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四章 瓷器

    第六十四章瓷器

    谈到木子城的李家,那是方圆百里无人不晓的大户。不单单是因为李家财足势大,还因为李家老爷是个乐善好施的老好人,这些年来受过他恩惠的人,足以填满木子城的大街巷。

    不少外出求学的游子早年落魄,如今飞黄腾达了,也依旧记得这份香火情,并会时常差人回来拜访,感念当初的知遇之恩。久而久之,这名声不显的木子城李家也渐渐与朝廷中的一些达官显贵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宅内,红衣素手的倾城女子正坐在桌案前,对着一副字帖临摹,专心致志,不过半日,已得其形似。

    窗外吹过一缕清风,轻轻撩动女子发丝。院子里,桃花落瓣,随风被吹进屋内,恰巧落在了她刚刚临摹好的画卷之上。

    女子微微一怔,放下手中之笔,认真端详,不知是在看字还是在看那花。

    “姐?”身后绿衣侍女发现异样,开口询问。

    女子摇摇头,将画卷与那枚桃花一同卷起,放到一旁,起身问道“巴统领的伤势如何了?”

    绿鞘自幼跟随在姐身旁,即是剑侍也算玩伴,知道姐心思,于是道“好在回来的及时,虽是受了不轻的内伤,可经过这几日的调理,已经能够下床行走了。”

    “可会影响今后的武道之路。”

    绿鞘摇摇头“姐体恤,不惜以府中珍贵药材调理,定然不会有此隐患。”

    女子点点头,又问了些死去护卫家属的抚恤是否落实,绿鞘坦言都已按照姐回来时的吩咐,事无巨细,所有人都已安顿妥当。

    李君儿点点头,又坐回桌案前,望着窗外那棵桃树愣愣出神。

    “不知那人可还在城中?”

    女子没由来地问了一句,绿鞘亦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有些迟疑道“这几日发现他与一乞丐混在一起。”

    “哦,乞丐?”女子转头挑眉,微感诧异。

    绿鞘点点头“昨日还看见两人在王伯的善棚领了馒头,边走边吃。”

    起这事儿,绿鞘就有些无语,实在想不明白,那少年明明修为惊人,所干之事,却和不食人间烟火的山上修士完全沾不上边。装土匪,扮乞丐,还来李家的善棚领免费的馒头,就真这么缺钱吗?当初姐可是诚心诚意请你来府中做客,也不见得你领情。

    女子嫣然一笑,房间内顿时增色不少,道“确实是个有趣之人,且先看着,不管是过江的龙还是潜渊的蛟,李家只需善待即可,这份香火情得之可幸,失之也无需介怀。”

    绿鞘欣然领命,沉默片刻后轻声道“伏击的刺客已经查出了些眉目,是那名为【家族】的手笔,且派出的刺客在江湖上也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联手出击,手段毒辣。”

    绿鞘唏嘘不已,【家族】并非名义上的世家大族,而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刺客组织,专门接纳一些凶名在外的逃亡修士,美其名曰相互包容的‘大家族’,实际上不过是群恶人们的聚集地,里面都是群穷凶极恶之徒。

    传言,【家族】内的刺客分、地、玄、黄四等,最高等的【】字级刺客可能是上五境的修士,只要价钱公道,不管是王朝君主,还是一宗祖师,都可杀得。

    而姐这次返乡遇袭,自然也是因为有人在【家族】内发布了任务,加上江中被那黑蟒吞食的,一次出动的刺客不在少数,可见发布任务的幕后之人手笔之大。

    “姐,要请动这么多的人,定然会是笔巨款,只需查一下李府近一年内的所有开支情况,看是否有大笔资金流出,就可得知,毕竟姐要回来的消息我们只通知了本家,所以府中之人最为可疑。”绿鞘分析到道。

    这时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道爽朗笑声“绿鞘妹妹何须多此一举,我这就有答案。”

    着,屋外走进一名仪表堂堂的青年男子,手持白纸扇,风度翩翩。

    “见过大少爷。”绿鞘后退一步,向男子躬身行礼。

    男子摆摆手,笑道“绿鞘妹妹是自家人,何须多礼。”完,李家大少爷又看向坐在桌案前的倾城女子,眼神温柔道“前些日子入京办事,一听闻妹妹回来了,为兄便马不停蹄地彻夜赶了回来,这不今一进家门,连父亲那都没去磕头,就先火急火燎地跑来这了,只为看上一眼。”

    男子啧啧称奇,笑道“妹真是长得越发标志了,也不知将来哪家的混子,能得妹芳心。”

    着,男子又立马变脸,愤愤然道“谁家子都不给,我这国色香的妹妹就是当个皇妃,也是应该的。”

    李君儿起身,体态端庄,轻声道“哥哥笑了,妹离家数月,都是哥哥帮着父亲搭理李家生意,未能分担一二,该是妹的不是。”

    男子哈哈一笑,手中纸扇拢起,走近了女子几步,轻声细语道“此次入京,我建议父亲在京都开家钱庄,方便银钱流水,父亲应允了,所以便在账上支了些钱财,今后少了些嫁妆,妹勿怪吧。”

    女子低眉,回答道“怎敢,哥哥是李家往后的家主,这些事理所应当。”

    男子眯起双眼,沉默地看着女子,片刻之后,蓦然一笑,没有逗留,而是立马转身出门,就像他的,来这就为看上一眼。

    “妹妹瘦了,该多吃点儿,太弱不禁风可容易嫁不出去,到时我李家的门风可要受损了。”

    女子施了个万福,目送兄长离去。

    绿鞘看着男子远去,眼神复杂。

    李家的大少爷,李儒,自就展现出了非比寻常的经商赋,待人接物尽显儒士风范,无可挑剔,确实当得起他这名字。在外人看来,此人便是李家的‘麒麟儿’,李家能有如今的风光,离不开这位大少爷多年来的出谋划策。

    不少人都羡慕李家老爷生了对好儿女,儿有才,女有貌,都是大的福气。

    可自在李家长大的侍女可不这么觉得,她每次见到李儒时,都会觉得这人城府极深,完全猜不透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儿时也是如此,每次见到这位少爷时,他总喜欢一个人望着空发呆,令人难以琢磨。

    这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绿鞘感觉越深,变得越发看不透他,尤其是那双笑眯眯的眼睛,潜藏深渊,盯着你看时真会令人不寒而栗。

    对于自家姐,这位李家大少表现出的也不是寻常哥哥对妹妹的亲情,反而像是在看一件精美的瓷器,不亲近也不疏远,就是静静地观望着,等待着什么。

    男子走后,绿鞘无意中发现,姐的衣领处不知何时已经湿了一片。

    绿鞘不知道的是,有这想法的不只她一人,眼前的女子因为一颗七巧玲珑心感觉地更为透彻。

    那人确实是在看一件精美的瓷器,自到大,皆是如此,从未变过。觉得好了,便会买下细心雕琢,若是觉得不值当,也会摔个稀碎,换家店铺再看看。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