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1章 傻子骑马,疯子聚将(上)

    从京城来的急报将福尔康从睡梦中吓出一身冷汗。他迅速读完,放下重逾万斤的薄纸,从被窝里钻出来。

    外面天还黑着,昏黄的油灯下,战报密密麻麻的小字像是催命符一样。

    福尔康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奶,手里拿着碗盯着战报发呆:对方又用火攻?女直十万人全军覆没?可以想见上京已经乱成了怎样的一锅粥。

    深山老林里消息传递缓慢,报信儿的兵士口齿伶俐,告诉福尔康,关于满都军化为飞灰的过程,上京出现了二十多个版本。

    有人说天降血河,落地成火。有人说地涌金莲,化为烈焰。有人说是火牛冲阵,有人说是火车播散,有人说是几万个尸体爆发的红莲业火,有人说是几万个火瓮筑成离火仙阵,有人说是百万火箭从天而降,有人说是道人从城墙里往外撒豆成火,有人说石头化火,把山都烧得降低一半,有人说是温泉水流携带的地心冥火漫洒大地,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吞没草原,有人说是以前葬身火海的冤魂不散,其魂火由虚变实

    照理在皇帝生病期间,福尔康不应该离开京城这个政治中心,但八旗共治,清国实施的是民主制,正黄旗有自己的权力更替金字塔!其他族姓的大佬根本插不得手,会引起公愤的。

    京城早已经成了是非中心。富察家本来就有奴大欺主的嫌疑,如果在这危机重重的时刻流连于皇帝的病床前后,便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皇位争夺战。难道你还能站位到其他皇子方去?难道亲外甥不帮,倒去帮外人?虽然剩下活着的唯一亲外甥的屁股被几万人看过了,还挖过坑烧过砖

    此时的福尔康正值盛年,门下遍布朝堂,又是双重外戚。留在皇都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是未来富察家遭清算的借口。更何况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什么都不做也是不可能的——他的夫人是皇帝妹妹。

    满都带兵在外,谁知道他的目标到底是青城的金荣还是上京的皇位呢?内有皇后,外有十万人马,怎么看自己这个舅舅都应该在边境镇守,以防不测,不能让这个外甥乱来。

    结果不测果然来了,只是和大家想的不同,满都和他的十万铁杆遭遇了惨败。女直人口本就稀少,这是雪上加霜啊!

    福尔康本想立刻回京,转念一想,事已至此,回去参加争位乱战?皇后的亲儿子们全部栽在同一个人手里,现在皇帝的其他儿子们该有多活跃,用脚趾头都能算到。

    只要皇帝没有喊,福尔康可以躲远点。就算皇帝扯着嗓子喊,也有的是办法糊弄过去。以清国上下酋长们野蛮粗疏的尿性,皇帝的面子嘛,有是有的,但更多的还是在于下面人给不给。清国是个邦联国家,其松散程度也就比蒙元稍强,有个比察哈尔大汗更像皇帝的头头而已。八大家基本自治,皇帝的命令听听就好,执行不执行,皇帝管不着。

    至于皇帝的病情——呵呵,鸦片鬼不会立刻就死的。

    福尔康铺开纸笔,舔舔墨,略一思衬,便有了说法。此刻西线防御空虚,为防蒙元汗国乘胜追击,携大胜而来,老臣一千人马必须驻扎于此,还请兵部组织力量速速来援。

    写好之后,福尔康笑,这个借口简直完美,任谁也挑不出错来。兵部派不派兵来并不重要,难道我不知道兵部根本调不动八旗或者八大家一兵一卒?

    反正土默特又不敢真的反攻清国,四分五裂的孛尔只斤,还敢进攻团结强大的清国?况且,你来东北干什么?穷得恨不得当了裤子又怕赎不回来的清国有什么值得一抢?寒潮?

    换了一页纸,福尔康开始给姐姐皇后和公主夫人分别写信。此时的皇后必然沉浸在悲痛和绝望之中,来自亲人的消息当可带给她安慰,和某种保证。

    自己的老婆什么德行自己知道,各个称呼她为姑姑的皇子们多半会排队上门送礼。不收?哈,那是你不懂福尔康夫人!她的胃口和眼界没有底。收下?收就收吧,只是你别答应任何人!任何事!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那个女人看在东西的份上,连老公都会打包卖掉。福尔康在信里写道,我警告你啊,不管你答应了谁什么事,老子一概不认。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