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五章 分钱

    四月底的休假直接和端午节连在了一起放了三天,所以直到端午节的前一天,陈留芳才算是可以回家了。

    陈家正一片热闹,一群妇人都在忙忙碌碌,有的在包粽子,有的在装篮子,还有的在蒸粽子。甚至因为灶台不够用,还借用了隔壁邻居家的灶台。

    从昨天天不亮家里就开始了,边包边蒸。

    没办法,天气热,粽子也不能放的太久,所以也不能提前做好,就只能集中在这两天。

    两家商定好,初三天一亮,德和酒楼就要派人来运送粽子了,出多少,运多少。

    德和酒楼那边也是不轻松,这能买得起这么贵粽子的人都是县里数一数二的人家,自然服务要周到,都是要送货上门的。

    这样算一下来,就两天的时间,要把三百多份粽子送到客人的手里,也不轻松。还好,当时就说了只送县城的,但是买的也几乎都是县里的人士。

    和昨天的兵荒马乱相比,今天的陈家还算是井然有序,大家分工合作的也还是顺畅。等陈留芳到家的时候,陈家这部分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就只需要把最后的一波粽子交给德和的人就好,这些就陈家人都可以了,也就没必要再麻烦村里的乡亲。

    陈母干脆就让陈留芳趁这个时间把乡亲们的工钱给结了,大家劳累了这么久,现在结钱,心里也高兴,一会儿回去也能睡个踏实觉。

    等把所有人都送走,又把最后的一批粽子交给了德和酒楼的人,陈家的小院才算是彻底安静了下来。

    除了陈留芳,陈家上上下下,一家老小都是累的很。

    他们从昨天忙碌到今天,中间几乎没有休息。妯娌几个连带陈母都在和大家一起包粽子,就连几个小孩也在帮忙,不时的跑个腿,找个东西呀,陈家兄弟三人则按照王姝要求的样子给粽子装篮,还要负责统计数量,交给来运粽子的。

    所以一结束,就剩下陈留芳一个人在收拾,其他的人都回去睡觉了,王姝也累的没甩陈留芳一个眼神。

    一觉醒来,已接近黄昏。王姝伸了伸懒腰,发了一会儿呆就起床了,没敢多睡,怕晚上睡不着。

    刚走出房间,就看见原本乱糟糟的院子都已经收拾干净了,桌椅也都摆放的整整齐齐。

    愣神的间隙,就听见厨房有水声,王姝想着也不知是哪位嫂嫂起来这么早,不禁收拾了院子,还……

    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男子的身上,却像是由内而外发出了一圈光晕,温暖却不刺眼,时而轻风吹起几缕头发,飘飘若仙,不似真人。

    当然这是在没有看见男子手中的菜刀的时候,王姝就生生看着从一幅夕阳美景图到洗手作羹汤这种极富生活场面的转换。但不得不说很是感动,一般男人都不愿意进厨房,陈留芳能在这个环境下洗菜做饭,确实难得可贵。

    要知道陈家的几位哥哥可是从来都没有动过手的,特别是关于厨房的,典型的油瓶子倒了都不,额,这个还是扶的,太贵了。

    察觉到有人,陈留芳看向门口,只见王姝懒懒的倚在门边,把玩着自己的手指,笑了笑说道,“醒来了,我煮了粥,你先去洗把脸,然后喊娘他们起来吃饭。”

    陈家的这个晚饭吃的确实漫长,一家人说说笑笑,很是欢乐。不过最后,陈母害怕大家飘了,还是给大家紧了紧皮子,“钱都还没拿到,出去也别大声嚷嚷。”喝了口水又特意瞥了一眼陈三哥,“特别是老三,你别把不住嘴门,什么都给秃噜出去,你要是敢,你看我打不死你。”

    陈三哥连忙求饶,“娘,你放心,就是梦里我都不会和人说的。”

    拿儿子开过刀之后,才叮嘱几个儿媳,“你们娘家人问也别都说,你们也都是有孩子的人了,要多想想自己孩子。”

    陈母还特意看了老二媳妇一眼,别的都还好,就老二媳妇没主见,总是听娘家几个大嫂的话。也不管人家是不是真的为她好,真是傻得很。

    “行了,你们心里有个寸儿就好,我也不都唠叨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每逢节日的时候,酒楼生意都比寻常要好很多。今年这个端午节,趁着新款粽子的春风,德和楼的生意就更是比福满楼强了不少,李掌柜是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当然也不仅仅是店里的生意,还有昨天的粽子。买带雄黄酒的粽子占了一大部分,这种是要二两银子,但是酒也不值啥钱,几乎可以忽略成本。

