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章议和

    <ins></ins>

    早在阿敏的侵略军打下朝方大将南以兴重兵驻防的安州城之前,仁祖李倧就已派出使者找阿敏和谈。开始时,李倧派出的使者还能活着回到汉城府见国王李倧;待阿敏打到平山城时,派出的使者有去无回,他们不是被剃成“金钱鼠尾辫”投降了阿敏,就是被阿敏砍了。

    面对张晚、金忠善为首的开城朝鲜守军据险要的临津江流域而守,二贝勒阿敏听取了朝奸头子姜弘立的建议,派遣韩润、韩泽俩兄弟带领1万朝奸部队东进朝鲜中部的江原道与黄海道交界区域,企图从临津江的上游绕攻开城。

    韩润、韩泽2人最终大败而归,他们的“朝奸军”遭到了一支临时拼凑而成的朝方部队之伏击,该支部队的主帅为郑忠信。

    郑忠信,出生于公元1576年,全罗道光州人,属高丽名将郑地之后人,文武双全,风流倜傥。郑忠信年轻时参与了“壬辰卫国战争”,立有军功。战后,郑忠信担任过张晚的副手,曾于天启元年(1621年)代表光海君李珲出使后金,会晤努尔哈赤。公元1624年,“李适之乱”爆发时,郑忠信跟随老上司张晚平定叛乱;平叛后,郑忠信被仁祖李倧认定为大功臣,封“锦南君”。

    早在阿敏的侵略军围攻平山城时,41岁的“锦南君”郑忠信奉仁祖李倧之命,到汉城府东面的江原道募兵,支援京畿道的抗金。

    在阿敏得知韩润、韩泽2人为首的“朝奸军”大败于之江原道时,黄州城的杜度所派遣的“海东青”在朦胧的春雨中飞到了二贝勒阿敏的跟前,它给主子阿敏带来了杜度战败、阿玉石阵亡的凶信。

    二月下旬,春雨连绵。面对哗啦哗啦、持续上涨的临津江,抚顺额驸李永芳向二贝勒阿敏提出了撤兵。

    “张晚扼守临津江的下游,郑忠信占据临津江的上游,平壤的明军威胁着我军的后方......鉴于讨伐朝鲜国王李倧的天时已失去,本额驸认为,我军应当撤兵!”

    李永芳知道大金汗国的饥荒很严重,他想说服阿敏把搜刮到的钱粮带回国内。

    “先汗(努尔哈赤)在时,本贝勒可以尊称你这个汉人一句‘额驸’......如今,先汗已死,本贝勒作为大金汗国的征朝统帅,完全可以‘扰乱军心’之罪,砍你的狗头!”

    一心要当朝鲜国王的阿敏当众怒斥李永芳。

    在李永芳的面子不知道往哪里搁时,朝奸头子姜弘立给难堪的李永芳解了围。

    “贝勒爷,额驸(李永芳)的意思并不是想让我军撤出朝鲜。既然张晚、郑忠信的部众凭据水涨的临津江堵住我军的南下之路,兵多粮足的我军完全可以首先解决平壤、铁山的东江明军,然后从朝鲜北方杀个回马枪,打回京畿道的开城......张晚、郑忠信2人都曾在末将的手下当过差,他俩有多大的本事,末将是知道的。现阶段,李倧的部队无力反攻,只能守险待援;而他们的援军,只有毛文龙的东江明军......”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一旦贝勒爷解决了毛文龙的东江明军,彻底掐灭了朝鲜军守险待援的幻想,‘临津江防线’自然不战而溃!”

