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9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陈留芳在同前任通判做交接,  王姝也没有闲着,在丫鬟的陪同下,逛了一圈属于通判的官邸,  这也是他们未来要住许久的家。

    这也算是当官的一项福利了吧,  在外任职不用担心房子,会有专门提供的官邸安置家眷,只需要象征性付一点租金即可。

    他们初到随州,  两眼一抹黑,尚且不知此地水深几何,王姝也不欲要多生事端,  暂时也没有另赁居所的打算。

    不过这府邸,王姝越逛越是理解前任通判跑得那么快了。

    整个府邸布局倒是比在京城他们住的官舍要正规一些。

    京城他们住的,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四合院的升级版,但京城寸土寸金,  区域分隔不算明显。

    但随州就不同了,  因为地广人稀的缘故,普通的百姓的居所都要大上许多,  更别说这官邸了,格外的宽阔,  还分为前堂和后舍。

    前堂,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招待官员和客人的,也就是说以后都是归陈留芳独自使用的地方,  王姝也就大致扫了一眼。

    反而是后院,  几乎是一家人日常起居的地方,王姝更为关心。

    一圈走下来,地方够大自是不必多说,  可惜的就是这地势宽阔非但没有增加府邸的大气磅礴,反而衬得整个院落显得更为破败萧条。

    几座房屋随意的坐落在四周,屋顶上灰色的瓦片也远不如京城的流光溢彩,支撑房屋的柱子,因为风吹日晒,斑驳点点,唯有通过那翘起干涸的已近粉色的外皮,可以看出原本的朱红。

    再看看里间缺钉少卯破损严重的家具。

    不得不说,要不是外面挂着的匾额,王姝都以为这是哪家被人遗弃多年荒废的老宅子。

    更何谈官邸?

    这也难怪前任通判跑得快。

    随州地处偏远的北方,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积雪,非常不利于出行,再加上本身人口也不多,所以整个城池都显得格外萧条。

    就连商队也极少出现在此地。

    可以说随州这个大一块地,每年的税却少得可怜,账面上永远的赤字,想养出一个贪官都不容易。

    也难怪,这府邸这般破败,却无人修缮。

    许是在此地做通判久了,什么都学会了精打细算,这前通判就连送陈留芳他们来的镖局都打上了主意。

    这镖局接了陈留芳他们这单生意价格可是相当高的。因为谁也摸不准回来还会有生意,所以陈留芳相当于支付了往返一趟的费用。

    这不这前通判趁机蹭了便宜,让陈留芳帮忙递了个话儿,随着他们镖局一起走,当然费用便宜的几乎都不让他付了。

    之所以这么便宜的原因就是,人家下一趟镖与他的路程只有一段的重合,也就是堪堪走出北域吧,又加上陈留芳的情面,不值当。

    陈留芳刚说完,这位前通判就嘿嘿一笑“没事,只要走出北域就够了,其他的我不用担心。”只要出了北域,就已接近中原,他也不怕。

    顺水人情的事,陈留芳也乐得行方便。

    不过由此可见,随州之穷困。

    陈留芳长叹一声,又翻阅了卷宗,回来的时候,王姝正使人打扫府邸。

    “一时半会儿也腾不出来人手收拾齐整,最起码先打扫干净能看,简单的把一些家具给修补一下。”

    王姝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缘分,短短的几年却不停的搬家、修补房子,从洛城到京城,再到随州。

    不过也有好处,家中这一堆人也算是练出经验了,不过半天的功夫,都已经收拾的七七八八了。

    尤其是前堂,因为是通判平日接待客人的地方,所以整体比后院要好多了,最起码家具看起来都齐全的很,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用。。

    陈留芳看着府邸整个大变样,关心的问道“累着了吧?”

    “倒也还好。”看着这些变化,王姝还挺有成就感的,得意洋洋指着那些雕花的窗棂,“过些时候再把这些给刷一下,绝对焕然一新。”

    王姝又不缺钱,不用等着官府拨款修缮府邸,直接自己出钱大修一番,以后住的也舒服。

    “对了,不会给你惹什么麻烦吧?”王姝想到官员最重声名,同陈留芳确认。

    陈留芳牵着王姝的时候往回走,“放心,有我。”想到王姝舍弃繁华安逸跟着自己一路奔波,他也不想在这些地方苛责她。

    “再说这是我们自己花钱,别人有无权指责。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告诉我一声。”

    “嗯~”

    有了陈留芳的话,王姝就放心了,也不用再瞻前顾后。

    接下来的半个月,夫妻俩都忙得飞起。陈留芳一边熟悉政务,一边理清随州的势力划分,好方便后面行事,王姝则忙着收拾家里,添置物品。

    刷了漆、换了床、当然还参照京城的暖房又在这里重新起了两间。

    随州的天气,短短数日王姝已经领略其威力,她可没有自不量力地认为全靠自己就能扛过没有体验过冬天。

    所以暖房要早早的准备起来。

    反正这官邸院子也大,起上两三件小屋丝毫好不明显。

    等这些事情都忙活完,随州已经开始逐渐变暖了,懒散了一冬的人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外出活动了。

