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开张

    现在虽然名义上还是孙茂才和王姝合作,  但是背后却是得到了孙家的大力扶持。孙家既然要赌就要赌一把大的,不管是因为陈留芳以后的前程还是确实看好火锅店的未来。

    不得不说,孙家确实财大气粗,  为表示最大的诚意,把德和楼给拿了出来,让孙茂才和王姝两个人改造。

    这对王姝他们来说刚刚好,  不仅免了重新操办的时间,还不用重新招募人手。

    当然其中也是因为即将到了冬日,酒楼生意不景气的原因。王姝以前也没意识到,原来在这个时候很多的烹饪手段都没有出来,例如干锅之类的。虽然传统的钵、盅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但是却不能持久,  特别是来酒楼吃饭的基本上生意场上的人,  或者是几个小友聚会之类的,  持续时间又长,等到了最后剩下的可真的就是残羹冷炙了,  所以酒楼的生意在冬夏两季最为清冷。

    不过酒楼也没有大改,里面的摆设大都是还按照以前的样子,  也就只是在每个桌子旁边添加了一个多层的置物架,方便摆菜。

    至于桌子,王姝并没有按照现代火锅店的方式把锅子内嵌进去。主要一方面是时间紧促,来不及重新定制,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桌子是木制的,  无法直接接触火炭,  否则会有安全隐患。

    王姝索性就直接做成了类似于老北京涮羊肉的那种锅子。不过王姝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铜铁都是朝廷管制的,一下子需要这么多的锅,  如果不是孙家在背后活动,他们估计连锅都弄不到。

    王姝……

    这也算是给王姝上了一课,不能完全以现代人的思维意识来结局问题,要兼顾时代的发展。毕竟在以前自己看来随手就可以买来的东西,这这个时代却很难实现。

    果然生产力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大关键。

    紧张忙碌的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也迎来了德和楼重新开张的日子。

    没错,还是德和楼,并没有改名字。

    一方面是因为缺少空调导致火锅的季节局限性,酒楼夏日还要有其他的生意,只是把火锅作为冬日的主推。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沿用的德和楼可以吸引原有的老顾客,这才最终决定维持原名字。

    “今儿可都长点心,别给我出乱子。”一大早李掌柜就嘱咐店里的伙计,生怕他们在这好日子里触了霉头。

    说完看大家还在愣着,着急的挥挥手,“都看我干嘛,还不赶紧去准备着,一会客人就上门了!”

    大家这才慌忙离开。

    “真是一点都不省心!”李掌柜说完抬头就看见,王姝和陈留芳走了进来,挤出一张笑脸赶紧迎了过去。

    “今日大喜呀!孙少爷已经在里面了,您二位直接进去就好。”心下却感叹道,初见的时候这陈家人不过是村里来的泥腿子,如今摇身一变就成德和楼的东家之一,果然金麟非池中物。

    “同喜,同喜,辛苦李掌柜了。”

    正说着话,孙茂才刚好从后面出来了。

    “留芳兄,嫂子你们来了?”自从两家合作生意以来,几人之间也算是日益密切,也就不再生疏客套了,直接以名字相称了。

    陈留芳点头致意,“茂才,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因为王姝不方便出面,陈留芳大部分时间又都在学堂,所以酒楼的事情基本上全靠孙茂才了。

    孙茂才这才挠了挠头,平时都是都孙父责骂,一时被人夸奖,还有点不习惯,“留芳兄多礼了,酒楼能成如今这样也多亏了嫂子。”说完就笑的露出了大白牙。

    说实话他也是激动的很,虽然出身商贾,但是家里的生意他却从来都没有经过手。唯有这个酒楼生意是他第一次亲自参与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这不一大早就激动得睡不着,干脆收拾了一下,跑来酒楼了。东看看,西瞧瞧,生怕缺东少西的,最后让人手忙脚乱。尽管他明知道有李掌柜在,自然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可是始终放不下心来。

    刚刚在后厨转完一圈,见各种配菜和蘸料都已经准备周全,厨房的人也都各司其职,才算是安了心。

    而此时店外面早已经聚集了一波人了,有的是早几天王姝让几个能说会道的伙计出去宣传开业当天半价优惠给吸引来的,有的则是因为门口舞狮子才过来的,总之热闹的很。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孙茂才才在李掌柜的陪同下走了出去。

    “今日我德和楼重新开业,喜迎八方客,凡用餐者,皆半价!”  这才让伙计解开拦在门口的红绳,以示开业。

    王姝和陈留芳并未打算出面,所以一直在躲在暗处观察,看着平日稍显稚嫩的孙茂才如今有模有样的在操持着酒楼的各种事物,还真的有了一种万事尽在手中的雄姿英发。

    不过门口看热闹的虽多,但是真正走进店里的确实不是很多,也就是两三桌的客人,不过王姝也不是很在意,这也算是在她的意料之中。

    因为牛肉,木炭之类的特殊,他们原本给火锅的定位就是中高端客户。就连装修都是除了大堂了放了一些为普通的客人准备的桌子,剩下的二楼三楼都是包间的形式,专门为特殊的客人服务的。