    听完姜弘立的提议后,二贝勒阿敏转怒为喜。

    天启七年(1627年)农历二月底,大金汗国征朝统帅阿敏率领规模庞大、兵多粮足的4万侵略军北上;另一方面,姜弘立、纳穆泰2人带领一万余‘朝奸军’留守临津江以北地区,继续震慑躲在江华岛的仁祖李倧。

    纳穆泰,重臣杨古利之弟,官至“固山额真”,隶属于大汗皇太极的正黄旗。相对于亲哥杨古利的足智多谋,纳穆泰的军事才能非常平庸,但口才十分了得,很会忽悠人。北上前,阿敏特意把纳穆泰任命为“和谈全权代表”。

    阿敏的4万大军很快与此前败退黄州城的杜度、色本2人为首的骑兵部队汇合;同一时间,俩名此前为了保命而被迫投降了阿敏的李倧使者,从海路平安到达了江华岛,给朝鲜国王李倧带来了阿敏提出的“议和条件”。

    江华岛,简称“沁”,位于朝鲜半岛西面的江华湾,其面积约410平方公里,为朝鲜第五大岛,距汉城府约50公里。江华海峡的水文非常复杂,遍布暗礁。

    面对已经剃发、痛哭流涕的两名曾被自己派往虎口的使者,避祸于江华岛上的朝鲜国王李倧好言抚慰:

    “投降金贼阿敏不是你俩的错,寡人非常理解你俩的迫不得已;假若不投降阿敏,你俩如今也不在人世了。寡人保证,绝对不会难为你们的家人......现在,快给寡人说说阿敏提出来的议和条件!”

    当仁祖李倧以及西人党领袖金瑬、李贵等人得知阿敏所提出来的议和条件时,他们整个脸都绿了。皆因,狮子开大口的阿敏所提出来的条件非常苛刻:

    一、大金汗国与李氏朝鲜结为“兄弟之国”;李氏朝鲜放弃使用大明帝国的“天启”年号,使用皇太极的“天聪”年号。

    二、李氏朝鲜与大明帝国即日断交,驱逐毛文龙的军队;今后,若有辽东的汉人逃亡至朝鲜半岛,李氏朝鲜有义务把辽东的逃亡汉人遣返至大金汗国。

    三、大金汗国与李氏朝鲜于鸭绿江边境开市贸易,开市定点初定“会宁城”。

    四、李氏朝鲜有义务制止金、朝边境的朝鲜军民“越境采参”。

    五、严惩张晚、郑忠信为首的朝鲜军抵抗将领。

    六、李氏朝鲜给予阿敏大军北返的“开拔费”:黄金1000两,白银20000两。

    七、李氏朝鲜每年给予大金汗国“岁贡”:粮食3000石,茶类1000包,纸类2000卷,名贵布类1万匹......各式贡品总计20余种。

    八、李氏朝鲜必须选派1名王室子弟到大金汗国当人质。

    ......

    原来,冷静下来的阿敏听取了“老狐狸”姜弘立提出来的建议,决定在侵略军主力北伐东江明军期间,先用“和谈”稳住朝鲜国王李倧。一旦李倧拒绝和谈,在收拾完毛文龙以后,阿敏即有充足的借口再次大举南征;一旦李倧真的签下苛刻的盟约,在收拾完毛文龙后,阿敏可以借口李倧履约不及时、有瑕疵,拿着李倧给的钱粮贡品补给部队,然后回师攻打仁祖李倧。

    2名登上江华岛才不到一天时间的朝鲜籍使者,再次被仁祖李倧打发往“虎口”。皆因,没有一个李倧身边的近臣愿意贸然前往临津江以北,会晤留守的姜弘立、纳穆泰2人。

    原来,前任的朝鲜国王光海君李珲,对不起姜弘立。

    公元1619年,时任朝鲜八道都元帅的姜弘立带着13000名朝鲜将士到萨尔浒,协助明军剿灭八旗军,当时的他是被光海君李珲逼去的;姜弘立在萨尔浒战败被俘后,光海君李珲并没有善待朝鲜境内的姜氏一族,包括此后上台的仁祖李倧。

    一心议和的仁祖李倧最后用承诺的官位忽悠2名已经留着金钱鼠尾辫的朝鲜籍使者尽快上路:

    “两位爱卿带上寡人的信件,以及给阿敏的礼物,放心上路吧!对于爱卿的子弟们,待寡人平安返回汉城府后,必定会统一安排官职的!”

    李倧没有让2名可怜的使者空手回去临津江以北,拜见阿敏的代表。2名使者最后给阿敏带回了一把原属于被推翻统治的光海君李珲所有的、用含铬黄金所打造的“朝鲜环刀”。

    推荐:<style>.re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