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5章 第 125 章

    是日天朗气清,  一大早随州城门口就排满了进城的人,守门的士兵看着犹如长龙般的队伍,又加快了手上检查身份文牒的速度,  只可惜队伍丝毫不见变短,  反而越来越长。

    “这得让头儿再派些人来,不然只凭着咱这几双手得累死!”只见其中一个正在核对文牒的守卫趁着间隙同同伴吐槽。

    “谁说不是呢?自从咱们这通判大人来了之后,咱这守城门的可再也清闲不得了哟。”说完又望了望队伍“估计到十月份才能清闲下来。”

    十月的随州可是彻底成了冰天雪地,  寸步难行,往返的车队变少,进城的人数就少了。

    “以前是常年半月不见人,  就想着找个人唠唠嗑都难,如今就想着喘口气。”

    这还真是,随州不算是战乱频发的地方,也不用抵御外敌,  又恰逢气候的原因,  常年都没有几个人影,原来他们这些守城门的是最轻省的差事。

    可自行随州城繁华起来之后,  每年从刚消冻,到大雪飘纷,  往返两地的车队都不停歇,他们这些人也不得闲。

    “得,你可知足吧,头儿可没亏待你。”这差事如今是更忙了些,  可是上头也知道他们这些人辛苦,  发的银钱可比往年多了去了,而且还额外有许多的节礼。可比往年俸禄都要拖欠好上数倍,一位小兵斥骂了一句“不然你怎么娶上媳妇的?”养活自己都难!不过顾忌周围人多口杂,  就没有再深入说。

    最先吐槽的二人听闻之后也就闭口不言了,他们也是嘴上抱怨几句,但心里却也是开心的,如今日子越来越好谁也不傻,所以有人顶了几句,他俩就消停了。

    “嘿嘿,我就说说。”摸了摸脑袋。

    正说话间,只见又来了一群同他们身着一样衣服的人,一看就是守卫的,赶忙问道

    “哟,盛哥咋也来了?”

    “去你的吧,不来还不得让你们给骂死,你小子赶紧滚去干活吧!”说着就开始赶紧接替了一部分工作,仔细核查进城的人的手续。

    门口这才只剩下盘问的声音。

    来往两地的人多以随州人士为主,其他各地的人虽然逐渐增多,但终归抵不上随州本地的。其中之一也是因为通判大人命人组成了车队,每年这些时候都是他们进城的高峰期几年下来,都脸熟了,所以他们核对起来速度也算快。

    这名人称盛哥的守卫不经意间竟然看见一个洛城人士的文牒,愣了一愣,“洛城来的?”

    “可不嘛?哥。”一圆脸小哥殷勤上前,他们这车队早就同谢谢守卫熟悉起来了,也能搭上几句话。

    “哟嗬,你小子这么快可回来了?这赚的可不少吧?”

    “盛哥,哪里话?我们就一跑腿的,可不像你们,是面儿上的人,个顶个的这个--”手上划了一下。

    “别贫嘴,这也是你们的人?”盛哥指着队伍中的一男一女说道。

    他们的文牒显示是洛城的,但是这个车队都是随州人士,他们也都相熟,最多每次会带上一两个外地的人,但是大多以商人和账房为主,这两个人完全不像,女的不说,这个蓝袍男子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一看就不是商贾之人。

    他们可是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不管再怎么掩饰,自身的气质都会暴露他们的,这才又详细盘问了。

    领着这些银钱,也不能真吃干饭不是?

    “哟,盛哥,哪里的话,这可不是。我们也是受人所托嘛,你老核对一下。”这人也不担心他们有问题。

    这名蓝袍男子才又上前说道“官爷,我们是来随州投亲的。”

    打量了一下,看起来不像是鸡鸣狗盗之人,挥手放行“走吧。”

    “哎呦,多谢您嘞。”

    待过了城门,这名蓝袍男子才同那位圆脸小哥道“随州果真是人杰地灵,君子好义,陈某有幸结识诸位也是幸事。”

    纵然人数颇多,却并不见他们应付了事,也不特意为难。更何况还有这一路照应夫妻二人的兄台,都是憨厚爽朗之人。

    “你太客气了陈公子,陈大人所托,我们自然不敢怠慢。”说完还一脸佩服“陈大人在随州励精图治,改善民生,他的恩情,作为随州人没齿难忘。”

    说话之人正是陈呈,他们一行是跟着随州的车队的来的,这些人也早早受到了陈留芳儿嘱托,所以对待二人也很是尊重。

    这番话他说的真心实意,不紧是他,随州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对对陈大人都心怀感激。若是没有陈大人一番作为,随州至今还是一只困兽,百姓苦在其中,哪有如今这般舒适的生活?

