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章 沈宋宋

    肇事者送到医院后宣告死亡, 宋军打完电话后主动自首。

    家里添了个小闺女,总该让老爷子先见一见,于是星期天夫妻俩就带着仨孩子回老爷子那边。

    沈父之前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 见了乖巧的小女娃也挺喜欢,招呼仨孩子一起吃西瓜。祖孙四个在客厅玩,冯妙和方冀南就找了肖微来说话。

    “这种人活该被捅!”二姑娘张嘴来了这么一句。

    “这可不像你一个法律工作者说出来的话。”方冀南道。

    肖微一声嗤笑:“那我该怎么说, 阿弥陀佛?现在沿海那些鱼贩子、渔霸都横成什么样儿了, 太嚣张了, 而且不少还干一些私底下的勾当, 走个私什么的,法院审理中见得还少吗?”

    “所以我接了丫丫就赶紧先回来了。”方冀南道,他也怕对方狗急跳墙阻挠他带走孩子,“现在怎么办, 你是干这个的, 你给支个招啊。”

    “支什么招, 他这个反正又判不了死刑,对方酒后肇事, 言语刺激导致的,还有自首情节, 他要是判了死刑, 当地法院就该有人管管了。”肖微道。

    “可他捅完也跑了,跑了一圈才回去自首,对方有的是钱肯定一心想判他死。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离得毕竟远。”方冀南道, “我琢磨,先给他请个靠谱的律师,来头越大越好, 大到当地都不敢压的。然后想办法让他厂子里、邻居什么的签个请愿书,证明他平常本分守法,弄点儿舆论影响,加上他媳妇被对方喝酒撞死的,他还有个幼小的女儿无人扶养,这些是不是都能作为我们的争取条件。”

    “还有他媳妇的身故赔偿问题,是不是也能作为一个争取条件,我们不要赔偿,争取减轻刑罚。”冯妙道。

    “交通事故赔偿和他捅人的案子法律上各归各,到时候让律师处理,对方要是不差钱、不协商谅解的话,该赔那就让他们赔,赔偿金拿来当律师费也是好的。”肖微道,“我先去给你们联系个这方面的律师吧,就按方冀南说的,来头越大越好。”

    三个人商量了一下,该安排的赶紧安排。

    肖微离开时候经过楼下去看丫丫,伸手捏捏她羊角辫叫她:“小丫,认识我吗,知道管我叫什么?”

    “姑姑。”二子马上在旁边透答案。

    “姑姑。”丫丫顿了顿补充,“姑姑好。”

    “哎,真乖。”

    肖微拍拍小孩的头。周围人中,大概她是最能理解方冀南和冯妙那种心情的,她在边疆插队十年,如果今日换成她一起插队的哪个知青的孩子,她肯定也会尽力去帮,也会毫不犹豫地抚养这个孩子。

    有些感情,只有在艰苦患难中一起经历过才能懂。

    “小辫子谁给你扎的?”肖微逗小孩。

    “姨。”丫丫看着冯妙笑。

    “你姨都没养过小闺女,还会扎这么好看的小辫儿。”肖微捏着人家小辫还玩上瘾了,又建议冯妙,“这小孩头发真厚,不热呀,你怎么不把她头发剪薄一点,还有这个辫稍,剪这么齐刷刷的有点乡气了,给她把发梢剪稀一点啊,好洗还好梳。”

    冯妙:“别瞎说,多好看啊,你刚才还夸我们小辫子好看呢。”

    得,肖微翻翻眼皮,二子在旁边咕咕笑。

    冯妙送肖微出门,走出大门才小声说:“她现在不能剪头发,她妈妈才刚走,很多地方的风俗讲究,得等她妈妈出了五七的。”

    肖微一拍脑门:“那是该讲究一下。我还真不太懂这个。”

    几天之后律师赶赴蓝城见了宋军,之后给方冀南打来电话。

    宋军其实也不懂多少法,心里抱着的想法大概就是一命抵一命,律师转达的意思很简单,宋军说等案子结了,希望方冀南正式办个收养手续,让丫丫名正言顺当他们家的女儿。

    “他说他一时冲动,现在别的不担心,就是觉得对不起女儿。他家庭成分不好,这么多年吃够了成分不好的亏,最怕的就是将来丫丫因为他受影响。他也不知道听谁说的,说将来孩子上学政审都不过关,所以他希望我们能正式收养,把丫丫迁到我们家户口本上,将来丫丫是我们的孩子,能跟他脱离关系。”方冀南放下电话跟冯妙道。

    “本来也得这样啊,我们不正式收养,就没有正合法的监护权,再说小孩以后上学什么的也不方便。”冯妙顿了顿说,“可是我去了解过了,我们都两个孩子了,按照政策,恐怕不符合收养条件,得想个什么办法。”

    为这事冯妙轻车熟路跑去找肖微,肖微直接说他们不符合收养政策。

    丫丫这个情况,当然可以被收养,可是按照眼下的计生政策,方冀南和冯妙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又不是近亲,不符合条件。只有收养近亲子女可以不受这方面限制。

    农村里、地方上可能还没那么严格,可是帝京的户籍政策本身就严,方冀南又是公职人员。

    “宋军想的这个其实……”肖微顿了顿说,“谁跟他说给你们家收养就跟他脱离关系了,政审包括生父母和养父母。其实他这个,就算你们正式收养、户口在你们家了,政审还是要审查生父母的。”

    冯妙道:“我也听说了,但是现在又不是前些年,顶多她以后不考飞行员、公检法什么的,考大学又不会有影响,实在不行我就教她刺绣,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怎么地,我那还个绣坊呢。”

    “你厉害,你牛。”肖微道,“可是你们两口子,真的不符合收养条件。”

    “我知道不符合条件。”冯妙道,“所以我才来找你呀,你赶紧帮我想想办法。”

    “我能想出来什么办法,政策是硬杠子。”肖微笑了下说,“其实你们周围,有一个人符合收养条件的。”

    “谁?”

