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1967年的腊月, 知青们过得真快活。

    腊八节那天,他们甚至还喝了腊八粥呢。

    各种五谷杂粮是大家一早就留下来的,平常大家就吃小黄米、玉米碜和高粱米这些。至于那豆子, 像豇豆米、扁豆米都是他们自己种的,小红豆还有花生米是跟部队换的, 没有红枣就用沙枣代替,咕咚咕咚熬了几大锅,所有人都喝得肚子滚圆。

    田蓝吃的好说的好,信誓旦旦地跟大家保证:“等到明年, 我们的腊八粥肯定品种更丰富,起码能凑出20多种原料。”

    众人直接扭过头, 这个吹大牛画大饼的家伙, 每次都让大家望梅止渴。

    田蓝笑眯眯的:“我向来言必行, 行必果呀。我说今年大家能吃上自己种的菜,现在不就实现了吗?”

    好吧好吧,勉勉强强可以接受。起码现在大家一天三顿都能看到绿菜叶了。啊, 必须得夸一夸, 他们大棚长出来的蔬菜不仅好看而且还好吃。

    就是那个, 到底是谁说跟着她有肉吃来吃?同志,请问肉在哪里?

    田蓝狡辩:“鱼肉跟鹅肉不都是肉啊。这不是疫情期间,情况特殊, 所以我们才没办法回去吃大餐嘛。你们问问高连长, 咱们的鱼跟鸭子还有鹅是不是长得特别好?今年都丰收了, 农场冬天还分了鱼呢。”

    啊, 不要说了, 越说越感觉好悲催啊。他们人在团部农场的时候, 因为鱼虾还处于生长中, 大家基本都没怎么吃过。

    现在想想鱼汤的味道,假如是他们大棚出产的萝卜来炖鱼汤,那该有多美呀。

    高连长看了他们一眼,只说了一句话:“今年秋收秋种过后,整个军部农场都在挖台田。”

    苍天啊,真的吗?所有人都忍不住要尖叫啦。那他们的10万亩盐碱地变良田计划成功在望啊。

    啊啊啊,请允许大家尖叫,假如每亩地双季产量能够达到1000斤。那就是国家能增加1亿斤粮食呢。

    这些还不算果树,不算水里的鱼、鸭子还有鹅。

    徐文秀抱着田蓝,激动地喊:“这是真的吗?这个事情真的是从我们开始的吗?”

    田蓝的小心脏也在扑通扑通直跳。毕竟看前辈们的辉煌成就,跟自己亲手开始做事,差别还是很大的。就算后者只是星星之火米粒之光,那也是自己亲身参与的事啊。

    不过,她还是要保持住大佬的傲娇,努力做出淡定的模样:“这才是刚开始,全国有那么多盐碱地呢,每一处我们都可以战胜。全国有那么多戈壁滩,每一片我们都能够变成绿洲。”

    她还想再努力一把,凑成个排比句,好加强气势。

    结果高连长不配合,他直接打断了她的抒情,询问知青们:“你们还有没有材料可以做纺车?有牧民愿意拿肉过来换。”

    众人先是对视一眼,然后邵明“嗷”的一声叫出来,激动得原地翻了个跟头。他们能吃上肉了,自己挣的肉。

    田蓝煞有介事:“我说了吧,跟着我,有肉吃。”

    大家伙儿都不好意思说她了。有她什么事呢?纺车也不是她做出来的。

    杜忠江跟司徒磊都拼命点头:“有材料,可以,要多少架?”

