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六十章言语间的疏远,毫不掩饰的(支持下订阅)

    第三百六十章言语间的疏远,毫不掩饰的(支持下订阅)

    “以后你别掌兵了,老实的待在家里,没有本公的命令,不能出太原城。”

    李渊的态度明显,不待见这个后代。

    “可是,父亲……”

    李秀宁大急,摆明了要禁她的足。

    更关键的是,没掌兵的机会,怎么向世人证明她没看错人!

    “没有可是,休得多说。”

    李渊不念旧情的说道。

    倘若娘子军的覆灭,由败家女主导的,他会更加不客气。

    “是,父亲,孩儿知道了。”

    李秀宁无奈称是。

    背后的疼痛历历在目,而成军又不能没父亲的支持,不能再惹怒下去。

    “这么处理也好,免得带来其余祸端。”

    说实话,李世民是怕了便宜姐姐,禁足在太原最好。

    “得想个办法,重新掌兵才行,不然世人会说我的不好。”

    暗地里,李秀宁还不放弃。

    “简单收拾一下,今天傍晩出发回太原。”

    逮到败家女,又毒打了一顿,李渊失去逗留这里的打算。

    “父亲,孩儿……”

    背后的伤还没痊愈,李秀宁想争取到明天再走。

    “住口,本公说什24么,你就做什么。”

    放以前会疼惜长女,失望过后的李渊直言一说。

    “是,父亲。”

    言语间的疏远不加掩饰,李秀宁的眼神不免一黯。

    这不是一时冲动,恰恰是父亲对自己的放弃,她连陌生人都不如。

    “当初没逃亲,多好,哪来这么多事。”

    李世民没有半点同情。

    便宜姐姐不任性,他可以娶到无垢,李唐不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跟汉军强强联手平分天下。

    “安排下去,傍晩启程回太原城。”

    走出所在的大厅,李渊吩咐一声。

    诺0

    余光里,裴寂看了一眼长小姐,有点失魂落魄的样子。

    只能说,一切是咎由自取,不好好珍惜自己的婚事,毁了大家的前途。

    “世民你守好这里,再接再厉击败隋军。”

    李渊回过头,露出多天来的第一道笑容。

    令人欣慰的是,他有大儿子,以及二儿子的帮助。

    “是,请父亲放心。”

    李世民不由一喜。

    听意思,把这里的兵权交给自己,不是之前的表面听命。

    “要是我及时撤兵,借助击败隋军,足够证明我的能力,可是……”

    李秀宁失落的想着。

    可是她一意孤行,葬送证明个人能力的机会,给李唐带来致命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世人都会说她眼光太差,把如意郎君让出去,就是个大傻瓜。

    “为父准备离开了,战场上多注意。”

    不理会后面的败家女,李渊迈起脚步。

    “父亲,孩儿送送你。”

    李世民跟了上去。

    “父亲还有二弟,这么讨厌我吗? ”

    这一幕,直接无视她的存在,李秀宁难受得不行。

    “呼…”

    然而,没有谁来回答她,唯有吹过的一阵风声。

    “靠山王,攻破孟县后,唐军从石艾、平城撤出,我部顺势占领下来。”

    “并且,还占领前往榆次城,官道边上的寿阳城。”

    孟县城内,罗方起身汇报道。

    “是的,唐军从以上两地撤出,寿阳成了一座孤一城,他们只能放弃。”

    其中一名将领进行补充。

    “谅唐军不敢选择不撤,占领得好。”

    杨林抚着下巴的白须。

    “不过,要确保新占几地的安全,用来布防会有不少,至少一万将士。”

    罗方接着说道。

    “这么说,参与攻打的兵力,只有一万三千将士。”

    杨林记得所部的兵力情况。

    上次攻打的井胫一样要驻守,开战到现在,阵亡的将士不在少数。要不是接连用计策拿下,他们的伤亡,将会五千人乘三倍。

    “没错,末将担心唐军汇集后,全力死守榆次城。”

    在众将面前,罗方没称呼为义父。

    “罗将军所言极是,唐军的兵力不再分散,汇集到榆次。”

    “榆次是太原城的东门户,再加兵力多,确实不好打。”

    “虽说李渊逆贼覆灭在即,但是,一时半会结束不了战事。”

    许多将领纷纷发表言论。

    “凭借一万三千将士,的确不足以拿下榆次城,你们说该从幽州调,还是调回世雄所部? ” 杨林起了调兵的打算。

    集中现有的兵力攻打榆次城,将导致新占领的地方形成空一虚,容易给唐军有可趁之机。 因此,驻守的兵力只能多,不能少。

    “靠山王,不如把薛将军所部调过去,不必再牵制了。”

    罗方建议道。

    “也好,驻守幽州的军队有不少,可确保那里无忧。

    杨林拿定主意。

    “报靠山王,各位将军,薛将军之子薛万彻来这里。”

    就在众人要决定下来时,一名隋军掀幵了营帐。

    “等等,刚刚说薛万彻来? ”

    众人不禁一愣。

    难道说,在薛世雄将军那边,也有不错的进展?

    “请他进来。”

    不管什么,先问了才知道,杨林吩咐道。

    “诺,靠山王。”

    进来的隋军原路返回。

    “见过靠山王,各位将军。”

    “万彻你坐。”

    “薛将军来了啊,坐。”

    没多久,薛607万彻风尘仆仆的来,大家还各自见了一面。

    “怎么回事,说一下。”

    杨林立马问道。

    “靠山王,末将和家父牵制雁门郡,定襄郡一线的唐军,不料……”

    薛万彻沉着声,解释兵败一场的过程。

    大致是李世民抛出诱饵,故意引他们上钩,在雁门扑了空,反而被瓮中捉鳖。

    好在父亲及时觉察到,作出正确的决定,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李世民,如此厉害? ”

    罗方惊讶的说道。

    将军薛世雄是大隋的名将,居然败给名不经传的李家二子,并折损两万军队。 这样的军事水准,得有多高,才让这位名将上当。

    “方才没说错吧,还是记错了? ”

    许多将领半信半疑。

    “比李世民更可怕的是,汉军!”

    唐军主力谁覆灭的,李家小子败给谁,杨林一清二楚。

    “对,汉军之强超出想象。”

    本以为对方是大敌,薛万彻受到点醒,汉军才是。

    要知道,李世民当时在唐军主力,尚且无能为力改变什么。

    而李家二子如此了得,更是说明,汉将的军事水准之高。

    “有道理。”

    其余人深以为然,没有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