上一个新烧杯接着接,而把接液体的烧杯拿起来,递给侯君集道:侯将军,你现在再尝尝这个

    侯君集接过烧杯之后先闻了一下,脸上马上出现兴奋的表情,他一口气把烧杯里的液体喝完,然后狠狠地吧嗒了一下嘴。

    就是这个味道,虽然没有上次喝的那么香,但是足够烈,足够有劲儿

    此话一出人群的讨论声马上大了起来,原来制备烈酒果然像苏岩说得这么简单。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实验你也做了,现在大家也信服了,那你给大家讲讲这到底是为什么朕记得那天你说其中有一个很简单但是还从来没有人掌握的原理,现在告诉大家吧

    苏岩点点头道:其实这个实验只有一个要点,就是纯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

    沸点?那是什么?李世民好奇道。

    苏岩道:陛下,平日里大家烧水,都知道水开了之后会开始变成水蒸气,从液体水变成蒸汽水的过程叫做气化,世界上绝大多数物体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都可以气化,它从液体开始变成气体的临界温度就叫做沸点

    在座的听了之后,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李世民像是听懂了,不住的点头。

    苏岩接着说道:我们打个比方,开水的温度算作一百度吧,那么一百度就是水的沸点

    为什么要定做一百度呢?其中一个大臣问到。

    苏岩道:因为水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物质,是世界上存在最广泛的物质,用它的沸点当作一个标杆,比较容易衡量其他物体的沸点

    李世民点点头道:苏岩你接着说

    苏岩道:水的沸点是一百度,而纯酒精的沸点是七十八度,这个实验就是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而实现的

    那酒精的沸点又为什么是七十八度呢?为什么不是个整数?又一个大臣开口道。

    苏岩笑道:是这样的,为了便于衡量和对比,我做了这样一个定义,就是一杯冰水的温度是零度,沸腾的水是一百度,然后把它们中间一百等分

    苏岩边说着边拿起那个温度计道:这个叫做温度计,就是用来衡量温度的,它上面每一个小个子就表示一度

    李世民冲着苏岩摆摆手,示意他把温度计拿过去。

    苏岩走过去,把温度计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仔细看过之后道:这个里面的东西是什么?

    回陛下,是水银

    那你既然用水当作标杆,为何这里边又放了水银而不是水?

    回陛下,臣刚才说了,零度的定义是冰水混合物,也就是说水在零度以下会变成冰,那样就不能再做测量了,而水银能够测的最低温度是零下三十多度,所以臣这个温度计就是用的水银

    既然水银要比水好用,那么你为何不用水银当成测量温度的标杆呢?

    苏岩内心叹了一口气,心想真要让他们全都明白,就得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讲起,现在凭空给他们讲这些,都是些空中楼阁。

    但是他还是得讲啊。

    回陛下,一来水银的沸点相对水来说是三百多度,也就是它的上下测量区间太大,平时用着不方便,二来水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所以也不是一个好的标杆

    李世民似懂非懂,不过他觉得这个不是特别重要,苏岩今天是先生,他说怎么定义就怎么定义。

    好,那你回去接着解释这个实验

    苏岩回去之后接着说道:因为酒精在七十八度的时候开始蒸发,而水要到一百度才会蒸发,所以在加热的时候,只要把温度控制在七十八度到一百度之间,那么酒精就会蒸发而水不会

    接着他又指了指冷凝管道:蒸发的酒精蒸气会进入到这个管子里,温度就会慢慢降下来,等降到七十八度以下它又重新变成液体,再收集一下就成了烈酒了

    这下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明白了。

    李世民道:道理确实非常简单,操作也非常简单,只是为何从古至今就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呢?

    苏岩道:因为从古往今来的日常生活中,这个道理没什么用,所以大家也就忽略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确实是这样啊,很多道理都是用到的多了大家才会总结出来

    他回头看了一下长孙无忌道:回头你派人跟苏岩好好学一下这个,然后看看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快速大量的实现这个过程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臣知道了

    跟长孙无忌说完之后李世民又对苏岩道:那你刚才定义的这个温度,除了在这里用得到,还在什么地方用得到?

    回陛下,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得到,比如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就可以用温度来衡量冷和热

    哦?这个怎么衡量?

    苏岩看了一眼温度计后道:比如温度计显示现在室内的温度是19度,当温度变化的时候温度计的显示便会变化。当冬天的时候可能是零下几度,夏天的时候可能是二十多度三十多度,这个可以只管的告诉我们天气冷还是热

    这时候有一个官员站出来道:就算不用测量,正常人也可以感知冷暖,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测量一下呢?

    苏岩道:确实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大,不过正如在下刚才所说,正因为我们日常生活里有了足够的经验,对于一些严格的细微的差别就不是那么敏感,这也正是烈酒迟迟不能出现的原因,所以我们还是要对于身边的很多东西保持好奇的

    那个官员对于苏岩的话似乎并不是很满意,可是也没有再说什么。

    苏岩又道: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体温都在36到37度之间,一旦一个人的温度超过了37度,我们就知道他发烧了,应该看病了

    这时候那个官员再次开口道:这个又是多余,一个人发不发烧,摸一下额头不就知道了?还用得着测一下?

    苏岩内心了叹了一口气,心想正是经验主义一直站在主流,这才扼杀了古代人对于科学的不断探索。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