    高连长露出了点儿笑模样:“十架,先做十架纺车吧,他们一直都纺羊毛的。”

    十架纺车换两头羊,很划算的买卖。知青们算过了,到时候宰了两只羊,羊杂烧汤,羊肉加上胡萝卜还有大葱,可以包饺子。这就是一个痛痛快快的新年啦。

    他们吃的都是自己挣的哦。

    结果事情的发展比他们想象的更美好,那就是牧民会织会纺羊毛,但他们从来不织毛衣,他们都是做毛毯来着。可有人见到了高连长身上穿的毛衣,就心动了,愿意再出羊,请知青们帮他们加工成毛衣。

    知青们都欢喜得要疯了。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团部不打算过来给他们送新年的补给,而是让知青先跟西大滩的驻军赊欠一些,还允许他们用大棚里的产出和群众交换物资。

    结果他们还没上蔬菜呢,居然就已经弄来了羊。这日子美的要冒泡泡了吧。

    男知青们天天扯着嗓子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女卫兵们抬头看天空,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也不晓得这些人究竟从哪儿看出来是明朗的天,眼神够瘸的。

    男知青就开始喊:“你们准备什么节目啊?别大过年的,你们到时候就是埋头吃。”

    女卫兵们都要气疯了,这些人就从来没对她们有过好话。说的好像她们光吃饭不做事一样。也不看看他们身上穿的毛衣有多少是她们织的。

    男知青也是嘴欠,直接怼回头:“那毛衣机跟纺车还是我们做的呢。不然就你们的速度,猴年马月都成不了。”

    外头传来了吆喝声,打断了他们的没事找茬。

    羊,牧民跟他们换的羊来了。

    女卫兵顿时个个挺高了胸脯,头也昂得高高的。这可是她们挣的好东西,给牧民的毛衣都是她们织的。

    美食当前,男知青也懒得跟她们计较了,全都嗷嗷叫着往外面跑。

    哎呀呀,这好几只羊呢。到时候,篝火一点架子一杠,穿上肥羊,就是大漠男儿的标配——烤全羊。

    深吸一口气,现在都能闻出羊肉的香。

    田蓝无语,这么香,你们抱着羊睡觉吧。分明是一股浓郁的膻味。

    男知青已经开始报菜谱:“我们杀两只包饺子,烤一只全羊,再红烧一只吧。”

    现在他们可是坐拥好几座蔬菜大棚的人,直接搞个羊肉火锅,完全不用愁配菜。以前没菜的时候觉得一天到晚吃粉丝粉条,烦死了。现在,这些都是下火锅的宝贝呀。

    冯祥生还转头跟田蓝商量:“你说咱们是不是可以养点蘑菇木耳什么的,这个烫火锅也是一流。”

    田蓝无语,《山海情》吗?不过她还真因为刷剧,特地去了解了一下菌草技术。毕竟是学这行的人。

    于是她勉强点头:“也不是不可以。”

    哇!大家又开心到飞起。菌菇这玩意儿你要是会烧,那能够烧出肉味来,可香了。

    邵明还在琢磨着提建议:“要不咱们弄点竹签子,把肉串起来,烤羊肉串?”

    他的小伙伴们集体点头,感觉这方案很可以。

    结果女知青们听到了却尖叫,坚决不许他们动羊。

    看看这些羊多可爱多温顺啊。它们能长毛呢,它们长的毛都穿在了他们身上。他们也好意思吃人家。

    男知青试图跟女同胞们讲道理:“这不是人家,是羊家。羊本来就是给人吃的。”

    女知青们却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还振振有词:“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拿石头跟人换了土回来,铺好了就种草,到时候养羊。现在羊回来了就是为了养的,不是给你们吃的。不然到时候到哪儿找羊去。”

    男知青气急败坏:“到时候我们再跟人换不就结了。”

    女知青毫不客气地回怼:“草长好了天都热了,你大夏天的穿毛衣呀。”

    男知青们气得团团转,最后还是找田蓝:“你给评评理,有这样的吗?大过年的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女知青不甘示弱:“到底谁不会过日子呀?你们一张嘴就知道杀了吃了,怎么就不知道要繁衍呢?”

    田蓝悲伤地承认自己也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因为她看到这几只羊的反应就是,啊,宁甘的滩羊天下闻名,绝对好吃。

    现在她也只能咳嗽两声,各打50大板:“好了好了,这个事情先不着急。这不过年还有几天吗?咱们赶紧的,先把节目排了才是真的呀。”

    女卫兵们奇怪:“我们又不回农场过年还排什么节目啊?”

