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章长期统治,那才是实打实的(支持下订阅)

    第一百九十章长期统治,那才是实打实的(支持下订阅)

    “禀王上,臣……”

    文武队列中的李靖,正欲上前说什么,不料耳边传来一道脚步。

    定睛一看,赫然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子。

    “那是一名女子,我没看错吧? ”

    起初还以为是什么侍女,注意到对方穿着锦衣卫服饰的苏定方,不确定的说道。

    “这位是益州锦衣卫的公孙兰。”

    上次恰好见过的长孙无忌,解释了一句。

    “原来是公孙兰。”

    至于岳飞和李存孝,包括洛思恭,潜意识认为公孙兰早就存在了,为此并没有多大惊奇。

    “倒是本将孤陋寡闻,女子不输于男子,原来是益州锦衣卫的扶镇使。”

    很是意外的李靖,回过神来。

    要知道,锦衣卫属于汉军的情报网,没本事坐不上这个位置。

    “对的。”

    也是见过一次的杜如晦和徐世绩,肯定的说道。

    “臣见过王上。”

    算得上是第一次在众臣亮相的公孙兰,参见道。

    “免礼,益州可有什么新消息? ”

    轻微的挥动一下衣袖示意免礼,曹封缓缓的一道。

    “刷!”

    骤然间,在场文武的目光聚集过来。

    毕竟,益州十分临近凉州,特别是在长安腹地。

    “回王上,隋将左天成和定彦平,率七万步军从益州巴郡北上,目的地是武都和汉中一线。”

    当即,公孙兰简略的说出情报。

    “看架势,七万隋军是要进逼凉州!”

    苏定方顿时吓了一跳,他们汉军大本营就在长安,而武都、汉中一线可以形成威压之势。

    “隋军来势汹汹,不逼主力回援不罢休,还好提前作出应对。”

    如果不是事先知晓,徐世绩觉得自己也会吓到。

    “第二批常规军不能调到中原,何况也用不着,留在长安即可。”

    24尽管没实质性的地图,却是清晰浮现在李靖的脑海里,清楚会对长安造成什么。 显然,隋军是想围魏救赵,逼主力不得不回援长安。

    “之前王上安排过,派快马通知长安方面,当初事态紧急就没通知你们。”

    作为知情者之一的杜如晦,出声说道。

    “那就好。”不止是李靖他们,哪怕岳飞也松了口气。

    就算隋军已经抵达目的地,有四万常规军加入,那也不怕了。

    “此外,陈仓、陇右一线由郭孝恪镇守,张公瑾协助,四万常规军加上驻守兵力,达到六万。”

    “最后商讨得出,一路走子午谷预防隋军奇兵,一路守陈仓抵御隋军。

    说完隋军的情况,公孙兰说起了这边。

    “张大人也在场,那更好,这一条战线固若金汤。”

    张公瑾是记室之一,长时间接触过的杜如晦,心顿时放下了。

    “如此布置,没漏洞可言,隋军必定会分出部分兵力走子午谷。”

    提前受到军神教导的苏定方,成长速度比原先历史要快。

    换成平时,隋军不会这么冒险,只是为了让汉军主力回援,大概率会这么做。

    “不错,定方大有长进。”

    隋军为了解洛阳之围,必走子午谷,李靖暗暗赞许。

    “提前预料到隋军意图,郭卿,张卿都没让寡人失望。”

    长安是汉军大本营,绝对不容有失,曹封颇为满意。

    “第二支勤王军,在岳将军手里栽跟头,第三支勤王军,最好也栽个跟头。” 原先带来的压力消失不见,长孙无忌打起第三支勤王军的主意。

    “哈哈,隋军肯定会再栽跟头。”

    中原和洛阳已拿下,没什么不能做到的,李存孝哈哈大笑。

    “一旦益州隋军战败,我军可顺势往南推进,构建不威胁到长安的战线。” 要说哪里还能威胁到长安,徐世绩看的很准,就是武都汉中一线。

    “不仅如此,我军还能打通进入益州的通道,为以后拿下全境打基础。” 这一战较为重要,杜如晦认同的说道。

    “是的,第三支勤王军必须击败,主力才不用回援。”

