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章说到底,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支持下订阅)

    第二百九十章说到底,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支持下订阅)

    “我汉军组建的常规军,战力堪比隋军室的正规军,招募难是无可避免的。”

    加入汉军有不少的时日,长孙顺德自是了解基本的情况。

    这件事上,不得不服王上的高瞻远瞩,保证了汉军的绝对实力。

    “是的,即便情况紧急,王上和朝中文武,从未打算要降低要求。”

    从凉州南下到益州这里,郭孝恪无疑深有体会。

    “得以走到今天的大好局面,从来不是运气,而是这一份实力!”

    张公瑾宁愿兵力吃紧,也不想看见主体军队的战力下降。

    不保持这样的高战力,或许汉军依旧有成就,却是不会像现在一样高。

    “说的是,主要还看实力,有精兵强将才能和隋室扳手腕。”

    带过常规军正式作战过的韩世谓,赞同的说道。

    “报各位将军,王上率王牌主力,已经班师回朝。”

    多天不见,赶到夷陵郡的樊子盖,急匆匆跑了进来。

    “等等,你是说王上班师回朝了? ”

    抓住话里的重要词语,张公瑾确认道。

    班师回朝跟折返长安,完全是不同的概率,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

    一者代表得胜,一者代表失败,显然王上属于前者!

    “没错,王上统率王牌主力,跟隋帝展开两场正面对决,全赢了。”

    樊子盖语出惊人的说道。

    “什么,正面对决中赢了两场!”

    曾经效力过隋室,深知对方实力的韩世谴,直接惊呆在原地。

    “难以想象,汉军战力强悍到如此24程度!”

    长孙顺德倒吸一口凉气。

    终究还是年轻了,之前严重低估王牌主力的战力,至少和骁果卫同一级别。

    “王上一如既往的大手笔啊,敢于直面隋帝本人。”

    别提他们,换成天底下的人谁敢,郭孝恪可以肯定的说,谁都不敢。

    “并且,我汉军和隋室之间,还各派代表进行幵封谈话。”

    “一方释放隋室文武的家眷,一方让出整个豫州。”

    这一段,说得樊子盖本人再度心惊。

    “凭白获得一整个豫州!”

    张公瑾不淡定了,有些失态的大声说道。

    “王上一出征,再到班师回朝,攻取整整两个半州,可怕。”

    郭孝恪更是陷入这一件事,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这么说,我军治下的地盘加起来,总,总攻有四个州多。”

    长孙顺德结结巴巴的说道。

    这是什么概念,三分之一的天下尽归汉军,这才过去多少年,起兵不到一年!

    —旦消化完新占的地盘,再度出征的汉军,夺取的地方就不是一两个州了!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益州荆州有进展,王上那边更有进展,韩世谓激动到不能自我。

    “今天,本官得饮几杯酒才行。”

    本身不胜酒力,张公瑾通常是不沾酒的,今天却是比较特殊。 因此,说什么也得庆祝一番,否则实在说不过去。

    “当然了,庆祝我汉军的前景越来越好。”

    其余几人想都不想的说道。

    “张大人,二位将军,还有一份诏令,请你们过目。”

    说完,樊子盖还拿出一份诏令。

    “本将看看。”

    离得较近的韩世谓,顺手拿过诏令,将其拆开一看。

    “这是王上的任命诏令,郭将军为益州都督,张大人为益州刺史

    依照前头的内容,韩世谴念了出来。“我成了益州都督? ”

    郭孝恪在极度激动下,直接省去自称,不确信的说道。

    “本是记室一职,如今升任益州刺史,王上的栽培永远不会忘

    遥想当年还是个布衣,如今化身一方大臣,前后不到一年时间 自然而然的,张公瑾朝着长安的方向,深深一拱手。

    “恭喜郭将军和张大人,你们高升了。”

    还在场的樊子盖,恭喜道。

    “郭将军,恭喜你了。”

    在之前的交谈中,韩世谴得知对方的军事能力不低,恭喜道。

    并暗自下了决心,他也要多立功,进一步高升。

    “多谢韩将军,子盖你们的恭喜。”

    今天的好事一桩接着一桩,郭孝恪的笑意从刚才就没停下来。

    “韩将军,诏令里还说了什么? ”

    张公瑾稳住自己的心神,问起王上有没有交代他们要务。

    有了新职位,肯定要处理新要务,做到不让君主失望。

    “王上会增派援军到益州,直至拿下全境为止,期间你们要管好这里的军务,政务方面的事。” 韩世谓带着羡慕阐述诏令的内容。

    意味着,两个同僚可以立下新功,前途一片光明。

    “增派援军来,王上出手仍然不同凡响。”

    正为兵力吃紧而发愁,结果王上轻易解决,

    郭孝恪充满了斗志。

    “距离拿下另外半个益州,不远了。”