    刚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男知青和女知青,瞬间又抱团了,集体不耐烦:“我们自己就不能过节了吗?当然是表演节目给自己看。”

    女卫兵们都要被气死了,这些人就是故意的,一天天的阴阳怪气。

    所以,当广播里传出1967年的春节取消,所有人原地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时,她们都忍不住幸灾乐祸。

    好啊,过年哎,过年开心呗。你们自己好好开心吧。看你们敢不敢违反运动精神,过这个春节。

    没想到知青们半点儿沮丧的情绪都没有,所有人都激动地又蹦又跳。国家为什么说春节不放假,各地抓紧生产劳动啊。这代表他们践行的革命道路才是正确的,重点是要在生产中革命。

    薛秀琴认真地问小伙伴:“你们说国家不让过春节,是不是怕大家都各处串门到处拜年还要回老家,造成流脑的进一步传播呀。”

    田蓝一听,感觉这事儿还真不是全没道理。毕竟新冠的时候,国家就号召大家就地过年,线上拜年。

    权当是这样吧,不管什么目的,只要能减少人口流动,降低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那就好。

    只是,他们的年还过不过?

    别过了,女知青们趁机保护羔羊,反正国家都说今年不放假,没什么春节,那也不必非得搞除夕大餐啊。大家多吃几个蛋,多换点儿牛奶,羊奶,再弄点好吃的,不也同样会餐了吗?

    男知青们绝不允许。

    到了大年三十的那天,他们索性先斩后奏,磨刀霍霍向羔羊。

    女知青们尖叫着,拦在前面,坚决不允许他们当刽子手。

    男知青们都要气到原地爆炸,哪有这样的道理?还让不让人过了。辛辛苦苦一年,连口肉都不让吃。

    高连长在旁边抽烟,摆明了置身事外。

    杜老师哪边都不好帮,索性去厨房烧水。等他们吵完了估计也口干舌燥了,要喝个水的。

    田蓝干脆连门都没敢出,就趴在房间里写稿子。写啥呢?写屋顶无土栽培。

    现在城市居民的吃菜问题是老大难。因为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粮食与蔬菜用地矛盾突出,加上规划存在问题,城市的蔬菜供应量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像徐文秀他们家,蔬菜淡季,菜场里根本就找不到菜卖。家里人只能靠盐水泡饭吃。

    大城市如此,小城镇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如何自己想办法解决吃菜难题,就是在解决自己和家人乃至国家的困局。

    现在大部分城市居民住的都不是楼房,大量平房屋顶就是现成的菜地。不用费尽心思运土上去,在屋顶垫上不透水的塑料膜,然后使用培养基与营养液,不仅可以减少渗水的可能性,还能提高蔬菜产量。

    不要小看这点面积,即便只有七八个平方,只要好好规划,照样可以满足一家人吃菜的需求。

    如果实在不够,那还可以水培。像洋葱,胡萝卜,红薯,芹菜,空心菜,都可以利用家里的盆盆罐罐以及水盆进行水培。即便量不多,但吃了一茬又长一茬的绿叶菜,关键时刻也是很好的调剂。

    她写的不亦乐乎,倒没有注意到外面的鸡飞狗跳已经变成了其乐融融。

    为啥呢?因为有补给了啊。

    西大滩的部队给他们送来了牛羊肉以及鸡。

    男知青们瞧见是杀好了的鸡,悬着的心可算落回了胸腔子。谢天谢地,假如是活鸡的话,这群女知青绝对不会让他们杀,说不定还会克扣他们的口粮用来养鸡,然后还怼他们有本事不要吃鸡生的蛋。

    田蓝也挺高兴的,立刻表示:“我还会做一种土豆泥,就放在鸡汤里。”

    没想到这帮家伙居然不馋土豆泥了,做什么土豆泥呀,那都是没肉吃的时候糊弄嘴巴用的。这土豆烧鸡难道不香吗?

    气的田蓝立刻放狠话:“有本事以后你们都别吃!”

    大家嘻嘻哈哈地离开。怕什么呀?他们现在自己已经会做土豆泥了。这老虎都学会了手艺,还怕猫不成?

