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殿试是在太和殿举行的,  考试内容也没有其他的考试那么多,这次只考策论,所以时间上就相对短了一点,  就没有那么难熬了。

    陈留芳随着学子的队伍缓缓地向前推进。

    这次虽然就二百多人,陈留芳来的也停早的,但还是是等了许久,  甚至是花了会试的时候两倍的时间。

    会试说来真正的主考官就是皇帝,所以检查也就更为严格,这可是事关皇帝的安危,没有人敢用脑袋来开玩笑。

    眼前的这座殿宇庄严肃穆,远非城外那些富贵豪宅能相提并论的,  让人望之生畏,  就连陈留芳这个情绪相对平和的人此时都在紧张中夹杂了一丝激动,  更别说其他人了。

    不过此时大家也不敢乱动,  悄悄扫上一眼,就赶紧垂下眼眸,  跟着前方的队伍移动,君子重德行,  此时他们的一言一行已经在众人的观察之下了,丝毫不敢大意。

    太和殿足够大,一人一张案桌,谁也不影响谁,  每个人对照自己的名字坐下,  等到静鞭声响起,  众人才纷纷执笔,神态各异。

    这次的策论题目是内阁草拟的,一共是四道题目,  密封呈给皇帝,由皇帝亲自圈定。

    草拟题目的事情,程阁老没有参加,是他特意请辞的,还是在朝会上。

    这也是历来的规矩,有亲属师徒的话是要避嫌的,免得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众人原来还好奇是是谁,毕竟程家的两个儿子均已授官,孙子辈的都还没有到殿试这一步,这避嫌避得莫名其妙。

    但是一些消息灵通的人自然知道原因为何,尤其是皇帝,更是早早的知道自己还有一位小师弟要参见今科的考试,甚至还特意让人抄录了陈留芳这一路的文章内容。

    前面的都还好找,历来官府在张贴榜单的同时也会附上前三甲的文章,好供大家欣赏,同时也避免了徇私舞弊的行为。

    陈留芳作为案首和解元的获得者,文章自然早已经传遍了,但是这次会试成绩为第四名,皇帝还特意让人去帮忙抄录了他最新一份的文章。

    看完之后还忍不住叫好,对身边的太监说道“果真是良才,怪不得老师破例收徒!”

    皇帝以前虽然知道这个人,但是也就是一个模糊的印象,老师的小徒弟,也就是这次突然想起,才让人取了陈留芳的试卷,当然取了前十的所有人的试卷,这才是他登基后第一次科举,皇帝自然重视。

    求贤若渴,期望能得良臣贤相。

    看完这些卷子,“果然我泱泱大国,人才济济。”这能在前十的自然能做出锦绣文章。

    太监跟上,“也是陛下贤明,才能得遇良才。”□□裸拍皇帝的马屁。

    皇帝也知道自己也才刚登基,怎么也称不上贤明,不过他也有一番抱负,虽然不敢妄想能比肩秦皇汉武,但也想能文治武功,青史留名。

    皇帝是在时间过半的时候才走了进来,此时大部分的人都早早就做好构思动笔了,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誊写到三分之二了。

    整个太和殿鸦雀无声,就连皇帝都特意的放缓了步伐,以免打扰这些正在奋笔疾书的考生。

    一连走过几个人的身侧,皇帝都扫了卷子一眼,但是并无吸引力,直到走到一个身着青衫的男子身旁这才停了下来。

    不仅仅是因为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内容更是吸引人,皇帝虽然没有看到成型的文章,但是如今已经基本出现了骨架,只要后面的保持正常水准,文章绝对是一等一的好。

    等到皇帝从文章的内容中回过神,这才悄悄移到了左上角,这才看到名字。

    心中还想着原来这就是陈留芳呀,果然不愧一句少年英才。

    陈留芳许是答得太过专心,过了一会儿才发现身旁的有人,原来还以为是哪位监考的大人巡考,直到瞥见衣衫的一角,颜色不同于寻常的官服,这才断定了来人的身份。

    除了皇帝不做他想。

    心中虽然在思考,笔尖却不曾停顿,卷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一旦污了试卷,又来不及誊写,那可是憾恨终生。

    不过,陈留芳发现皇帝没多久,皇帝就去了其他人前,又在考场转了许久,这才满意离去。

    不过皇帝停留时间久的人年纪最大也就三十五左右,那些年纪略长的,皇帝都没过去看。

    不过这也不怪皇帝,科举不限制年龄,自然有才及弱冠之年的,当然也有耳顺之年依然不放弃的,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士具有莫大的诱惑力,让人疯狂。

