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江涛看似随便的几句话还真是把王锐给点醒了。自己两次进入新的领域几乎都是被一些“熟人”“朋友”几句话一“呼扇”就干了,那些朋友没有一个说的不好的,可到后来都会离开,还说王锐“不懂得做”。现在看起来,那些熟人和朋友从一开始就是给自己下套,让自己出问题。那这个下套的后面会有什么内容?会不会是觊觎王家在建材上的优势?而在建材上确立的位置可不是王锐干的,那是他的父辈干的,他一上来不过是守成。后来,王家在他的决策下误打误撞的进入地产业。如果不是遇到了李大师,他王锐可能在地产业里就栽跟斗了,搞不好自己的家业那个时候就没了。想明白这一层,王锐不由得浑身冷汗涔涔……

    “那个……王总,你是不是又犯病了?要我去叫医生来吗?”江涛看到王锐满脸苍白,冷汗直冒,顿时也着急起来,“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别着急,只要人在医院里,总会有办法的,你平日里也别太拼命,要注意劳逸结合。”

    “没事,这里的暖气开的太猛了,这马上就要到艳阳天了,还开这么大的暖气,真是浪费……咳咳,好了,我没啥,那个麻烦你把钱总带过来的那个资料递给我,我先看看,他们这些小年轻可真是不简单呢,不知道又搞出啥来。”

    王锐想明白了,出了一身透汗,身体反而变得轻松了。从江涛的话里,他也明白了,搞电视剧的事情自己怕是要硬吞苦果了,以目前的情况看,自己根本就找不到陷害自己的人,即便是找到了,也是没戏,人家是把所有的地方都想好了才给自己下套的。同时,也是自己搞地产手上有了点钱,拍卖的时候又捡漏有了宝贝,人开始发飘了,这不能怪别人。既然那边找补不上了,那就干脆放弃不要再去想了,干脆跟着江涛现在这个平涛文化公司一起玩玩得了。

    “好,这个东西我听说是李大师带着一群年轻人花了差不多整个寒假在南方某地搞的,反正我是看不懂,也没叫我参合,我现在就是一心一意的搞那个《汝瓷春秋》的电视剧,还有就是筹划《画情》的电影……”江涛一边把放在床头柜上的一个文件夹拿起来递给王锐,嘴巴里一边说着,可他还没说完,就被王锐给打断了,“这个《汝瓷春秋》就是你们要搞的电视剧?还有电影《画情》?那个画情是根据我的电视就改编的吗?能不能让我先看看修改后的剧本?”

    “啊,《汝瓷春秋》是电视剧,故事是以魏董那个胎中瓷发展出来的,剧本我手上目前没有打印的,要是给你看电子文档的,你现在这个样子能行吗?还有啊,电影剧本《画情》不是改你的电视剧,是以你那幅画为主线,重新写的故事。剧本也是电子文档的,你这里连个平板电脑都没有,咋看?”江涛故意的拿捏着。

    “哦,是这样啊!好办,我马上打电话让公司给我送一个平板电脑过来,你还是把剧本给我看看,让我在这里混混时间……”王锐笑着说道。

    “有了这个你还会在这里混时间?”江涛指指王锐手里拿着的文件夹,“搞文艺你不内行,可搞地产开发你能是外行吗?你好歹也是这城里的巨头之一啊。”

    “哦?我把这茬忘记了,好吧,你这样,把剧本还是发给我,也许我会都看的,现在啊,只要是李大师涉足的,我都要跟进去,我绝对不会再出去单打独斗了!这次的苦头吃的太大,太窝火,教训啊!只有跟着李大师,那方向上就错不了。能让他看上的项目能有几个?得了!我这里要开始看了,你该干嘛干嘛去!”