    果然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田蓝正在咬牙切齿呢,后面就冷不丁响起个声音:“小田,我跟你谈谈。”

    呀,现在已经变成小田,而不是蓝蓝了。

    田蓝转过头,冲对方微微颔首:“好。”

    徐文秀看着她跟涂政委进屋,紧张得不行:“哎,这家伙该不会对田蓝下黑手吧?真是的,明明是他带走的人,凭什么他不受惩罚呀?”

    戴金霞安慰道:“估计已经被训诫过了吧?”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追了过去,要是涂政委因为这事挨了批评,甚至仕途受阻,他肯定会气愤难当,说不定要报复田蓝来着。

    结果涂政委进了屋,对着田蓝,还是那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出的话似乎都在泣血:“小田,作为上级作为领导,我不得不提醒你,你以为这件事你就不会受影响吗?”

    田蓝摇头,认真道:“我不至于天真到以为我会全身而退。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那是人命,生命面前人人平等。谁也没权利凌驾于他人生命之上。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遭受这样命运的人会不会是自己。自认为位高权重的,永远有更位高权重的。”

    涂政委看着她,不停地唉声叹气:“你这个样子,唉,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而且这后悔的日子比你想象的来的会更快。”

    说着他摇摇头,皱着眉毛出了屋子。

    戴金霞和徐文秀赶紧追问田蓝:“他说什么了?是不是威胁你了?哈,真有意思,他这个做错事的人反而理直气壮的。”

    田蓝摇摇头:“没什么,只是几句闲话而已。”她催促同伴,“走走走,我们去做好吃的。我看牛肉有肥的跟瘦的,肥的部分我们就西红柿炖牛腩吧,超好吃的。我们还可以做牛肉跟羊肉两种水饺。”

    几人走到外面时,涂政委居然还没离开,而是在跟高连长谈话。

    陈立恒现在大概担任的是类似于文书的职务,这也不算走后门,毕竟虽然他高中都没上完,但在整个西大滩的独立旅当中,他已经算是标准的文化人了,起码可以帮战友们写信。

    这会儿,也是他跟这涂政委过来送东西的。

    看到领导的脸色,他就知道双方谈得很不愉快。瞧见田蓝,神差鬼使间,陈立恒便冒出一句:“其实政委很温和,对我们士兵也很关心照顾。”

    田蓝看了他一眼,说了句极度政治正确的话:“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

    她从头到尾都没担忧自己如此决绝,要是牵累了涂政委该怎么办。因为他本身就应该为此承担后果。

    对,他没做什么大不了的事,他不过是送了熟人的,不忍心看熟人家的小孩受罪,行了点方便之门。这都是人情世故。

    孙小果案里的那些涉案人大概也是这样想的。人情社会,谁能磨得开面子呢?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就制造出如此荒天谬案。

    他们无辜吗?

    陈立恒无话可说,只能提下家里情况:“我爸妈这个月要去清江机械厂了。他们一直想要在生产一线上工作。”

    田蓝点头,真诚地表示:“挺好的。”

    席卷全国的夺权运动已经开始了,后面混乱冲击在所难免。不是每一次批斗都只是坐飞机而已。自杀、被撤职的省里一把手都比比皆是,市里的情况又能好到哪里去。

    既然如此,不如识相点,避其锋芒,主动退让,前往一线从事生产劳动,这样说不定还能让自己跟人民大众靠得更近些。

    不然能怎么办?

    其实陈家夫妻的情况已经算好的了。即便是主动要求前往工厂,他们担任的也是领导职务,工资级别不会下降。比起那些更不幸的人,他们当真是幸运中的幸运。

    陈立恒也点头,脸上露出了个微笑,颇为认真道:“看,工农兵,工人农民解放军,我们家都全了。”

    他能笑得出来,女卫兵们却笑不起来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飞快地刺激着她们的政治敏感度成长。现在,连公认的正直革命老干部陈书记夫妻都被迫退去工厂,那她们的父母情况又怎样?

    糟糕,该不会被打倒,然后安上一个黑帮分子的罪名吧。如果那样的话,她们就会从根正苗红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沦落为黑七类啊。她们完蛋了,她们以后要怎么办?