    也就是说,另外的一两都是酒楼的,只需要把原来的一两银子和陈家五五分成就够了。这样估算出来,酒楼赚的是陈家的三倍。

    所以昨天的银子收回来之后,一大早就让账房清算完毕,“老高,一事不烦二主,你和陈家熟悉,跑一趟把银子给送去。”

    想了一下,有吩咐高管事,“额,你再给陈家带些咱们店里的烧鸡过去。”说完李掌柜就哼着小曲走了。

    陈家人拿到这笔钱激动的很,虽然都知道大概数目,毕竟卖了多少篮,陈家心里也都有数。可是实际看到的一百七十三两银子,真的是太有冲击力了。幸亏高管事怕不方便,给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并七个十两的银锭子,还有三两碎银,不然陈家都还真没处藏钱。

    赚钱是好事,但陈母也怕因为钱让兄弟倪墙,“这个一百两不能动,你们找人打听一下,哪里有良田,遇见合适的就买下。”一亩估计也要十一二两,好的还得更贵。

    其他人也没意见,陈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靠田吃饭的,也都知道田地的重要性。

    “你们一家十两银子,剩下的三十三两留着。老大你去找学堂,给几个男娃送去,学费从这里面出。老三你家没有男娃,你也不要觉得我偏心,等你生了,和他几个哥哥一样。”

    又看了看两个孙女,陈母也心疼,“老二老三家,我出钱,赶明儿去扯几块布,给大妞和二妞做几身衣服。”几个孙辈,也不偏谁。

    “至于老四,今后读书的银钱也是从这里面出,你们也别觉得我偏他,这次能赚钱也是老四媳妇想的主意,不然家里还是一穷二白。算起来还是你们几位哥嫂占了便宜,不过,自从你爹没了之后,这三年也都是你们帮扶,老四才能继续读书。”

    说着又看向了陈留芳,“老四,你几位哥哥也是拿得起的。”陈留芳站起来同哥嫂拜谢,这几年多亏了他们,自己才能继续学业,自己一直谨记心中。

    时间如流水,在悄无声息中划过。

    除了陈家的三个男孩开始每天上学,两个孙女多了几件衣服,从外面看陈家人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也打消了村里的诸多猜测。

    这也是因为陈家村村长的女儿嫁到了县城,女婿是一家当铺的账房。德和楼里别致又昂贵的粽子他们自然也是听说了。打先不注意,刚好回娘家听说了陈家的粽子,这才把县里卖一两一篮的事情说了。

    自此都在传,陈家发财了,赚大钱了。陈家人都不知道,还是陈三哥的朋友调笑,“大湖哥,你这以后就是富家少爷了,可别忘记了兄弟几个。”这才知道外面的风言风语。

    “我哪能呀,我家就是把粽子卖给德和,便宜的很,兄弟你可别骗我?”这是陈留芳提前就嘱咐好大家的说辞,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周围总有几个要钱不要命的二流子,陈家没权没势,保不齐会有什么歪主意。

    这几个朋友虽然将信将疑,不过想着人家大老板,又不和陈家这泥腿子认识,估计也就是按照普通的来给,陈家估计也就是个辛苦钱。

    陈母在村子里也是一样的说辞,过了这么久,又见陈家人没有大动静,这才相信了陈家真的没赚到什么大钱。

    等村子里的流言逐渐平息,陈留芳也迎来了秀才的最后一关。

    陈家人重视的很,特别是陈母,最近焦虑的很,经常拉着王姝去烧香拜佛。

    也不怪陈家人紧张,这是科举的第一步,虽然平常都是夸陈留芳天纵之资,可是没取得功名都是虚的。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就更不说以后了。

    只要陈留芳中了秀才,他还年轻,有更大的机会去考取举人。

    一旦成为举人,以后不仅可以谋官,还可以免赋税。在这个农耕时代,赋税可以重中之重。不过前提都是先要中了秀才才行。

    陈留芳也很紧张,不同于陈家人的想法,他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秀才不在话下。

    他更想拿到案首,最差也得拿个二三名,这样才能拿到县里的补助,才能把娘子接到县城,夫妻团聚。

    怀着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陈留芳走进了考场。一共考了两天,等陈留芳出来,陈家大哥已经在考场门口等着了,因为学校直接给考生放了一个月的假,所以二人回县学收拾了衣物直接就回家了。

    回到家中,一直紧张的陈母反而不敢问了,生怕给自己儿子太多压力。

    陈母不问,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多嘴,不过私下里,陈母偷偷把王姝拉到一边,问她感觉陈留芳考的咋样。

    作为枕边人,王姝能感觉到陈留芳心情不错,想必考的应该还可以。

    但也没敢说什么,就装作自己啥也不知道。

    陈留芳心情自然不差,考秀才都是基础题,都能找到根据的,考的好差自己都明白。

    他自己也估摸着应该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