    王锐想明白了自然又恢复了他作为大公司老总的派头,江涛浅浅一笑,点头从自己的手包里拿出了一个U盘,“你还是拿一个笔记本电脑过来吧!拿来后我告诉你密码,这个U盘只能使用一次,使用完了就自毁了。你也大概的只能看一次,再看就看不到了。对你,我还真是不得不提醒提醒啊!你在文艺圈里还真是个雏,许多事情和许多话是不能够公开出去说的,有的私下里也不能说,不到火候就不能揭锅。其实,你们地产设计上不也是一样嘛,只不过你忘记了。”

    王锐被说的一愣,尴尬的笑了,“那还是不要U盘了,你打印好再给我吧。”

    返回到球队里,李凡在宿舍里把几个人都叫了过来,不用说,都是绝对的主力,就连那个挂名的马国栋也是讪笑着挤了进来。周南和邢鲁平个子大,一进来就坐在床上了,否则,别人就都给比没了。耿浩和康小唐明显是不在状态,脑子里怕还在想古镇的设计问题,被李凡一人一巴掌给拍醒,只能羞赧的站好。

    “春节过完了,剩下来的时间就是我们认真对付的比赛了,没说的,打出我们的水平,打出我们的威风。各种三人小配合在这个游戏机上都要练,邢大个,你要把周南教会,要让他也爱上这个游戏。还有啊,在进入决赛的这段时间里,大家把自己身后的事情都要清理干净,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分散了精力,现在外面的人一定认为我们是一盘散沙,这无所谓,但是我们的教练也这样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要想把他的认识扭转过来,光靠纪律和训练是不行的,靠什么呢?靠我们漂亮的赢下几场比赛,到那个时候,他就信我们了!”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老队员基本上都是以老幺的马首是瞻,而新队员,能够当上替补的那几个其实也早就被李凡给收服了,他现在说的话比洪城的都管用。

    马国栋过年回家与家族里的弟子过招,一上手就觉得不一样了,族长甚至大力表扬他,说他在读书的时候还在勤练武功,是家族里年轻弟子们的模范,并且为此,过年还给他们家奖励了半片猪,把个马国栋的父亲乐的,逢人就说今年能过好好年,不用去买猪肉了。而马国栋的几个堂兄弟都问他是不是有啥秘诀。有啥秘诀啊,不就是练了李凡教给他的吐纳功夫嘛,可他也不能说啊,这武学一道可是有明文规定的,未经李凡的允许,这吐纳口诀马国栋是不能随意教给别人的。

    其实,马国栋也是想多了,那口诀也不是啥秘密,一些武林秘籍在网上一搜是一大片,可有了口诀未必就能练出真的内力来,吐纳口诀最多让一些人能够呼吸顺畅点罢了,他哪里知道,在跟李凡交手的时候,李凡悄悄的打通了他一些涩滞的穴道,这才让他的吐纳修炼事半功倍了。没有这个环节,马国栋也就是耐疲劳一点,手脚利索一点而已。可如果李凡不给他点破,他这辈子怕也是不知道关窍,至少目前李凡不会给他点破,只是不断的试验他的反应能力和一心多用。

    有了李凡这个小会垫底,开学后的连续两场比赛都非常顺利的拿下,基本上是主力上去打一会,跟着就是李凡带领着新队员上去“胡搅蛮缠”一通,Y校队是一路绿灯的打入了32强赛,此时,已经到了三月中旬了。

    比赛成绩上去了,洪城的压力就没有了。他没有压力了,对小屁孩的压力也就没有了,这都是相辅相成的。进入32强比赛后,又是四处的长途跋涉,所以,在出征前,洪城也难得的给李凡批了二天假。早在比赛成绩上去后,洪城与古代学系里就达成了口头协议,平日里准许在白天的上午回到系里去学习,这已经是朱家清跟主管校长之间能够相互妥协的最低界限了,否则,朱老要暴走了。

    这个学期结束,李凡在古代学系里的所有学分就全部都拿满了,也就是说,李凡用二年四个学期的时间修完了古代学系大学本科四年的学分。大学没有毕业考试,可是有毕业论文,人家但小屁孩在大一的时候就有论文发表,现如今随便写一篇就是毕业论文了。这意味着啥?意味着老幺在Y大学已经提前毕业了。

    那李凡是不是可以毕业走人呢?想得美,如果想要学校给他毕业证,那就要同时接受当朱老的研究生这个条件。经李凡的手,古代学系这两年是土鸡变凤凰,朱老焉能看不出来?所以,用研究生这个笼头把李凡先给套上再说。李凡也无所谓,还装着“欣喜”的样子接受了朱老“提携后进”的建议,并且大力称赞朱老的“远见卓识”,把个朱老爷子哄的是满面春光。于是,李凡成了研究生。