    知青们却没人理会她们的悲伤,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家庭出身原本就不好。他们遭受的歧视迫害,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了。

    这丫鬟该有多大的奴性,才会心疼曾经对自己吆来喝去非打即骂的小姐沦落到跟自己一样的境地?

    社会主义新青年相信人人平等,实在没这份多余的同情心。

    他们还是把精力花费在做大餐过新年上吧。

    人多力量大,这话在包水饺的时候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大家分工合作。和面的和面,调馅的调馅,擀皮的擀皮,包水饺的包水饺。

    哈,放眼全国估计都没谁今天吃到的水饺种类像他们一样丰富。为什么呀?因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可以调出五花八门的馅料啊。

    什么茄子肉丁馅,黄瓜鸡蛋馅,西红柿肉馅,还有韭菜、芹菜、大白菜、圆白菜、洋葱、胡萝卜、土豆以及酸菜,都能各种各样的搭配。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办不到。

    只可惜大家包饺子的水平够呛,什么样奇形怪状的饺子都能被他们折腾出来。

    搞得田蓝无语,小哥哥小姐姐们,说好的动手能力呢?咋就关键时刻不给力了呢?

    大家才无辜呢,这个时代一般人家能吃上饺子,那都是逢年过节才能碰上的事。到了这个时候,多半不会让小孩沾手的。至于隔三差五就能吃上饺子的,那起码家里也有个保姆,更加轮不到他们了。

    再说,还讲他们呢。田蓝同志,你自己包的饺子也挺够呛的啊。

    不过丑归丑,大家可不嫌弃自己的手艺。就算下了锅煮散了,变成了面皮肉汤,那也是一锅鲜美的汤。这可是鸡汤煮出来的饺子。

    大家从大年三十的下午一直忙到天擦黑,才端着自己的搪瓷缸,一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观赏同伴的文艺演出。

    众人集体批评田蓝,手生了啊,这个二胡拉的就没有去年好。后面得加强,不能因为生产劳动就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不符合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还有邵明同志,你这个芭蕾舞得常有常新啊,不能总是老一套,否则没办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的追求。

    上台表演的人威胁地捏起了拳头,够了啊你们,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家伙。有本事自己上啊。

    大家就嘻嘻哈哈。

    女卫兵们终于忍不住,冒了一嗓子:“中央说抓革命促生产,不允许搞任何庆祝活动,在两条路线斗争的如此剧烈的时候,怎么能丢下革命和生产呢?”

    知青们二话不说,立刻开门,态度真诚的不得了:“你们先请。”

    结果门一开,大风刮着砂石往里面冲,正好坐在门边的女卫兵们首当其冲成为了受害者,连搪瓷缸子里装着的饺子都增加了佐料。

    田蓝也无语,她就不明白这几个人一天到晚作个什么劲,非得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才开心吗?那就请自便吧。

    高连长吃完了一搪瓷缸的饺子,抹抹嘴巴,冒出一句话:“下个礼拜咱们这边会过来新人。从外面回来的革命学生统一分配到各个农场参加支农活动。咱们知青连也会过来200个人。”

    知青们立刻发出尖叫,实力拒绝。他们可不想伺候一群祖宗。这群人能干啥啊?一天到晚就会夸夸其谈,干起活来都不行。

    冯祥生代表大家发出呼喊:“我们要的是挖土机,我们要的是助力,不是负担。”

    高连长的扑克脸看不出任何表情,声音平板板:“都是革命同志。你们刚来农场什么都不会做的时候,农场职工嫌弃过你们吗?”

    众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却负隅顽抗:“我们是知青连,他们又不是知青。”

    “怎么就不是知青?知青分成回乡知青和下乡知青两种,他们本身就是知识青年。”

    大家伙儿这回找不到话说了,郁闷的要命。

    田蓝却表示欢迎:“挺好的啊,我们要挖土机,农场给我们派了他们过来,不就是想让他们当挖土机吗?”

