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二章·扶贫,百年里的夙愿【过六加更】

    <sript><sript>

    李奎勇对这个妖精是没辙了。

    他默默地抽回衣袖,转身挑起扁担,拔腿就走。

    秦岭咯咯咯的笑着,解开腰上的行李绳,迈开小碎步,“哒哒哒”的追了上来,喘着气说

    “奎勇,你慢点儿!”

    李奎勇反而加快了脚步,行走如飞,好像他肩上扛的根本不是两桶水,而是两片羽毛……

    等秦岭追到窑洞,李奎勇已经去倒水了。

    她无可奈何的叉着腰叹了口气,摇摇头推开门,钻进窑洞。

    蒋碧云八卦的看了一眼,笑道

    “怎么,铩羽而归了?”

    秦岭垂头丧气的走过去,扑倒在炕上,埋着头说

    “那可不,人家根本不接招啊……”

    那边的王虹似乎松了口气,脸上偷偷浮起一丝笑容,卖力的揉着面。

    却听蒋碧云说道

    “就是不听劝,非要去碰钉子。有一次我问郑桐,这奎勇为什么总是跟我们几个女知青爱答不理的,你们猜他怎么说?”

    秦岭踢掉鞋,像条鱼一样游上炕,懒洋洋的问

    “怎么说?”

    蒋碧云道

    “郑桐说,在来这儿插队之前,李奎勇告诫他们——男孩子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

    秦岭和王虹愣了一下,顿时也发出了鹅叫……

    中午刚过,钟跃民他们就回来了。

    要饭这种事情,一回生二回熟,你老是逮住一个地方薅羊毛是不行的。

    薅着,薅着,就秃了。

    钟跃民他们第一次去县城,那是新鲜事儿,城里人见一群衣着还算光鲜的北京知青在那哭穷,还真起了恻隐之心。

    甚至有个妞儿,见钟跃民长得一表人渣,又能唱两句不跑调的曲儿,愣是把自个儿啃了一半的面包递了过来……

    可他们去的次数多了,城里人就审美疲劳了,虽然他们不断丰富节目,推陈出新,可收获却一天不如一天了。

    就像今天,居然挑着两桶泔水就回来了!

    得,只能给老母猪加餐了。

    李奎勇没有吃午饭,他掐着饭点儿,跑了趟常支书家。

    在常贵一家痛心疾首的目光中,啃掉了他们饭桌上绝大多数的窝头之后,才开始说正事儿

    “常支书啊,咱们村有没有种猪?”

    常贵摇摇头

    “没有了。以前是有的,可这老母猪总也不发情,那种猪就让公社给分配到其他村去了,你问这……”

    说到这,他忽然激动起来

    “老母猪发情了?”

    李奎勇揶揄道

    “瞧你这一惊一乍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俩有一腿呢……支书啊,这事儿还得你想办法,借一头过来,怎么样?”

    常贵一句“驴r的”生生噎在喉咙里,噎得他缩着身子“咳咳咳”老半天,才缓过来。

    有气无力的说

    “我派人跑一趟,过两天让杜老汉陪你去拉猪。”

    李奎勇站起来,摸着肚子说

    “支书,我吃饱了,这就回去啦。你们慢慢用,别客气……”

    常贵脸都紫了。

    一直忍着等他走远了,这才捶炕骂道

    “驴r的,馍都被他糟蹋光了,还让老子慢用?”

    过了两天,杜老汉带着孙儿憨娃赶着大车来接李奎勇,憨娃约七八岁,穿得衣衫褴缕,头发被剃成锅盖形,小脸黑黑红红,果然很憨的样子。

    杜老汉的儿子栓栓前两年病重,躺着等死,他媳妇儿见情况不妙,就跟着胖木匠跑了。

    她前脚走,栓栓后脚就咽了气,留下祖孙俩人相依为命。

    杜老汉是个民歌高手,他的两颗门牙早掉了,因此唱歌也有些漏风,可他唱得很动情,很投入,歌声很能感染人。

    这就是典型的苦中作乐了,李奎勇拉过憨娃问道

    “憨娃,你一天跟着爷爷放羊为了啥?”

    憨娃连想都不想脱口说

    “攒钱。”

    “攒钱为啥?”

    “长大娶媳妇。”

    李奎勇笑道

    “嘿,你小子才多大?就惦记娶媳妇了?我还没娶呢,憨娃,娶媳妇为了啥?”

    “生娃。”

    “生完娃呢?”

    “再攒钱,给娃娶媳妇。”

    “娃娶了媳妇再生娃,再攒钱,再生娃,对不对?”

    憨娃点点头。

    李奎勇长叹一声

    “那踏马活个什么劲儿?攒钱,生娃,再攒钱给娃娶媳妇,再生娃,一世一世生生不已,杜爷爷,咱农民这辈子图个啥?”

    杜老汉奇怪地看着他,仿佛李奎勇问出一句废话,他反问道

    “有地种,有饱饭吃,有娃续香火,咱还要个啥?”

    这话没毛病!

    李奎勇被噎住了,顿了顿又问道

    “杜爷爷,您眼下最盼着啥?”

    杜老汉茫然地看着他,李奎勇又解释道

    “我是说,如果您能选择的话,您最想要啥?”

    杜老汉肯定地说

    “吃白面馍。”

    “就这些?”

    “那还要啥?”

    李奎勇默默无语。

    杜老汉从怀里掏出干粮

    “憨娃,吃饭。”

    李奎勇探过脑袋仔细看了看,见杜老汉捧着几个黑乎乎的野菜团子,祖孙俩在那大口大口地吞咽着野菜团子。

    憨娃眨眼之间就吃完了野菜团子,他眼巴巴地望着爷爷

    “爷爷,我没吃饱。”

    杜老汉无奈地拍拍憨姓的脑袋说

    “憨娃,爷爷也没吃饱,可咱就这些了。”

    李奎勇连忙拿出自己带的窝头说

    “憨娃,你吃。”

    杜老汉拚命用手挡着

    “可不敢,你这全是好粮食,金贵哩。”

    李奎勇蛮横的把他的手扒拉开,把窝头塞进憨娃怀里,恶狠狠的说

    “让你吃,你就吃!”

    憨娃害怕的看着他,拿起窝头嗅了嗅,大口吃起来。

    李奎勇眼圈有点发热,他别过脸去,看着满眼的黄沙和远处的沟沟壑壑,心里酸酸的,陕北的农民,真的苦啊……

    杜老汉塞了满满一烟锅烟叶递给过来。

    “娃想家了?”

    李奎勇默默的接过来。

    杜老汉道

    “唱个酸曲就好哩,庄户人心里苦,全靠唱酸曲哩!”

    李奎勇狠狠的吸了一口,辛辣的烟气填充了整个胸腹,又从鼻孔里冒出来,他低声道

    “杜爷爷,再唱一个吧。”

    杜老汉的一曲信天游吼得高吭入云,唱得婉转悲凉……

    脑海里忽然“叮”的一声,对话框弹出

    【主线任务帮助石川村的村民吃上饱饭!】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