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章 避难所的发展信息!(第一更)

    12月19日,

    送达了储水材料,肉兔20只,肉鸭4只,白羽鸡4只,附加4个月分量的饲料。

    水资源储存库完成四分之一。

    由于动物养殖室还没有修建完成,所以赵尘干脆派大黄看管它们,拥有着成年藏獒的身体素质,这些小动物都被威吓的瑟瑟发抖,完全不敢到处乱跑。

    就算想要排泄,也会如同小朋友一样。

    被大黄一批批的带出去,没有一个敢拉在岩石避难所中。

    毕竟,废弃的排污系统还没有恢复,要是兔子、鸡、鸭将排泄物拉在里面,清理都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12月20日,

    送达了100瓶茅台酒,双开门恒温大容量酒柜,以及各种生活物资和基础家电家具。

    水资源储存库完成了四分之二。

    由于客厅、寝室、厨房、卫生间还没有开始修建,所以这些物资也只能暂时堆积在岩石避难所的中间,没有去乱动它们。

    12月21日,

    送达了大型房车、两台顶级民用无人机,6000L汽油。

    水资源储存库完成了四分之三。

    如今两台初级基建机器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了建造上面,根本没有空去建造车库。

    12月22日,

    送达了三扇钢铁之门,两个神臂弩,1000支钢质弩矢,以及中央空调。

    水资源储存库彻底竣工,可以存放水源。

    至此。

    赵尘订购的物资。

    差不多已经全部送到了岩石避难所,就剩下2000吨水资源,以及500斤鲜牛肉和500斤鲜羊肉了。

    前者数量太庞大,一时半会儿运不完。

    后者保质期太短,赵尘打算最后两三天的时候,再让他们送过来。

    ..............................................................

    12月23日,早上七点。

    距离国家公布全球灾变的消息,还有十一天的时间!

    简单吃过早餐之后,赵尘便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从零开始建造避难所,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抬头看着眼前刚刚竣工的建筑。

    这里是储存水资源的地方,也是一个避难所的核心地带。

    如果没有了水资源,人类三天就会死亡。

    【小型水资源储存库】

    【升级方向:中型水资源储存库(3000)】

    【升级效果:开辟地下二层,将2000立方米的体积,扩充到4000立方米,轻微净化水源】

    【可附加属性,根据效果消耗一定生存点】

    【........】

    很好,又是一个吃生存点的大户。

    一般体积越大,或者黑科技程度越高的东西,需要的生存点就越高。

    而赵尘手中只有880生存点,根本无法满足升级‘小型水资源储存库’的要求,暂时只能将其搁置了。

    小型粮食种植室。

    小型物资储备仓库。

    小型水资源储存库。

    这三个避难所建筑,每一个都占据着500平方米的面积,差不多是整个岩石避难所的四分之三了。

    它们升级需要的生存点,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

    “基建一号。”

    “基建二号。”

    “把你们手中的工作停一停。”

    “大黄你也过来,我有事情要吩咐你们。”

    “........”

    赵尘暂时叫停了两台初级基建机器人的工作。

    听到主人的呼唤,大黄和两台机器人迅速赶了过来,整齐的排成了一列,等待着新的命令发布。

    ..............................................................

    Ps:新书上传,求一波鲜花、打赏、月票和评价票!

    Ps:感谢‘抹药’大佬打赏的1000vip!

    Ps:公布避难所信息——(总结一下,主角到现在的发展,不会经常出现)

    等级:岩石避难所

    基础建筑:初级电力系统、废弃的排污系统、废弃的排风系统。

    已完成建筑:粮食种植室、物资储备仓库、水资源储存库。

    尚未完成建筑:大型车库、暖气室、动物养殖室、寝室、厨房、卫生间、主客厅。

    已拥有物资:大型房车、顶级民用无人机两架、汽油6000L。

    自热军粮1000箱(吃了几袋)、水果罐头1000箱、肉罐头2000箱、压缩饼干1000箱、泡面1000箱、小麦20吨、红薯10吨、白菜10吨、100瓶茅台酒。

    中央空调、各种生活物资、基础家具家电、两个神臂弩,1000支钢质弩矢、百锻钢斧、三个钢铁之门。

    肉兔20只,肉鸭4只,白羽鸡4只,附带4个月分量的饲料。

    尚未送达的物质:2000吨水资源,新鲜牛羊肉各500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