    但是对于朝廷就不一样了,三年一届,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自然优中去取优,同样的水平,自然年轻的更有机会,当然除非你有诸葛之才,才能让人忽略了年纪。

    殿试阅卷由八个人组成,为了公平,所有的卷子都是用纸糊着的,由这八个人分别给人评卷,再把选出的最好十张试卷呈给皇帝,由他亲自判定名次。

    不过到了皇帝这里的试卷就不用再用纸张遮掩了,不过就算遮掩,皇帝应该也是心中有数的。

    把这十张试卷看完之后,这才又看了呈上来的名次,虽然说是由皇帝钦定,但是一般送上来的都是已经按照名次列好了,皇帝一般都不会大改的,就是因为喜好轻微的调动一番,但是有一些皇帝,可就直接阅,就如先帝。

    皇帝看到了呈上来的名次,果然就没大动,用笔圈了两个人的名字,换了位置。

    既然是殿试,必然就少不了三年一次的打马游街。

    一大早王姝就带着雪碧等人出发了,她现在已经有三个多月的身孕了,肚子也比之前大了一点,最怕受人碰撞,尤其是今日人山人海,更加要小心谨慎。

    且不说陈留芳参加此次殿试,就说为了看一个热闹,王姝也不想待在家里,干脆特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租了临窗的房间,好能看到这一个盛况。

    陪同王姝一起的还有程家二夫人,他们虽然在京城已经见过不少次了,但是还还是今上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比,自然也想去凑个热闹。

    程二夫人能安安稳稳地在里面喝着差,坐等队伍过来,王姝可不行,她心里一直揪着,喃喃道“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

    人的果然无法满足,原来觉得陈留芳能中就好了,没想到上次考中了第四名的成绩,就更想让他更进一步了。

    不时地走到窗边掀起来看外面,就连程二夫人多次劝说都没用。

    王姝一直提着心,直到逐渐传来了喧闹声,这才又打开了窗子。

    随着那群人马逐渐出现在眼前,楼下的人群也更加拥挤了。

    “看到了没?状元公在哪里?”后面的人还踮起脚尖期望能看到新科举人。

    王姝就是占了地理优势,远远就看见了队伍,走在最前面的当然是敲锣打鼓的,中间有三个骑着大马的,正是此次一甲三人。

    当身着红色的陈留芳出现在视野中,王姝彷佛又回忆起了他们刚成亲的那一晚,那个虽然稚嫩但是却掷地有声说出与自己共度余生的男人。

    他如今真的成长了,从农家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金榜题名,这一路确实不易,王姝情不自禁地摸起了自己的肚子。

    陈家的下人也是很激动,尤其是可乐,“夫人,快看!我们老爷是榜眼!”

    可不嘛,看着他们的位置就猜了出来,更比说还有特意唱和的人,一次又一次重复新科举子的名讳。

    “还骑着大马呢!”

    说是骑,其实是前面有人牵着的人,毕竟文人骑马的就不多,陈留芳倒是还会骑马。

    不过这些马都是挑的温顺的,又有人牵引着,也很是乖巧。

    当他们经过王姝他们的时候,陈留芳朝上面看了过来,他自然知道王姝他们订的位置,果然不出他所料,王姝也正看着自己。

    “老爷看过来了!看过来了!”身后的丫鬟高兴地直跳。

    王姝虽然矜持,但也禁不住陈留芳直勾勾的眼神,尤其是陈留芳要看向他们自然头要上仰,这群人注意到,也都跟着朝上看,吓得王姝赶紧关上了窗户。

    陈留芳莞尔一笑。

    等他们远去,王姝这才小心的又推开窗户,看着人群远去。

    程二夫人自然也听到了陈留芳获得榜眼的成绩,“恭喜,恭喜。”

    还真是想不到,能有如此之造化,这可是新科一甲,果然厉害。

    王姝虽然有期盼,但也没想着真能实现,突然还有丝不真实的感觉。

    程二夫人又说道“今年的三甲可真的都是青年才俊。”可不嘛,就连这个状元看起来也不过才是三十左右,更比说榜眼和探花了,都是一准儿年轻人。

    说来这其中还有一个插曲。

    当时把这次殿试的名次呈上来之后,皇帝要亲自看完前十名的试卷。

    早有太监看到皇帝眼光看着这人的时候,就把这些人的生平和年龄报了出来,皇帝一听原本的第三名梅傲已近天命,果断将他同第四名对调。

    这原本的传胪就成了探花,探花儿反而成了新的传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