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九回 龙游县日办三案 二龙居耍笑凶徒

    <b></b>                  话说济公来到衙门,工夫不大,老爷升堂,吩咐带和尚。济公来到大堂一站。

    见这位老爷,五官端正,一表非俗。老爷往下面一瞧"你这僧人,见了本县为何不跪?

    "济公说"老爷为官,官宦自有官宦贵,僧家也有借家尊。我又不犯国法王章,这里又没有佛祖,我跪的是哪个?

    "老爷一听说"你这僧人叫什么?在哪里庙里出家?"和尚说"老爷要问,我乃是灵隐寺济额和尚。

    老爷可知道济公的名头高大?"老爷一想"济公乃是秦相的替僧,焉能这个样子?

    "心中有些不信。老爷说"你是济颠,东门外杨家店内脱头和尚被杀,你必知情?

    "和尚说"我一概不知。"老爷说"你既是灵隐寺的济颠,来此何干?

    "和尚说"老爷要问,我是奉秦相谕,带着临安两个班头出来办案,捉拿临安盗玉镯凤冠的贼人华云龙。

    "老爷吩咐"把两个班头带上来。"立刻把柴、杜二人带上公堂。柴元禄说"老爷在上,下役柴元禄给老爷请安。

    "杜振英也给老爷行礼。老爷问说"你两个人是临安的班头?"柴元禄说"是下役在临安太守衙门当捕快。

    "老爷说"既是你们出来办案,可有海捕公文?拿来我看。"济公说"老爷要问公文,是昨天晚上在店里丢的。

    "老爷一听这话,勃然大怒,说"没这么巧事。大概我抄手问事,万不肯应。

    先把和尚给我拉下去重打四十大板,打完了再问。"旁边皂班一声答应,过来就把和尚拉下堂去。

    和尚就说"我要挨打了。"连嚷了两声。皂班说"和尚你嚷也不行,快趴下,叫我们费事。

    "正在这般光景,只听外面一声叫嚷"千万别打,我来了!"说着话由外面跑进一个人来。

    直奔公堂之上,道"老爷千万别打和尚。下役尹士雄,我认得这是灵隐寺济公。

    "知县说"尹士雄你怎么认的?"尹土雄说"当初救徐治平徐大老爷,我在秦相府阁天楼盗五雷八卦天师符,我见过济公一次。

    老爷,打不得的!"书中交代,尹土雄怎么会在这衙门当官人呢?只因前者在临安秦相府盗五雷八卦天师符之后,搭救了徐治平。

    后来徐治平连登科甲,榜下即用知县。尹士雄去找徐治平,要踉徐治平去当差役。

    徐治平说"你是我救命的恩人,你跟我当差,我坐着叫你站着,我居心不安。

    要叫你坐着,又不成规矩。我给你荐举一个地方去当差罢。"就把尹土雄荐在龙游县。

    吴大老爷跟徐治平乃是同窗知己的朋友,也不能错待了尹士雄。就留下他叫他当八班的班总。

    今天尹士雄正在外面班房坐着,听说要打济颠和尚,尹士雄一想"要是济颠和尚,我认识,我去瞧瞧去。

    "故此这才来到公堂。一看,果然是济公。尹士雄赶紧回禀老爷。老爷听说,急忙下了坐位,上前说"圣僧千万不可见怪,弟子是一时的懵懂。

    今请圣僧上坐。"和尚说"老爷说哪里话来,你不知不为罪。"知县忙忙赔礼,说"弟子久闻圣僧大名,善晓过去未来之事,佛法无边。

    现在弟子这龙游县出了三条命案,都是一无凶手,二无对证。求圣僧你老人家给占算占算罢。

    "济公说"不用占算。老爷把文房四宝拿来,我和尚给你写出来好不好?

    "老爷一听,赶紧取过纸墨笔砚,交与济公。济公背着人,在袖口里写好封好。

    和尚说"老爷,你把我这张字柬带好。等着你到东门外杨家店验完了尸回来,那时轿子一落平,你打开我这张宇柬瞧。

    这三条命案,我都给你写明白。可别早打开。如早打开,可不灵了。"知县吴老爷点头,接过字柬一看,上面画一个酒坛子,钉着七个锯子。

    这是和尚的花样。老爷把字柬收好,和尚说"老爷,你派你的两位班头杨国栋、尹土雄跟我和尚办案去。

    叫我这两个班头暂在衙门歇歇。"知县答应,叫杨国栋、尹土雄跟圣僧去办案。

    两位班头答应,跟着和尚下堂,一同出了衙门。尹士雄说"圣僧一向可好?

