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六章这就是叫做,迷之自信了(支持下订阅)

    第二百七十六章这就是叫做,迷之自信了(支持下订阅)

    “蜀郡成都在内,主要的半个益州在我汉军手里,攻取剩下的半个益州,不远了。”苏定方的语气显得颇为激昂。

    到时候,他们汉军再获一州,还解除来自己后方的巨大威胁。

    “哈哈,大家说的在理,王后威武了。”

    李存孝更是哈哈一笑起来。

    “继续说。”

    听着不少臣子由衷的夸耀发妻,没有刻意的奉承在里面,曹封无疑是高兴的。

    “禀陛下,娘子军的李秀宁,九原军的梁师都共计十二万联军,意图突破关北逼近关中地带。”

    “在王后的主持下,派遣新王牌一一五军营,及其五千常规军将士,前去支援关北地区的防务。” 房玄龄条理清晰的说道。

    “李娘子主导的联军? ”

    徐世绩抓住话里的重点。

    有个梁师都并不奇怪,河套平原就和关北相接壤,再来个李娘子,那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估计认为凉州和长安空虚,想趁着我军主力在外,在背后搞偷袭。”

    对方有怎样的心思,李靖瞬间洞察到。

    “啧啧,当初李娘子任性逃亲,居然有脸来攻打凉州。”

    杜如晦仿佛发现什么稀奇事,啧啧说道。

    定亲前几天直接逃婚,君主很好的瓦解影响,如今来这么一出,之前不行现在依旧不行。

    “当初人性逃亲的人,又有什么高招,只能在背后搞搞偷袭的样子。”

    知晓这件事的留守文武们,集体很不屑的说道。

    “李娘子妄想兵临长安,倒是给寡人找了一点点乐子。”

    作为当事人的曹封,反倒显得平静许多。

    李秀宁的所谓动作,充其量等于调整心身的乐子,从未把对方放在眼里。

    自作主张的任性逃亲,不顾他人会有怎样的遭遇,南下关北地区,只是证明自己当初没错罢了。

    “长安方面的事宜,寡人基本已知,杜卿你说下另外的好消息。”

    收起刚刚的思绪,曹封继而说道。

    “好消息? ”

    负责留守长安的文武们,一个个愣住,拿下洛阳和司州足够劲一爆了,还有另外的好消息?

    “在王上统率中,跟隋帝展开正面对决,结果连胜两场。”

    “加之有隋室文武家眷的筹码,经开封的第二次谈话,迫使隋帝让出整个豫州。”

    过去不少时日,杜如晦仍然颇为亢奋。

    “什么,正面对决中赢了,还连胜两场!”

    阴世师的音量猛然提高一倍。

    曾经效力过隋室,深知其实力依旧不弱的,精锐军队不在少数,特别是隋帝亲自统率。

    “王牌主力的战力,得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太惊人了.”

    韦圆成再度了解到,王牌军真正的战力。

    “一整个豫州,加上其余州郡,我汉军合计掌控四个!”

    说到后面,高士廉的呼吸为之一窒。

    一旦新占地盘,转化成整体实力的话,发力时很可怕的。

    “不费一兵一卒获取整个豫州,也就我汉军办到了!”

    同样的,房玄龄彻底不淡定了,豫州面积可不小。

    再者,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经济等各方面也不差。

    “杀了那些家眷,反而会使隋室上下一心,估计隋帝巴不得这么做,不杀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重重呼出一口气,房玄龄堪堪回过神。

    “可惜,没能参与这一场战役。”

    在汉王府护卫久了,擅长武力的伍天锡手痒痒,想要上战场厮杀一阵。

    “伍将军,一定会有的,放心。”

    知道这个同僚很久没上战场,其余文武纷纷说道。

    “关北地区战况如何? ”

    由两边臣子说完各自的情况,相互了解一番,曹封这才发问。

    “回王上,五军营在将军徐达,常遇春带领下,初次击败李秀宁为首的娘子军。”

    “其中,已方伤亡将近一千,娘子军伤亡达一万两千。”

    当时留守长安,主抓军事方面的阴世师,汇报道。

    “王牌军出手就是不凡,将战力不俗的娘子军先收拾了一顿。”

    即便不认识五军营这一支王牌,但是,徐世绩从中得出其战力。

    娘子军快速覆灭刘武周,拥有李唐的资源支持,战力还是具备的。

    “莫说五军营,新文礼兄妹加魏文通,李娘子对付起来都困难,还想端了长安。”

    苏定方冷笑了一声。

    就这点本事,还想和王上较量一番,简直笑话。

    “关北地区驻守的兵力有三万,一万王牌军的,五千从长安调过去的常规军。”

    “李秀宁所部原有五万,梁师都所部则是有七万。”