    众人立刻眼睛一亮,哎呀,这是说到重点了。很好,挖土机,人力挖土机。啊不,是挖石机,好好加油吧。

    对,就让他们好好挖石头。

    也省得开过年来,农场职工都忙着做台田改造盐碱地的时候,他们不帮忙还在旁边添乱,耽误了生产任务。

    嗯,这么一想,自己的任务当真很艰巨呢,得看好这帮家伙。

    知青们雄赳赳气昂昂,个个摩拳擦掌。等到新人一来,大家就开启疯狂劳动模式。

    别说,这帮新人也不是全没用处。最简单的,因为他们出身条件普遍较好,在同龄人经常吃不饱的时候,他们的营养起码是有保证的,这就让他们一个个人高马大,身上都有一把力气。

    当初这把力气让他们在争斗中凭借一双铁拳无往不利。现在,搞生产劳动,也请积极发挥你们的优势吧。

    怎么,不想干活,要磨洋工?嘁,就知道老子英雄儿好汉是糊弄人的。还农场二代呢,看看这一个个,哪儿来的土著自信?干什么都比不上别人,真丢脸。

    哟,嫌被说了挂不住脸,那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们不是一群怂货呀。除了靠拼娘老子,你们还能干什么呀?

    田蓝在旁边看得直乐。看样子激将法这玩意儿,大家都是无师自通啊。

    很好,加油,保持住。将你们当初打人的势头全都用在刨石头上,起码还能出点儿产能。

    农场二代们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他们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团部以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倘若放在农场其他连队,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多少会照顾他们做轻省的活计。

    可惜落毛凤凰不如鸡,落到了知青们的手上,谁会对他们心软啊?都是孩子,哪家孩子去心疼你家孩子。谁还不是个宝宝呢?大家不也一样下地干活。

    偏偏这帮人又好面子,不愿意在知青们面前落下乘,所以这日子苦的简直堪比黄连水。

    故而,在郝建设满头大汗地跑回来,跟大家通报坏消息时,农场二代们的反应普遍都是哈哈哈,太好了。

    没有钢材,所以温室大棚建不起来啦。

    谢天谢地,这简直是太棒了。春天的戈壁滩,再狂风飞舞,飞沙走石,遮天蔽日,那也是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他们手一扬,直接将铁锹丢在了地上,就在戈壁滩上又蹦又跳,开心得简直要扭秧歌。

    知青们则是要气晕过去了。

    邵明气急败坏地喊:“凭什么?我们这是重要的生产任务,我们是要拿出成果来向伟大领袖报喜的,为什么要卡我们的钢材?”

    徐文秀也气愤地捏起了拳头,恨恨地发声:“肯定是报复,这个不要脸的家伙,自己没有受到惩罚也就算了,居然在这种事情上报复我们。”

    不用她提名字,大家也知道她说的是谁了。

    还能有谁?肯定是那个涂政委。呵,现在的大棚产出已经够满足西大滩驻军每天吃菜的需求。所以他无所谓,后面一个大棚都建不起来,他也不在乎。

    自私,绝对的自私。整个西大滩一大片荒芜的戈壁滩,只有他们解放军吗?这么多人民群众呢,跟他们换纺车的牧民吃了新鲜蔬菜,都问他们以后还有没有呢。

    田蓝皱着眉头问:“那有没有说原先批给我们的钢材现在做什么用了?”

    郝建设额头上的汗就没消下来,他胡乱摸了把,嗓子都要冒烟了:“做像章,这批钢材,全部用来做像章。”

    卧槽!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抓狂,有没有搞错?

    可是谁也没把这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也想有像章啊。

    这个时代,所有人都以胸口佩戴一枚领袖像章为荣。没能得到象征的人都会难过的。

    但是,大家内心深处却有一句话,没像章佩戴最多只是伤心,可没吃没喝那是要死人的。

    不过有些事情只能想想,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出口,否则就是找死。

    田蓝拧紧了眉头,来回走。假如是其他用途,她还可以想办法求陶军长帮忙通融。

    但是,现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先,生产任务什么的都得往后推推。她怎么能够拿出领袖像章的钢材盖什么大棚呢?简直就是瞎胡闹。

    知青们全都盯着田蓝,询问她的意思:“那咱们怎么办?”