    不给隋军增兵的机会,更有办法调出援军,

    支撑益州战事的持续展开。

    可以说,长孙顺德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君主,

    服到没什么话了。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持续南下是最合理的,

    等隋军反应过来都晩了。

    “另调长孙将军到豫州,为薛轨副将,任阴弘智为汉中行军总管。55

    “余者自行任命,上报长安即可,而长孙炽父子待定,先回长安一趟。

    韩世谓把所剩不多的内容念完。

    “当将军薛轨的副将,也不错。”

    显然,长孙顺德同样认识对方,这样的安排称得上升职了。

    薛轨在当年的名气可不小,但是,由于伍家一事销声匿迹多年。

    “长孙炽父子先调到长安听命,一些私事,确实该解决了。”

    对此,张公瑾并未觉得有不妥的地方。

    王上或者王后想杀父子俩,在益州就能办到,不属于什么过河拆桥。

    毕竟,公事归公事,私事归私事。

    “恭喜长孙将军,即将到豫州高就。”

    郭孝恪很清楚,豫州刚接管过来不久,机会比较多。

    “哈哈,都是王后的提携。”

    提及这件事,长孙顺德感谢王上,却是更感谢王后。

    没有那一封亲笔信,他应该会选择抵抗汉军,不会有像今天的前途,不被算账就是好的了。

    “长孙将军可以受重用,只要立下功劳,我也可以。”

    太多例子表明降将有大把机会,樊子盖期待自己立功。

    “子盖听命,本将任你为巴郡镇守将领,防止荆州进犯这里,并和司州友军配合。” 经过郭孝恪长久的观察,这位部下可以任用了。

    “诺,郭将军,末将一定尽好职责。”

    惊喜来得很快,樊子盖精神一振。

    这个位置非常重要,足以说明获得大家的认可,更好的融入汉军阵营。

    “至于姚大人,任命为蜀郡太守。”

    张公瑾想了一下说道。

    这个职位不低了,相当于长安尹的作用,盖因蜀郡是益州的治所。

    “代姚大人谢过张大人了。”

    好歹共事过几年,本身有真才实学,长孙顺德代谢道。

    而且,对比起原先的官职,也是跟他一样升任了。

    “子盖,你再跑一趟,告知弘智,长孙炽父子他们。”

    郭孝恪特意的说道。

    “诺,末将这就去。”

    刚刚担任要职,已经融入汉军的樊子盖,肯定是不嫌累。

    “不行,你们益州战事有王上给的援兵,本将得申请一下。”

    想起这一茬,韩世谴打算写一封申请书。

    就算不再南下,抽调一些兵力过来,也能防止隋军法反扑。

    “哈哈,韩将军你有创意,不过,今天先喝几杯不迟。”

    有他们的例子在,同僚都想出申请书来。

    “走,我们喝几杯去,今天太高兴了。”

    “哈哈,其实,不喝也550不行啊,后面就要忙起来。”

    “走走,直接不用碗了。”

    随后,韩世谓写了申请书派人送出,这才结伴去一座府邸,借着这么多好事来庆祝庆祝。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平叛成功。”

    而在不远的南郡江陵,即是俗称的荆州城,许多隋军将领在说着。

    “距离平叛结束已不远,足够郭询坚持这一段时间。” 张须陀抚了抚长须,一切走向,正如计划中的环节发展着。 之前勤王不了司州,不过,荆州保住还是做得到的。

    “是啊,张老将军,这些叛军胆敢起兵,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到时候,我们就能集中全力支援樊城,再夺回襄阳。”

    “对,还要反打回去,让汉军看看我大隋军队的厉害。” 在场的将领们纷纷说道。

    “没错,我们一步步来。”

    张须陀为此很有信心,笑意更是变得浓厚不少。

    “报张老将军,汉军打到夷陵郡了!”

    这时,一隋将王仁寿慌乱的说道。

    “你说什么,汉军打到夷陵郡!”

    张须陀以为自己听错了,质问道。

    开什么玩笑,汉军打到夷陵郡等于到了南郡,荆州治所的家门口 况且,副将跟随自己多年,谋略还是具备一点的。

    “对啊,怎么可能,郭将军的一万将士在樊城守着。”

    许多将领许也不相信。

    “千真万确,夷陵郡到处是汉军旗帜。”

    王仁寿急忙说道。

    这件事,他怎会拿来说笑,不属实是要军法处置的。

    “这个韩世谓,之前好歹为大隋效力,这么尽心的打到夷陵郡。

    “怎么不见,他为大隋抵挡汉军,简直可恶至极。”

    尽管知道什么原因,张须陀还是忍不住一拍桌子。

    “韩世谱太可恶了,意思一下不就行了,非得如此拼命。”

    其余将领无不跟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