    阴世师将后续的内容补充一下。

    “王上,不如增兵一支王牌军,主动出击大败他们。”

    王牌主力全在长安,有出击的基础,杜如晦出列说道。

    到时候,顺势把梁师都覆灭,将河套平原纳入汉军治下。

    “另一方面,趁早拿下益州全境,免得隋室派兵增援。”

    李靖深知下一阶段,双方积攒实力,恢复实力准备后面的大型战役。

    既然在益州的进展超出预料,剩余半个也该拿下了。

    “可是,兵力上不足够。”

    王牌主力用来镇守地方纯属浪费,别处又无兵可调,韦圆成皱了皱眉头。

    “不必担心兵力问题,对决一战中俘虏六万三千隋军,最差也是正规军,骑兵、步军都有。”

    “将他们进行改编,调到河西走廊,关北地区一带。”

    李靖这么说,那就有准备。

    “六万三千!”

    俘虏这么多隋军,里面不乏有骁果卫的,在场文武只觉眼前一亮。

    “改编这一支俘虏,临时补充王牌军的事宜,交由李卿你来负责,阴卿协助。”

    这一方案,符合曹封心中所想。

    六万隋军俘虏,短时间之内,肯定不能放到和隋室对峙的地方。

    一个是战力守影响,一个是容易形成隐患,放在边疆是再好不过的。

    “诺,王上。”

    李靖和阴世师同时一应,领命道。

    “至于再增援关北地区,苏卿由你统率乞活军去,并代寡人杀绝娘子军,不需要一名俘虏。”

    说到后面,曹封已经有几分冷意。

    李秀宁要狠狠教训,但是,还不值得他亲自出动,双方之间压根不在同一级别。

    “诺,王上!”

    这是君主对自己的信任,能力上的肯定,苏定方掷地有声的回应。

    “这李秀宁以前逃亲,差点给王上带来天大耻辱,现在还打起长安的主意。”

    对此,高士廉唯有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不自量力。

    其所作所为,没有一件是对的,白瞎了李娘子的名头。

    ““?一开始就看走眼,还想着成功突破关北,逼近关中地区? ”

    杜如晦觉得很好笑。

    以前就不行,现在更不行了,依照王上所说的,这就是迷之自信?

    “也行,李秀宁正好给定档练手,还能教训对方。”

    半个徒弟的水准不低,有时需要对手来喂经验,李靖如是想道。

    “臣等遵命。”

    没什么好再商讨的,在场文武高呼遵命。

    “拟一道诏令,调徐世绩为记室,杜如晦为副长史。”

    考虑到各种因素,曹封作出任命。

    “臣谢过王上恩赐。”

    这可是表现才能的机会,徐世绩大喜过望的说道。

    别部司马和记室的职位,相差可不小,之间的差距是临时和在编。

    “臣谢王上,定当尽好自己的职责。”无论如何,杜如晦都想不到自己在其中,激动的说道。

    从记室到副长史的跨越,那可不简单,权利大不了不止一倍。

    “倘若杜兄和我一起投奔,到底谁是长史都不一定。”

    昔日好友成为副手,每天要一起共事,房玄龄颇为高兴。

    “一个个的能力不低,我汉军麾下,真是人才济济。”

    这是许多文武的想法。

    说起来,杜大人杜如晦比较早投奔,个人能力极强,丝毫不亚于房大人。

    “投奔王上,还是有些晩。”

    其中,韦圆成他们则嫌弃自己(李吗的),晩来投奔汉军。

    “再命张卿张公瑾留在成都,任益州刺史,负责处理这里的政务,任郭孝恪为益州都督务。” 考虑到益州战事有臣子立功,还不小,曹封再度说道。

    “两人实在幸运,沾了王后的光。”

    同僚的职位有了很大变化,伍天锡却是清楚,有王后的出力才能立功。

    仅是推进到武都、汉中一线,功劳不会这么大。

    “郭孝恪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都不用张公瑾怎么谋划,顶多说点例礼仪方面。”

    李靖不认为有不妥的地方。

    “调长孙顺德到豫州,任薛轨副将,而阴弘智任汉中行军总管。”

    稍微顿了顿,曹封进一步任命坛。

    汉中行军总管,防务范围有武都郡,汉中郡和巴一西郡等地。

    “臣替犬子谢过王上!”

    听闻儿子担任要职,比原来的副将高出许多,阴世师连忙一谢。

    “抛开长孙炽父子外,长孙家其余人都要受到重用。”

    韦

    成想到一点,豫州局势处理得当,那也是不小的功劳。

    “长孙顺德驻守梓潼郡一带多年,调到边的地方也好,刚好豫州合适。”

    苏定方开始学会思考别的问题,不再仅限于军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