    一般人自然不敢轻易踏入。

    不过,也刚好陈三哥的麻辣烫生意是针对的普通阶层。味道还有食用方法也有些差别的,所以也不冲突,不影响陈三哥的生意。

    随着店里火锅的香味不断飘出,再加上半价的优惠,终于又有人忍不住了。

    几个身穿七成新长衫的年轻男子犹犹豫豫地走了进来。寻着香味的来源,看到旁边几位公子哥打扮的人,桌上放着两个像锅但又不是锅的东西。一个里面红艳艳的,一个奶白奶白的,不过看着香味就是从这里面飘出来的。

    伙计殷勤的上来招待,“客官,您请坐,我们这店里特色就是火锅,诸位尝尝看?”

    客人没有回答伙计的话,反而指着旁边桌子上的火锅直接问“那两个是什么?”

    伙计看了一眼,笑着说,“这就是我们徳和楼的特色——火锅。我们这里有麻辣的和清汤的,诸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诸位是要什么锅底?”王姝害怕有的人不能吃辣的,特意又弄出了清汤的锅底。

    三人家里虽然富裕,但是也没到随意挥霍的地步,商量了一会,还是觉得红色的锅子里的看起来好吃,这才说道“那就红色的那个锅子来一份。”

    “好嘞,您请好。”一边让人去让后厨准备锅底,一边又让客户点菜,“客官,您看你是要点些什么?有肉丸,鱼丸,还有各色菜品……”一一给他们介绍。

    王姝看到这里也不由佩服,这时候识字率非常低,这些跑堂的伙计,都是全靠自己脑袋里记的,还能一丝不差,也是令人佩服。

    等火锅的时间,伙计又端上来一盘有十二个小碟子的蘸料,给诸位讲解了吃法,又按照各位的习惯,给调制了酱料,这才把重新下去。

    这也是王姝特意想出来的,既然定位的是中高档人群,那能来这里的人定然非富即贵,或者是殷实人家,肯定自己不会乐意跑到大堂中间去排队取酱,有损体面。干脆就让伙计把蘸料按桌子端去,给客人调制完了再退下,也算是兼顾了这个时代的特色,还不会浪费。

    众人第一次见这种吃法,很是新奇,纷纷拿起筷子吃了一口,味道确实让人惊艳。最重要的是这大冷天吃的让人热乎乎的直冒汗,浑身舒坦,还不用担心菜会冷。

    几人还能边吃边聊确实让人尽兴的很。

    看着里面的人吃的忘我,陆陆续续的又有人走了进来,倒也把大堂给坐满了。王姝看到后确实惊喜的很,原来她还以为至少需要几天的口碑发酵才行,没想到生意好的出乎意料,第一天就满座了!

    更人王姝惊喜的是孙父也带了几个朋友过来了,看穿着打扮似乎也是同道中人。要知道商人之间的消息可是最为灵通的,只要今天让他们满意,就会有远远不断地客户,德和楼的生意绝对不会差。

    不过再高兴,王姝也没有冲昏头脑,依然和陈留芳在房间内待着,不过还是提醒了一旁早就高兴的都找不到北了的孙茂才,让人去招呼他爹。

    看到亲爹来给自己撑场面,心理高兴的都快起飞了的孙茂才却还努力的保持一本正经,示意道“客官,楼上有雅间,您里面请。”

    刚说完就被孙父呼了一巴掌,“好小子!快过来,见过你几位伯父。”孙茂才知道孙父这是在给自己拉生意,赶紧点头问好。

    孙父这才向朋友介绍道“这是犬子茂才,这店也是他与友人琢磨出来的。孩子的小打小闹,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是孙父心里可是满意的很。这个酒楼他虽然一直没有过来看,但是也有手下人给他悄悄的讲过了,也知道儿子的一番操作,再加上大堂里的一桌桌的人群,十分自豪。

    都是商场的老狐狸谁不知道谁,自然没有人出来败兴,纷纷附和道“果真是虎父无犬子,令郎年纪轻轻就颇有孙兄之风,以后定然不可估量?”

    “是呀,是呀,你这可是后继有人呀!”

    “若是我家的,我做梦都要笑醒了。”

    这真的是花花轿子人人抬,把孙茂才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连他这么厚的脸皮都撑不住了。直到火锅上来,众人的话题转到这种新奇的吃食上去了,才算是解放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