    事实上,面对隋室的勤王军,苏定方都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

    他们即将和隋军主力打一场了,勤王军也就不在话下。

    “但愿郭孝恪和张公瑾,最好是给力点,将战线推到益州治所,蜀郡成都。”

    不过,李靖和岳飞这两位大将,想的则是这些。

    只要推进到成都,益州就是汉军的盘中餐,根本跑不了的。

    —增兵,或者主力回去,攻取整个益州是板上钉钉的。

    “臣已说完。”

    随即,公孙兰站在应该站的位置。

    “禀王上,司州各地有调动的将领,乃至官吏都幵始上任,交接。”

    调动的主要还是将领,各地防务,李靖出列说道。

    “很好。”

    在隋军主力来之前,完成对各地的调动,无疑是曹封想看到的。

    “等到他们彻底上任,并熟悉各自负责的军务,司州战线就会形成,跟隋军主力开战也有底气。” 调防调任的益处很明显,在场文武知道代表着什么。

    “接下来,就是政务方面了,推广我汉军在司州的政策。”

    杜如晦深知单单占领司州,那是行不通的,还需要各种仁政来配合。

    唯有把司州转化为实力,那才是自身的地盘,提供大量而稳定的税收、兵源等。

    不能做到等于零,无法长期统治这里!

    至于之前没实施,盖因事情太多了,需要一件件来。

    “禀王上,制作棉甲打造战船等器械,所需的物资开始到位,工匠们正在加紧时间的赶制。”

    负责这一件事的长孙无忌,接着说道。

    “这么快就到位,相信可以在下雪之前,完成装备上的替换。”

    李靖大致算了下时间,一直保持高强度赶制,完全来得及。

    “棉甲一到,就不怕影响全军战力。”

    对于这一件事,岳飞也是非常关注。

    “禀王上,采购材料的过程中,有一批奸商欺压百姓,进行低价购买。”

    “不久有人告发,连同长孙大人,臣抓捕奸商及其同伙,处以财产充公进牢狱。” 这件事刚结束不久,有必要说一下,徐世绩站了出来。

    “是的,臣和徐大人共同处理此事,并以近年最高价格,采购老百姓带来的材料。” 刚刚回列的长孙无忌,顺着话说道。

    “这些奸商就是活该,财产充公入牢狱,再好不过了。”

    出自底层,统率乞活军的苏定方,快意的说道。

    “还好你们发现及时,要不然,我汉军需要花费许多精力,才能消除带来的影响。”

    发现不及时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杜如晦不免有一阵心有余悸。

    “不错,这些奸商处置的好,后半辈子待在牢狱去吧。”

    一想到会危及汉军发展,其余文武哪个有好气可言。

    “做的不错,杜卿啊,给长孙卿和徐卿记上一功。”

    经过许多军务和政务,加之曹封拥有始皇龙气的传承,自是看的出其中危害。

    诺。

    杜如晦拿出功劳薄,在对应的名字里写下哪天立了功,事情是怎样的。

    “臣等谢过王上。”

    没有谁会嫌弃功劳少,长孙无忌和徐世绩一同拱手说道。

    “确实得记入功劳薄。”

    这一幕让许多文武很羡慕,恨不能自己多立几功。

    这次处理的是汉军英雄,稍有不慎,许多精力就会耗费在这件事上,谁都不会有什么意见。

    “对了,王上,有部分商人则是相反。”

    “他们以合理的价格向百姓购买,再便宜卖给我军。”

    有奸商出现,就有好的商人,长孙无忌接着说道。

    “这些商人倒是识趣,向汉军表达善意。”

    这么明显,哪怕李存孝都看了出来,更别说其余文武。

    “以后汉军采购物资的时候,优先考虑这一批商人。”

    老老实实的交易,那还是可以的,曹封并不会一竹竿打死一船人。

    当然,即便这些商人表达了善意,还不至于将汉军订单都给他们。

    诺。

    心神领会的长孙无忌,一应道。

    “怎么回事,到了洛阳也没人来接待? ”

    就在汉军文武的小朝会,进入尾声之际,隋室派来的使者团颇有怨气。

    “这次出使,估计不会太顺利。”

    尽管经历过许多风浪,苏威依旧吃不准汉军是不想谈,还是在给个下马威。

    “不会吧,苏大人,我大隋仍然强盛,汉军占据不到三个州。”

    有一名使者显然不大相信。

    “话虽如此,汉军拥有的不止两个半州,重要的是长安和洛阳!”