    农二代们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嚷嚷:“还怎么办?不盖了呗。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们这些保守派落后分子,就得好好革革你们的命!”

    “闭嘴!”知青们捋袖子捏拳头,恶狠狠地威胁,“没你们说话的份。”

    农二代们一看他们跟钉耙一样的拳头,立刻识相地闭上的嘴。

    他们可不想再尝一回挨揍的滋味。来西大滩的第一天,这帮蛮不讲理的家伙就把他们给揍了一顿。

    好家伙,军垦战士还真是能上场打仗的战士,打起人来相当的狠。就连这群女知青,也都个个跟母大虫似的,无比凶残。

    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他们好歹是土著,就不跟这帮外来户斤斤计较了。

    知青们武力镇压完毕反抗者,眼睛还盯着田蓝,指望她出主意。

    田蓝咬咬牙,坚决不能泄气:“先挖坑,后面我再想办法。”

    大家伙儿虽然疑惑,但他们已经习惯服从,也习惯了田蓝层出不穷的主意,便点点头,继续按部就班地干活。

    田蓝听到女卫兵和农二代们的嘀咕声,切,就吹牛吧,看你能想什么办法。

    她眼睛扫过去,这帮人赶紧闭上嘴巴,不敢再吱声。

    田蓝心里也清楚,依靠武力镇压,也许短期内有效,可时间久了肯定得失效。就连他们自己的同志,也会渐渐失望,继而动摇。

    但是她的戈壁滩大棚事业才刚开始,她怎么可以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撤退呢?

    晚上躺在下铺睡觉的时候,田蓝就双掌合十默默地祈祷。

    空间同志,你看这么长时间,我也没麻烦你做啥了。不管是茄子还是西红柿还是木耳菜,我都是自己扦插成活,都没再问你讨要种子。

    现在,这不是实在没办法了吗?你也出个招啊。戈壁滩上风这么大,不用钢架的话,光依靠竹子大棚很难撑住。你给支个招吧。

    她絮絮叨叨半天,才巴巴地闭上眼睛,等待身临空间。

    结果这一回,她在睁开眼的时候,眼前根本就没有钢材,还是吃播现场。

    这回吃的是奶油板栗南瓜以及沙漠蜜瓜。她得认真地夸,南瓜口感极佳,蜜瓜也是顶尖货色。

    但是,空间兄,你到底有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呀?我现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干活养活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你对我事业的支持,石头大棚无土栽培事业,理解否?

    可惜不管她怎么唠唠叨叨,空间还是无动于衷,就连她面前的食物都没有更多一些。

    田蓝吃完了奶油南瓜和蜜瓜,睁大了眼睛瞪在那里。可惜空间还是没有任何表示。搞得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推断失误,所谓的为人民服务,不过是她一厢情愿给空间下的定义。

    否则,这么伟大的事业,为什么空间一点表示都没有呢?

    她再睁开眼的时候,人还躺在下铺,面前也没出现什么钢材。

    田蓝叹了口气,认命地爬起身。她不能依赖空间,她又不是空间的工具人,她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困局。

    她出了门,眼睛盯着戈壁滩看。那里已经挖了一个大坑,足足有两亩地大小,大家准备好了盖大棚的。

    田蓝抿着嘴巴,眼睛死死盯着石头坑。假如大棚真的盖不起来的话。那有什么办法也能解决戈壁滩的植物生长问题呢?

    旁边的坑里堆着的是什么?是土,他们知青跟附近土著居民拿石头换来的土。

    田蓝的脑袋飞快的运转,大棚的作用是什么?保温保湿,除了大棚还有其他什么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地膜,小拱棚。对,利用小拱棚种植。

    她撒开脚丫子就往前跑。

    戴金霞他们刚好出来,见她的样子都吓了一跳,还以为她中邪了。

    大家跟在后面追,大喊大叫:“田蓝你干什么?回来!”

