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公孙瓒覆灭之后,赵云率领麾下数百义从吏兵返回常山,袁绍知晓其勇武过人、精通骑战,数次书信招揽。

    赵云不为所动,未免袁绍羞恼之下迁怒父老乡亲,索性单枪匹马出了常山。后听闻心仪的明主刘备在袁绍帐下,赵云数次想要前去投奔,却唯恐心高气傲的袁绍见怪,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四海飘零。

    渡过黄河抵达济北之时,念及曾一同在太行山上习武的幼时玩伴臧霸刚好在相邻的泰山郡,赵云转而东行。

    到泰山后,得知臧霸正屯兵莱芜与袁谭对峙,赵云有心相助一臂之力。不想见了臧霸,却知泰山军和青州兵相互忌惮,彼此俱无开战之意。

    在莱芜待了几天,与臧霸把酒言欢,回忆往日习武趣事与互诉下山各自经历后,赵云就要起身告别。

    赵云的到来让臧霸喜不自胜,但泰山军统领心知娘舅的关门弟子心气颇高,不可能加入有贼寇之称的泰山军,不忍赵云卓越的才华因未得明主而埋没,臧霸起了为高进推荐人才的心思。

    于是,当因热情挽留而多待两日的赵云再次辞别,臧霸便以高进大婚在即,莱芜屯兵众多不可轻离为由,委托赵云替自己前往下邳一行。

    闲来无事,又数次听闻高进之名,赵云本就有心前往徐州,就顺了臧霸的意,执其亲笔书信到开阳与吴敦一并南下。

    南下途中,见东海农田阡陌纵横,景色秀美如画,赵云心下暗赞不已,曾对吴敦感叹不意在此乱世当中,竟有一方百姓安居的乐土。

    尚未可知?子龙不是曾言东海所施乃是善政?依我看,高行之有勇有谋,仗义疏财,待下甚是亲厚,且有识人之明,子龙若是前往相投,必得其人重用。

    得到授意,温恢先后命人送了两次海盐、书籍和纸张到琅琊,平日与泰山军商贸之时亦让利颇丰,吴敦等人深受其益,对高进的戒心渐渐消除,感官大为改善。

    赵云沉默不语。

    看似一介武夫,但赵云心灵剔透,早把臧霸建议自己前来下邳的心思瞧得一清二楚。此时听吴敦把话说开,虽对高进印象颇佳,但赵云心中已有明主,一时不好接话。

    先前从袁军跳到公孙瓒手下,主要是因受郡中推举,赵云要考虑麾下吏兵的想法,不能一味顺着自己心意行事。现在孤身漂泊,再无人能够掣肘,抱着忠臣不事二主之心的赵云自要对前程慎之再慎。

    子龙,高行之武艺超凡,连自负武勇过人的孙观都对其赞不绝口。吴敦修为低弱,却不知高进的武艺高到何等程度。依子龙看来,其人可入当世前十猛将之列?

    什么前十猛将?赵云一怔,后笑道,武道一途前无止境,赵云不过略懂皮毛,如何敢品评天下英雄?再说一山更有一山高,天下何其辽阔,云不过在河北一带闯荡,岂能通识中原、巴蜀、关外、江东等地英豪?

    这

    吴将军可是想问高将军与在下孰强孰弱?

    对上赵云似笑非笑的目光,吴敦尴尬一笑,点了点头。

    身为武者,赵云虽是谦虚谨慎,却亦自有傲气,各有千秋,未交过手不好妄下定论。

    赵云话音刚落,吴敦未答,没能捞到好差事、被安排在迎亲队伍后方的李二宝不乐意了,好一个各有千秋!哪来的莽汉这般口出狂言!哼,敢跟我家少将军相提并论,来,便让宝爷称称你有多少斤两!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