    这么短的时间拿下洛阳、中原,汉军不是善茬,苏威沉声说道。

    汉军坐拥两京,声势只会暴涨,而大隋失去两京,带来的影响比较深远。 这…

    此话一出,整个使者团沉默下来。

    哪怕他们再不想接受,洛阳确实失守了,中原也丢了。

    “好了,本官自己去面见汉王,拖下去不是办法。”

    待下去不是办法,苏威站起身,皇帝和同僚们都在等着。

    “好吧,苏大人。”

    等下去无非和荥阳时一样,其余使者无奈的说道。

    “站住,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还未靠近汉王居住的地方,有一名汉军挥动武器制止。

    “本官是大隋派来的使者,还请通报下。”

    来这里,只能遵守这里的规矩,苏威停下脚步。

    “隋使? ”

    轮到来此地站岗的将士之一,程咬金不禁一怔。

    他们拿下洛阳不久,隋使就来了,难道是来谈判的?

    “你等着,俺去请示一下。”

    跟附近的部下招呼一声,程咬金走进府邸去请示。

    “王,王上,府外有隋使来。”

    一路走进议事的地方,哪怕程咬金平时再大大咧咧,现在难免紧张起来。

    在场的文武都是大人物,还有王上,自己只是个无名小卒。

    “宣隋使进来。”一道威严的声音在耳边炸响,程咬金记住这句话,楞楞的站在原地。

    一时间,竟是失礼的忘记回话。

    “这名下层军官怎么回事? ”

    从穿戴的战甲来看,无疑是一名下层军官,许多文武皱了皱眉。460

    “请王上息怒,这是臣认识的程咬金,平时冒冒失失的,臣代他向王上赔罪。” 看见程兄弟的君前失礼,徐世绩连忙躬身请罪。

    “无妨,军营许多将士不识字,哪里会知这些礼数。”

    曹封自是分辨得出无意和有意,并没有得知对方是程咬金,而有什么变化。

    “王上这么一提醒,等回头,有必要给将士们说一下。”

    一听之下,李靖和岳飞想起其余将士,总不能次次失礼吧。

    虽说大部分不会,只是像今天这样冒失的,并不在少数。

    “王上的心匈不一般。”

    在天下间,不识字的占据大多数,杜如晦不由感叹王上的心匈广阔。

    “程咬金? ”

    这个名字,长孙无忌老早就听说过,也在军队的好苗子名单里。

    “咬金,还不快谢过王上。”

    听闻,徐世绩松了一口气,眼看程兄弟不为拖动,又急了。

    “俺,”

    “自称臣!”

    “臣谢王上的不怪罪。”

    经过一番纠正,回过神的程咬金,语句断续的说道。

    -

    这一画面让在场文武忍俊不禁,刚才的不快也就没有了。

    “下去宣隋使进来。”

    看了一眼下方的身影,曹封出言一道。

    诺。

    这一次回应的倒是很规矩,程咬金加快步伐退了下去。

    “哈哈,有意思。”

    看这位叫程咬金的小军官,逃跑似的离开这里,许多文武忍不住一笑。

    “咬金也就是遇到王上,不然,少不了一顿军法。”

    徐世绩在暗暗庆幸之余,又为王上的心匈而折服。

    或许,这就是这么多猛人,甘愿效力的原因之一吧。

    “王上太可怕了,俺老程服了。”

    自认为什么都不怕的程咬金,拍了拍自己的匈膛。

    以这样的重量级人物,难怪可以攻取洛阳,从而当上汉王。

    “王上说了,宣你这个隋使进去。”

    很快,回到府外的程咬金,恢复一名汉武卒该有的气势。

    “好,多谢通报。”

    以为汉军要为难自己,还好结果没有,苏威放下心。

    “不用谢,你可以进去了。”

    为了避免刚刚的情况,程咬金觉得有必要练习一下口才。

    事实上,程咬金的嘴不至于太笨,只是过度紧张又不知礼数,难免出现会今天的一幕。

    “怎么怪怪的? ”

    这句话廷熟悉,进去了,苏威忍不住往后多看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