    这研究生与本科生有啥区别呢?除了学历以外,最实惠的就是“有工资”了。

    这李凡怎么就有工资了呢?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在读的全日制研究生是可以获得各种奖学金和补贴的,虽然不多,但至少可以冲抵学费和住宿费。另外,李凡帮助古代学系建立的那个“文物字画鉴定中心”,已经聘请李凡担任高级鉴定师,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有工资领的,虽然不算多,可也踏进了城市白领阶层啊。

    李凡被朱老弄了个硕博连读,这就要实实在在的把李凡至少捆绑三年。而对李凡将来能够拿到什么学位,朱老压根就不担心,因为他早就知道这小子是个妖孽,目前在古代学系里开立的课程就没有一个可以难倒他的,甚至还能从中找出一些谬误的地方。博士生最后的考题是学校出的,最难点是外语,至少要精通一门外语,粗通另一门外语,而这些对李凡来说都不算个事。在专业上要掌握二门以上的学科,李凡在古代学系已经拿满了学分,又跑到历史系去拿满了学分,这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参考博士学位的所有基础,朱老还担心啥?担心的是这小子不老实,拿了证书就开溜,所以,他给李凡规定了“不学满二年不得参考!”

    李凡根本就无所谓,反正不是纯粹的学生,他的自由度就更大,只不过他平日里的事情就更多,人也就更忙了。如果说这个时候让他离开学校,别说系里不乐意,他自己还不乐意呢。至少他现在还舍不得308室的几个哥们,那几个哥们也离不开他,不陪着那几个哥们把大学读完,李凡是不会轻易的离开学校的。

    马嵬曾是刚刚把汝瓷和磁州窑小罐搞完,李凡又把那个槐木镇堂木交给了他去研究,此时的马嵬曾都以为李凡是他的指导老师了。不过,这次不让马老师白干,只要研究出名堂,这块镇堂木就送给马老师了。乖乖,唐朝的槐木镇堂木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算,都是价值连城啊。李凡这说送人就送人了?

    道教与佛教的差异在于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出家修行的概念也不一样。佛教在进入汉朝之前其实在许多教义上也不是像现在这样,如果要说清楚的话,那就是长篇大论也说不完,咱们还是用大白话来浅浅的说一下。

    隋唐以后,佛教在华夏开枝散叶,但还是有些地方不够接地气。于是,禅宗出现,甚至更简单的告诉信徒,不修今世修来世。还把轮回这个概念融入其中。随后在华夏发展的千年里,融入了大量的汉民族文化。其主旨还是叫人行善,广积善缘,这辈子没希望了,还有下辈子。融入汉民族文化的佛教叫大乘佛教,与广泛流行于东南亚一带的小乘佛教还是有差别的。在那里的信徒往往求的是“消业”求今世的平安和财富,而大乘佛教是求不来这些的,只能自己去苦修,去“以身饲虎”,讲究的是“我不如地域谁入地域”。其实这些都不是教义上的差别,而是信徒心态的差异。汉民族历来崇尚“舍生取义”“为大家损小家”“为民族为国家献身”。汉民族文化的进入,使修行者多了许多的戒律,要求修行者和信徒“无嗔、无痴、无惑、无欲”等等。更严格的还有相当自虐的“苦行僧”。

    而道教从一开始就宣称要对世界万物“究竟”,富含的哲学思想多一些,同时,道教可不是叫人去修来世的,而是直接告诉信徒,修的就是今世的富贵和享受,最起码就要从长寿开始。说起来也是怪了,有名的道家师尊还真是都挺长寿,能不能飞腾升仙咱不去究竟真假,可是修道者长寿的的确不少。这就引申出了一些修道者对丹药和玄学的研究。有些言论对普通人来说,其实就是典型的愚弄,光是死在丹药下的帝王就有好多了,更别说一些抱有幻想的百姓了。但是在这种研制丹药的尝试中也发现了诸多新东西,比如说火药的发明就与修道分不开。

    说了这么多,啥意思?那镇堂木是道家之物,只要曝光,相信一定会有道家人士找上门来要,李凡一个小屁孩如何应对?干脆给马老师,让马老师去风光吧。

    要说小屁孩不玩阴谋诡计?那是不可能的,那东西最后能否变现……不知道。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