    “我。”肖微。

    冯妙送了她一个大大的白眼。

    “你那是什么表情?”肖微笑道,“你都有三个孩子了,给我一个不行啊,二子也不给我,小丫也不给我,要不你把小丫头给我算了,我看挺好的。”

    “我看挺不好的,二姑娘你还能不能靠点谱了。”冯妙嗤道,“人家有爸爸的。我们帮宋军养怎么都可以,将来宋军哪天出来了,丫丫还是他的女儿。再说了,你能养?肖伯父、肖伯母要是不管你,你肯定一天三顿吃食堂、住宿舍,就你这个拼命三郎的女强人,你自己都养不好自己。再说我们答应了宋军,也不可能给你的。”

    “我还真养不了。我不抢你小闺女。”肖微正色道,“这不是想办法吗,实在不行也是个办法,收养手续办给我,先把她户口迁过来再说。合法监护权在我这儿你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你别忘了,小孩都六岁半了,眼看着暑假后该上学了。”

    “那不行,没这么办事儿的。”冯妙道。

    肖微48年出生的,四十一岁了,依旧潇潇洒洒的单身贵族,响当当的司法界女强人。她要真是有那个时间精力收养一个孩子,冯妙绝对支持她,比如年纪小一点的弃婴,可丫丫这个情况本身就有点复杂了,两边都不合适。

    就算只是个手续,把丫丫户口挂在她名下也不合适,冯妙要的是监护权,正式收养后续就涉及到很多法律问题。而且就比如说,肖微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要是哪天二姑娘想开了愿意结个婚,名下还有个孩子就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了。

    冯妙从肖家出来,一路走回沈家,仨孩子正坐在客厅里看着电视吃零食,方冀南也在,正陪老爷子聊天,见冯妙进来了就问她:“怎么样啊?”

    “这个二姑娘,她也没给我什么靠谱的法子。”冯妙道。

    “大子,不能老看电视,领着弟弟妹妹去厨房看看,厨房冰箱里可能还有雪糕。”方冀南道。

    大子会意,跟二子站起来领着丫丫走了,仨孩子跑去厨房拿了雪糕,就到大院里树荫下找小孩玩。

    冯妙便把她跟肖微聊的说了一下:“暑假后丫丫可真该上学了,怎么办呢现在。”

    方冀南道:“上学还不是主要问题,上学可以解决,可是户口和监护权就是个问题了。”

    他们俩在这商量,老爷子坐在那儿听着,忽然开口道:“咱们家可以的。”

    “?”方冀南看着老爷子,脸色一喜,“爸,您有办法?”

    “办法现成的,我来收养。”老爷子道。

    “……”冯妙一口西瓜没吃完,差点呛着,赶紧拿毛巾擦嘴。

    两口子眼神一碰都有点哭笑不得,怎么滴,小闺女改小妹子了?

    “爸,”方冀南哭笑不得道,“要这么说,您也不符合条件,您可别忘了,非近亲收养要求收养人无子女才行,您儿子虽然大了点也是儿子。”

    “你们想哪儿去了,你哥不在了,我给他收养个孩子当后代,这不是常有的做法吗?”

    老爷子道,“其实原本也有老家亲戚跟我提过,想让把大子过继给你哥名下,我当时觉得,咱们这样的家庭也没必要非得讲究这一套,过不过继,大子二子也照样祭拜他们伯父。可是现在碰上丫丫这个事情,正好可以这么办,户口迁过来就以孙女的名义放在我名下。”

    方冀南一想:“对呀,我觉得应该是可以的,这个应该符合政策。”

    “符不符合政策的,我出面给你哥收养个孩子,谁还驳我这个老脸。”老爷子道。

    “爸,谢谢您了。”冯妙一喜。

    方冀南张嘴就想说姜是老的辣,一想真要说出来,这块老姜指不定得削他,便笑道:“那就这么办,明天我就去问问手续。”

    冯妙跑上楼去打电话问肖微,肖微也乐了。

    “这还真行。”肖微道,“是个路子,沈伯父说行那就得行,不行也得行。”

    然后就趁着律师在蓝城,相关的法律手续就先让宋军签了,方冀南跑了几次腿,一个多月后,丫丫的户口迁到了老爷子户口本上,正式变成了沈家的孙女。为了方便,方冀南给她改了个正式的名字叫沈宋宋。

    然而小丫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户口办好了之后二子拿着户口本告诉她:“丫丫,你看你这回变成爷爷的亲孙女了,你叫沈宋宋,记住了吗?等你上一年级你就叫沈宋宋。”

    “噢!”丫丫点点头,小脸上带着娇憨,反正她也没见过亲爷爷,接受良好,也不会觉得哪儿有变化。

    一个多月下来,大子二子带着个小妹妹整天疯玩,逛公园、逛动物园,游泳玩水,在海边白白|嫩嫩的小丫头,到帝京结果还变黑了。

    冯妙真心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好好的小闺女,愣是被哥俩给养得往野小子的方向一路狂奔而去。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