    富贵人家自然是喜欢举办宴会,就算是随州这种地方也不例外。

    作为如今随州城最高长官的夫人,王姝也接到了宴席的邀请。

    她也没有推却,虽然对于官场诸事不甚了解,但也明白在这个以夫为天的时代,这些官夫人身后男人的交好程度直接影响她们的来往。

    就比如王姝在京城交往的几位夫人,她们的相公几乎都是与陈留芳交好的同僚或者上峰的女眷。

    王姝也就在那时候深刻明白什么叫做以夫为天。

    那就是你所有的生活、交往的人都要围绕着你的丈夫而来,就算闺阁中的手帕交,也会随着琐碎的生活而逐渐失去联系。

    纵使王姝心中多有不忿,但也不得不屈服这个时代。

    想到这些,王姝心中就一阵烦躁,尤其是听见人唤自己陈夫人的时候,不由心中一哂

    你看,努力了这么久,一朝又从王夫人变成了陈夫人。

    心思回转,王姝重新把注意力拉回放到宴席上的几位夫人。

    随州贫穷,这里的官夫人打扮的也不如京城那边的富丽堂皇,清新雅致,但头上的珠钗也能看出是花了功夫的。

    他们也都知道王姝是从京城来的,而且又是这里身份最高的,自然处处以她马首是瞻,小心逢迎。

    王姝也不愿意夺主家风采,低调同大家闲聊几句就坐在一旁默默喝茶。

    她这次来一方面是为了摸清这些夫人背后的关系,另外也是向大家释放信号,替陈留芳安抚众人。

    她可是知道陈留芳大刀阔斧的改革,马上就要来了。

    几次宴席下来,王姝也算摸清了几分随州的官场,索性也就待在家里,不再外出了。

    王姝在家里带带孩子,尝尝美食,小时日子过得温馨甜蜜,然而外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虽不能说是腥风血雨,却也人人自危。

    陈留芳看起来如端方君子,但行事却果敢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现在就开始了。

    民以食为天,三四月份又正是春种的时候,最是要用心,但各个官员却悠闲懒散,陈留芳着实看不过去,怒斥了一番。

    又把他们分散到周围,实地跟踪春种情况,这些官员平常都是养尊处优的,一应起居都有专人照料,哪里受过这种劳作之苦,自然怨声载道,不过也不敢反驳,他们可是亲眼见到这陈通判的手段。。

    有人仗着在随州经营多年,又山高皇帝远,量陈留芳这个光杆通判也不能拿他们这个地头蛇怎样,就阳奉阴违,应付了事。

    春耕的进度远远落在别人之后。

    不过,陈留芳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早在颁布这条命令之前,就已经预料到这种场面,所以也不至于惊慌失措。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更何况是官场这种是非之地,明争暗斗更是不少。

    有朋友自然也有敌人,你来我往,相互制衡,相互妥协。

    早在陈留芳初来随州就摸清了这些人之间的盘根错节的关系,掌握了他们的弱点。

    如今刚好到了测试的时候。

    陈留芳给他们安排负责治区的时候,完美的避开了所有合适的搭挡,务必保证每一对都起过龌龊。

    两两搭配,相互监督。

    抄录公文的下属,看得一愣一愣的,原本看到第一对的时候,还以为这陈通判是走了狗屎运,碰巧了了一些。

    如今这一串的名单下来,自然也明白这陈通判对随州官场知之甚详,一举一动使得随州官场大动。

    想到这些,吓得这官员背后冷汗直冒,态度愈发的恭敬了,心里祈求自己没有得罪这位陈同学。

    这一招借力打力玩得确实漂亮,一举三得。

    即收拢了人心,又敲山震虎,最重要的是完成了春耕。

    春耕结束,陈柳芳也没有闲下来,随州虽然天气还寒冷,资源却颇为丰富,尤其是土地肥沃,最是适宜农作物生长。

    虽然做不到洛城的一年两熟,但是两年三熟还是可以的。

    随州的商业几乎可以说是垫底,远远不能与洛城相提并论。所以大部分的税收还来自于人头和田地。

    陈留芳这才思索着套种的可能性。

    这并非他天马行空,

    而是当时王姝得到了八十亩地之后,第二年就开始让大家按照她的方式种地,不仅小麦的产量提高了,又增加了其他作物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直到今天也一直按照这种方式,收成一直不错。

    所以陈留芳才起了在随州依法炮制之心。

    不过陈留芳一个决策关系了万千百姓的生存,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才又命人找了几块田地,连同治下的乡绅富豪,选出部分田地按照王姝的方法再次试验。

    得益于上次陈留芳展示的手段,这次也没人敢违背,一个比一个表现的积极。

    嗯所以不过短短数日就结束了。

    把春耕相关的事情做完,陈留芳开始反思随州的情况。

    按说随州资源丰富,濒临山林,什么天华地宝应有尽有,最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但事实上却很少见来置换的商队,一年最多的就是在入冬前,会有商队带着煤炭来来置换汽奇珍异宝。

    陈留芳迟迟想不通,占据优势的随州,如何会走到今天这种境地?

    明明坐拥宝山,却家徒四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