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章 第 121 章

    这些人中不乏有野心的,  尤其是年轻一些的,正是冲劲十足,敢想敢干的时候,  z只是以前受制于人,  这才不得不盘着。如今有了陈留芳提供的渠道,当然要搏上一搏。

    所以十日期限还未到,就不断有人b陆续上门。

    人都有从众心理,  本来就只是因为疑虑这才犹犹豫豫,但如今看到人家快人一步,自然也不甘落后,  生怕失去了次机会。

    所以最后,除了后辈不争气,一心求稳的几家以外,都同官府达成了协议,  并提前预付了部分款项。

    官府这才有了银钱支撑这些人的训练。

    村子里的这些青壮年训练的同时,  陈留芳也加急书信发到各个地方。

    这些人也并非别人,大都是陈留芳同一科的,  不过因为既非三甲,又没有考中庶吉士这才到了地方赴任。

    从南到北,  从东至西,中原到边塞都有,尤其是经过去岁的政绩考核,升官的有,  原地踏步的当然也有。

    虽然说不全都是来往密切的,  但也算是有过一面之缘。不说同年之情,就凭着陈留芳背后的程阁老以及皇帝的赏识,如今有事相求,  他们无论是出于何种立场都不会拒绝,再说随州的药材和皮子在其他地方也都价格高昂,现在能直接对接到他们的任地,价格也会相对低廉,何乐而不为呢?

    这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他们自然不会拒绝这等好的机会。

    双方没有意见,自然紧急把事情提上日程。

    这个时节也是刚刚好,虽然说天气炎热,但是却方便行走,陈留芳立马组织这些商家前往货源地查看货源的品质,这可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也会接待其他各个地方来此地验看货物的商人,再确定好明年的货量。一应事情官府都承担了。

    但剩下的就是这些商人之间的价格会谈了。陈留芳就没有多加插手,在这些上面,官府也只能把控大方向,保证价格最优,但具体的就要各凭本事了。

    不过这些细节上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决定的,估计等章程确定下来,也都已经过了夏季了,也不方便运送货物了,再说还要等那批青壮年训练出来呢。

    所以最后确定的实施的时间就是明年春种结束。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人手,陈留芳怎么能不担心呢?

    不过多想也无益,也只能静待佳音了。

    好在也没等多久,八月中旬,中秋佳节的时候,第一批训练的人终于出关了。陈留芳带着一众官员亲自到场检验训练成果。

    随州男儿果然不失本色,本就是体魄健硕,又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个个英勇无比。就连一直不赞同陈留芳计划的官员,看到这些人也都不住点头。

    车队不成的话,至少可以保护村庄冬日不受野兽袭击也是好的嘛!

    陈留芳才不管这些官员心理的想法,见眼前这些人训练的有模有样,就忍不住的高兴,车队的事情总算是有谱了。

    心里还暗暗盘算着接下来要找些引路的好手才是。

    得把人手给配备齐全!

    不过眼前要做还是要勉励一番,不然……恐怕容易功亏一篑。

    “本官今日在此立言,今冬你们护村庄安宁,明年定然会有机会赚钱。不过诸位回到家中,切不可懈怠身手,免得明年考核不过,错过了机会。”陈留芳也没有长篇大论、拽文造句,而是简单明了的用明年赚钱的机会激励着他们。

    虽然直白,却最为有效,场上的欢呼声足以说明一切。

    同老猎人商量好下一批训练的事宜之后,陈留芳就带着这些人离开了,免得大家不自在。

    不过却是回到衙门,陈留芳还有事情同这些官员交代。

    “我知你们不认同这个想法,但是诸位今日也看到了,我随州男儿一身力量,却无处可施,如今随州又这般穷困,何不让大家另谋出路?”

    同这些人也相处一段时间了,知道他们也只是担忧失败,这才又说道“纵使失败了,也能护一方安全。”

    陈留芳接下来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不能把全部心神放在这上面,当然要说服一部分人心甘情愿的来监管这些事情才行,这也是陈留芳原因花费心思来说服他们的原因。

    眼见这些人有丝松动,陈留芳继续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等不求青史留名,但也要做到问心无愧。诸位明明有机会添柴加火,何必袖手旁观呢?”

    随州官员可以说他们是庸碌无为,但却无法说他们是奸人,这也是陈留芳愿意花费心思的原因。

    经过陈留芳的劝说,能够看出来大家也几乎都已经同意了,甚至还隐隐有人支持,陈留芳也就随他们去了。

    把事情安排给几位能力还不错的支持者,陈留芳又去忙耕地和种植的事情了。

    随州土地肥沃,农业才是根本,陈留芳不敢掉以轻心。

    虽然他已经让人去试验套种的事情,但是按照他的计划,一但随州的商贸打通,必然商业会快速发展。

    尤其是随州的药材,自来受到众人欢迎,到时候随州商业繁荣,利益驱使,必然会大范围的种植药材。

    但是药材虽好,耕地却是根本,陈留芳就怕这些商人使出百般手段诱使人弃掉田地改种药材。

    王姝起初还不理解陈留芳的担忧“这不都是种植吗?又什么区别?”还能提高百姓的收入不是更好吗?

    直到陈留芳的一句话点醒了王姝“少的那份粮食从哪里来?”

    王姝这才突然意识到不同,在她看来都是种植没有问题,又不影响环境。但是实际上用来种药材的那亩地却不能长出粮食,那就又少了一份地来养活随州的人。

    别说是从外面购买粮食,一方面价格高昂不说,另外若是有个大雪封路,天灾,随州的人只能是听天由命。

    而随州的天气,这个几率是相当高的。

    这可不是现代的时候,经过研发高产的农作物,一亩地养活的人数是如今的数倍,还有着便捷的交通工具,能快速的周转粮食,解决问题,只要经济发展顺利就可以。

    但是于如今的时代却是不可能的,耕地有限,产量极低,甚至很多地方仅仅因为洪涝就会成为灾荒年,治下百姓流离失所,四处乞讨。

    更何况是随州,遇到了,加上天气作祟,可能就只是死路一条。

    换言之,一分耕地都不能少。

    所以平衡随州的商业和农业也是至关重要的。

    陈留芳如今心中也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  哇,今天就是520啦。

    祝福给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