    "和尚说"好。没有病。"尹士雄说"杨大哥。我听说嫂嫂不是病着么?

    "杨国栋说"不错。尹士雄说"大哥你给济公叩头,求求他老人家。

    真称得妙药仙丹,手到病除。无论什么病,都能治的好。"杨国栋一听,立刻给和尚行礼,说;"圣僧慈悲慈悲罢,给我点妙药灵丹。

    "济公说"不要忙。丹药倒有,咱们先办案去要紧。"尹土雄说"师父上哪去办案?

    "和尚说;"上五里碑。"这两个人一瞧,和尚往前走三步,往后退两步。

    尹士雄说"圣僧你怎么这样走?什么时候走得到呢。快点走呀。"和尚说"我要快走,你两个人跟得上么?

    "杨国栋说"跟得上。"和尚迈步"踢踏踢踏"就走,电转星飞。这两人随后就追,展眼之际,和尚没影子了。

    这两个人一想,快追罢,反正同到五里碑相见。两个人一追,焉想到和尚藏在小胡同里。

    等这两个人追过去,和尚由小胡同出来,慢慢往前走。走了不远,见路西里有一座酒馆。

    掌柜的姓孙,正拿笔写花帐。到节下一算,说多少是多少。多写两笔,人家也不查细帐。

    掌柜的翻着帐,拿着笔正要往下写。和尚迈步进去说"辛苦,掌柜的姓孙吗?

    "掌柜的说"我姓孙。什么事?"和尚说"你跟龙游县的三班班总杨国栋是拜弟兄是不是?

    "掌柜说"不惜。"和尚说"杨国栋的媳妇死了,你知道不知道?

    "掌柜的一听,吃了一惊。一着急,笔往下一落,把帐上画了一道黑圈。

    自己一瞧,反把帐都勾了。掌柜的说"和尚你怎么知道?"和尚说"今天早起,杨头到我的庙里去,讲接三焰口。

    他说五个和尚接三,七个和尚放焰口,搭鬼面坐。我说七个人接三,十一个人放焰口,搭天花座。

    临完了唯一出四郎探母,代打睑挂胡子。"掌柜的一听,说"你们庙里焰口真热闹。

    "和尚说"热闹。杨头告诉我说,叫我顺便来给个信。故此我才来送信。

    "掌柜说"大师父劳驾。里面坐,喝碗茶,吃盅酒罢。"和尚说"好。

    我正想喝酒。"掌柜的立刻叫伙计拿了两壶酒给和尚喝。掌柜的说"我跟杨头换帖,我不能不去。

    回头先到饽饽铺定一桌饽饽。记我的帐。"那几个伙计说"素日杨头跟咱们都不错。

    咱们大家送份公礼,到布铺撕八尺蓝呢,叫刻字铺做四个金字,要驾返瑶池。

    "大众说"就是罢。"和尚喝完了酒,说"我走了。"大众还说;"劳驾。

    "和尚无故给人家报丧,诓了两壶酒吃。出了酒店,慢慢往前走,来到十字街。

    和尚抬头一看,见路南有一座酒饭店,字号是"德隆居"。刀砧乱响,过卖传菜,里面酒饭座挤不动,偏挤满了。

    对过路北也有一座酒饭馆,字号"二龙居",里面一个饭座没有,掌柜的坐在店内冲吨,跑堂的坐着发愁,灶上空敲擀面仗。

    和尚迈步进了二龙居。和尚说"伙计,你这屋里怎么这样清净?"伙计说"大师爷别提了。

    先前老掌柜的在日,这屋里的买卖,龙游县是要算头一家,谁不知二龙居?

    现在我们老掌柜的去了世。我们少掌柜的,可就差得多。真是买卖在人做。

    他一接手,买卖就不好。又偏巧我们这屋里的伙计出去,在对过开了一座德隆居。

    虽然说船多不碍江,可是人家那屋里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一天不如一天。

    昨天卖了八百多钱,大家吃了,今天还没开张。我是这屋里的徒弟。我打算赌口气,多买点货,跟对过比着卖。

    他卖一百二的菜,我卖一百。无奈我有心没力。"和尚哈哈一笑,说"你愿意多卖钱不愿意?

    "伙计说"怎么不愿意?"和尚说"你既愿意,我有主意。"罗汉这才施佛法,大展神通,要在二龙居招酒座,捉拿凶手。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