    所以当得知捎带陈大人侄子来随州的事情,他万分高兴自己一升斗小民终于能为大人尽一些绵薄之力了,一路上自然妥帖照顾陈公子,而且这陈公子也真不愧是一脉同宗,对待他们这些人也是一视同仁,丝毫不见轻视。

    陈呈一路上也听了不少,这些人时不时的赞叹,以及言语之间对叔父的崇敬,这才让他知道叔父在随州做的事情,让人万分敬佩。

    在他自己看来,简直就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俯仰之间,无愧天地百姓。

    正在两人闲谈间,就见有人走了过来“呈公子,你们可算是到了,老爷和夫人可是一早就惦记你了。”

    来人正是清书,丝毫不见三年前的稚嫩,陈呈一时有丝恍惚。

    周围的人也很快认出了这位通判大人身边的人,纷纷上前搭话,只见清书游刃有余地应付完这些人,这才领着陈呈夫妻二人离开。

    “清书,劳烦你了。”

    清书擦了把汗“呈公子,折煞小的了。”一面又吩咐人赶紧装好行礼回府。

    不多时,就到了通判府门口,门口的小厮看见立马扭头去禀报。

    陈呈虽然急切见到亲人,但也没有忘记妻子,习惯性扶住妻子上台阶“小心。”

    不曾想却发现妻子郑氏的身体及其紧绷,他这才反应过来,刚刚因为激动忽略了妻子的不安,这才低声安抚道“你放心,小叔和婶婶都是极为和善的人,你不用紧张。”

    郑氏听完却并没有放松起来,不过也难怪,她周围的都是寻常百姓,或是父亲门下的弟子,从未与达官显贵打过交道。

    虽然知道自家夫君的叔父是一大官,但是却从未见过,平日里除了人敬他们陈家一眼之外,并无其他感受。但是今日登门这才紧张了起来,也不知道好不好相与,会不会嫌弃自己。

    不管他们怎么想,王姝听到消息就立马整理了衣衫迎了出来,一面又遣人去寻陈留芳。

    亲人相见总是喜事,虽然三载未见,但是依然有着说不完的话,陈呈的妻子虽然一开始有些拘束,尤其是王姝的容貌更是让人颇具距离感,但是几番来回的话语,见真如丈夫所说的和善可亲,这才彻底放松下来。

    这下自然就打开了话匣子,同王姝说些家里人的情况以及对他们的思念。他们在外思念家里的人,家里的人也同样担忧他们。

    三年的时间不长,但是陈家的变化却很大,不仅仅是陈呈成亲,家里的孩子们都逐渐变大,就连两个女孩也初具少女模样,开始相看起来了。

    “孩子的变化可真是快,第一次见他们的时候都还是小孩呢。”王姝不由感叹道。

    “陈源呢?也已经入学了吧?”

    ……

    几人闲聊间,陈留芳带着陈源走了进来,他也是刚从衙门赶回来。

    叔侄相见,自然又是一番感慨。

    中间宴席已经备好,这才转移了地方。

    席间陈呈也说了这几年家里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打算。他也知道自己资质有限,就想着先历练一番,再做打算。

    只是说完很是忐忑地看着陈留芳,生怕他不赞同。

    陈留芳听完也没反对“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就认真做。给你半个月的时间的歇息时间,后面跟着清书研习。”

    陈留芳不是不知变通的人,能给侄子的机会他肯定会给,清书跟着自己在官场这几年,处理事务的能力也远超旁人,跟着他也能学到许多。

    “但不可玩忽懈怠!”

    陈呈激动道“是,我定会勤勉笃学,不负期望。”

    这下子,陈呈夫妻二人的心也算是安定了下来。

    王姝知道他们这一路风餐露宿的,就特地让人煮了洛城当地的美食,尤其是特有的面食,更是让人食用后身心舒坦,所以这一餐大家也用得十分尽兴。

    用过饭之后,陈呈和郑氏就去了王姝为他们准备的院落休息,只还剩下一家三口闲话。

    尤其是陈源对这个哥哥尤为好奇,席上就时不时偷偷地望着陈呈,只是那时后大家都在谈论事情,他也没敢插嘴,此时更是忍不住好奇心打听这位哥哥。

    王姝给他解答一堆千奇百怪的问题后,就忍不住打发他离开“等过几日,你大哥休息过后,你自己去问他吧。”

    等陈源离开,这才算是耳朵边清净了些,夫妻俩相视一笑。

    “你对陈呈到底作何打算?”王姝不认为陈留芳真的就把陈呈留在身边一辈子?一个秀才的身份恐怕不利于他的前途。

    “且让他在我身边呆上几年再说,以后无论是要继续科举还是经管庶务都由他。”

    这也不仅仅是对陈呈这般,所有的子侄他都会这般照拂,一视同仁,但是前提是他们自己自强才行。

    “那他可是辛苦喽~”王姝调侃一声。

    这人这几年可是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随州的治理上,还事必躬亲,明明该是文职的工作,却让自己又黑了一个度。

    就连本来到手的升职都放弃了。

    当然也不是说陈留芳有多淡泊名利,不过是不想让随州目前这一且功亏一篑,再说他对自己的未来也有把握,才能这般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