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李乾一通劝酒骚话,把唐乙弄得有点懵。

    唐乙认知里的君王劝酒都是这种:君王微微一招手,一旁的太监就端上一个金龙杯,放在臣下面前,里面也不知道盛着的是美酒还是毒酒。接着君王就用眼神直勾勾得盯着臣下,也不用说话,反正他想表达的意思不言而喻。喝酒吧!不喝就夷族抄家。

    但是今天,李乾算是让唐乙长见识了。

    唐乙是第一次看到有君王用一种近乎耍无赖的口吻来劝酒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唐乙不喝好像真的说不过去。

    唐乙无奈笑了笑,学着三人,仰头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里补充一下设定,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灵武世界,灵法修炼者的身体素质远高于常人,自然而然他们的解酒能力很强,非常不容易醉。御灵境的人,别说喝酒不会醉了,就是干喝百分百纯度的乙醇都没有问题。

    那问题来了?

    酒喝不醉人,那它还能帮助大家消愁,找精神寄托吗?

    好在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找到了一种灵花,叫混沌花,这种花根茎的提取液有扰乱脑部灵力的作用,人喝下之后,脑部灵力会产生混乱,迷糊大脑神经,达到醉酒的效果。

    饮酒者体内的灵力越深厚,混沌花的提取液能扰乱的灵力也就越多。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高修为者更能喝酒的说法了,大家在这种添加了混沌花的灵酒面前,一视同仁,都会醉。

    只能是喝得多了,身体对混沌花提取液的抵抗性要强一些。

    现在世面上炼制的灵酒都添加了混沌花根茎的提取液,而混沌花根茎提取液的浓度就可以理解为原来的酒精浓度。)

    一杯下肚,唐乙的脸上迅速地泛起了红晕,已然一副酒劲上头的模样。

    看到这一幕画面,李乾等人忍不住会心一笑。

    见众人酒杯见底,林淋再次上前给四人倒酒。

    来,我们接着喝。

    李乾再次举杯,邀大家同饮,刘家宏和杨涛也不废话,一饮而尽。

    唐乙犹豫了一会,心一狠,也把杯中酒干了,脸上的红晕越发明显了。

    就这样,在李乾的组织下,大家高效且迅速地干杯。

    不知不觉已经酒过多巡,李乾,杨涛和刘家鸿三人正到兴头,脸上也都渐渐浮现了红晕。

    而唐乙了,我们这位处处显得与众不同的神秘司丞,此时正头昏脑胀,只能靠手臂撑着脑袋,才避免了倒在饭桌上的囧态。

    李乾看唐乙已经不行了,也就不再劝酒了,转过头和刘家鸿,杨涛拼起酒来。

    杨涛和刘家鸿就不用说,一个本就是酒鬼,一个是军旅之人,酒量自然很好。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很少沾酒的李乾居然还能和他们拼得不分伯仲。

    或许李乾天生就是一个当酒鬼的料吧!

    唐乙看大家不带他玩,不高兴了,哈着酒气,开口说道:王上,臣喝醉了。

    李乾摆了摆手。

    知道了,喝醉了你就去找地方睡一会儿,睡会儿就清醒了。刘家鸿,来,我们继续。把这杯酒干了!

    唐乙摆着头,说道:王上,臣喝醉了,不喜欢去睡觉,臣喜欢说故事。

    说呗!

    好,那臣就说了。

    恍惚间,唐乙再次坐直了身子,缓缓开口道:秦历元年,秦始王刚刚一统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国。帝国刚刚建立,国家体制还不完善,秦始王召诸位大臣入宫商量如何治理这么大的一个疆土。

    (以下内容纯属瞎编!)

    时任秦国丞相李斯,深受法家思想影响,于是他在大殿上提出了一个思想:创建一部完善且全面的秦国律法,依法治国。那么,不管多少岁月后,只要秦国律法在,大秦帝国都将井然有序地运转下去。

    当是秦始王不以为然,说律法死板,治国效果一般。而他自己必将长生不死,他就是一部永远活着的律法。

    于是秦王驳回了李斯的建议,倒不是说不让修订秦国律法,只是律法并没有凌驾在权贵阶层之上。

    这就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人治与法治思想地对碰。

    很明显是人治赢了。

    但是后面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秦王暴政,且也没有做到他说的长生不死。当时天下苦秦久已,秦始王一死,天下便大乱。

    这个时候,李斯和赵高勾结,把持秦国朝政。赵高一心敛财,而李斯却再一次提出了他的法治思想。这一次没有人再来反驳他,他也真的编撰了一部完善且全面的秦国律法。

    但是李斯还是失败了,他的律法根本推行不了。贵族阶级我行我素惯了,根本不尊律法,李斯也没有那么高的权威去强迫他们遵守。底层人民思想固化,识字率极低,他们根本不懂法,只知道君王。

    李斯失败了,秦朝二世而亡。当然,不是说李斯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只能说李斯的法治思想没有到底救国的效果。

    嗝!(酒嗝。)

    说了一段话,唐乙都说渴了,开始到处找水喝。

    李乾赶忙递上一个杯子,他早就没有再和刘家鸿他们拼酒了,他被唐乙口中的故事吸引住了。

    唐乙接过杯子,道了声谢,然后一饮而尽,结果发现里面居然还是酒。

    酒就酒吧,这灵酒虽然醉人,但是口感不错,好喝。

    唐乙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王上可知,我大圣国的国号为什么是圣?

    李乾摇了摇头。

    唐乙笑了笑,解释道:秦朝灭亡后,群雄逐鹿,大圣国的开国圣王当年是扬州这一带的军阀,在立国之前和他手下一位谋臣聊起了李斯的法治思想。这位谋臣就是后来的大圣国钦天司第一位司丞。

    两人都觉得李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生不逢时,这是一个王权当道的时代,妄图通过法治凌驾王权,自然是行不通的。而且法治也不定比人治好。

    嗝!

    王上你觉得了?

    听到这个问题,深受法治思想熏陶的李乾立刻摇头如打鼓。

    怎么可能,法治虽然也有些缺点,但是明显比人治更可靠,更有效,容错率也更高。人治不可能比法治好。

    唐乙摆了摆手,说道:和法治相比,人治确实更容易出问题,但是有一种情况人治会好于法治。

    什么情况?

    人治的关键在于人,如果这个统治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圣人的话,那在他治下的国度,必然会好于法治。

    听到这话,李乾愣住了,这确实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方面。

    唐乙继续说道:我刚刚提到的这个可能,就是开国圣王和第一任钦天司司丞交流时提出来的。这两位思想巨人当时一拍即合,想试一试这个构想能不能实现。

    于是他们就立国了,国号圣。他们想试着创造出一位全知全能的圣王。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