    田蓝大喊:“我知道要怎么办了,小拱棚,我们可以建造半地下室小拱棚用来保温保湿。”

    大家没能反应过来她是什么意思,全都茫然地看着她。

    田蓝笑容满面,声音不由自主地扬高了半度:“你们看我们当初运土过来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让戈壁滩不再飞沙走石?现在,我们在挖掉石头的坑里头填上大约一半的土,保留差不多50厘米的高度,然后利用竹子搭建小型的大棚,也就是小拱棚。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地热以防止夜晚降温太厉害会冻死蔬菜瓜果,另一方面就是太阳可以照进来,增温之外满足蔬果生长做光合作用的需求。”

    众人眼前一亮,没错啊,山不过来我过去。不造大棚造小拱棚,这样多造一些,蔓延成片。他们不照样可以种菜吗?

    但是徐文秀开始担忧:“你的小拱棚有多高?豇豆,西红柿黄瓜这些要趴在地上长吗?”

    田蓝笑了起来,摇头道:“不,我不打算种这些,我要种趴在地上长的东西,我专门在这里种瓜,南瓜还有蜜瓜。”

    她拍拍手,跟大家解释,“比起大棚,小拱棚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就是好建好拆。如此一来,当气温上涨,瓜苗长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可以把小拱棚给撤掉。这么做的好处在哪里呢?就是瓜能够充分在自然环境下生长,长出来的瓜更加香甜好吃。”

    大棚蔬菜,尤其是瓜果类最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没味道。

    这种没味道,有的说是因为应用了大量化肥,所以生物菌肥可以改善蔬菜的口感;有的认为是大棚内二氧化碳不稳定影响的植物做光合作用;也有的认为是违背了天时,所以肯定比不上原汁原味。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人工的再好也比不上天然。就像再昂贵再营养丰富全面的乳品,也比不上母乳更适合婴幼儿生长需要。

    所以,小拱棚相当于利用了大棚和自然生长二者的优势,更加适合戈壁滩上瓜果生长。

    “我要在戈壁滩上种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防风防沙。这个南瓜蜜瓜都是趴在地上长的,它们的叶子郁郁葱葱,刚好就形成了一大片绿色植被。等到它们的叶子长成片,气温也上去的时候,我们再把拱棚撤掉,那它们扎根的土壤,也不容易被风吹跑了。等到雨季来临,我们把瓜给收了,就可以种植油莎豆。接着,再在坑旁挖坑,继续下一波的小拱棚。这样渐渐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这一大片的戈壁滩就能被彻底改造出来。”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再努力眨巴两下眼睛才回过神来,嘿!好像真可以这样哎。

    天啦,还能这样!

    农二代和卫兵们起床晚一些,他们打着呵欠,揉着眼睛出门时。看见这群知青兴高采烈的模样,顿时没好气:“挖坑挖坑要挖到什么时候啊?挖坑把自己给埋了吗?”

    知青们都懒得跟他们一般见识了,直接怼回头:“挖坑干啥?挖坑种瓜呗,瓜果不跟粮食争气,蔬菜不和粮食争地,我们戈壁滩也是瓜果香。”

    农二代和女卫兵们都瞠目结舌,不明白这群人为什么疯到现在就没见好的意思。

    田蓝拎着自己的黄挎包出来,一点儿也不客气地催促他们动作快点:“吃过饭就去挖坑,我们要盖小拱棚。三月份,种子就得种下去了。”

    她都懒得跟这帮人生气了,因为她现在心情美滋滋。

    这个空间同志,真是傲娇。知道它不声不吭的,干了些啥吗?它居然悄悄地往挎包里塞了一堆种子。

    田蓝明明记得自己昨晚没有在空间里看到什么种子,那这些明显是瓜子的种子究竟从何而来?

    难道是因为她昨晚吃了南瓜和蜜瓜吗?

    天哪!她的身体居然变成了容器,可以这样带东西出来了。那未免也太神奇了些。

    那个,空间大佬,咱们可以商量一下不?下回咱就带高产的稻子麦子这些成不?好歹也让粮食产量翻个几番啊。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