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2章 昔日之恩

    留芳园外,赵清洄一身粗步麻衣,肩上挎着个包袱。脸上带着微微笑意,抬头看着这个熟悉的地方。

    “青……”刘元昊从门内出来,温暖的笑容僵在脸上。

    “是你?”

    赵清洄福身,往日眼里的冷若冰霜已化为了绻绻深情。

    之前,她与他隔着身份之别,隔着尊卑贵贱,如今这些,都已经不存在了……

    “见过王爷,清洄……是来侍候太妃的!”

    “母妃自有人伺候,你走吧!”刘元昊冷冷说了句,正欲转身。

    “王爷!”赵清洄叫住他,从怀中掏出一条珊瑚手串。

    “王爷可还记得此物?”

    刘元昊接过来,似有些熟悉,那手串圈口较成人小些,更像小孩子佩戴的。在正中一颗珊瑚上刻着“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八个小字。

    这便是他名字的由来——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良妃生他之日,差点难产而亡。刘珣在他五岁生辰时,送这条珊瑚手串,意为提醒他不忘父母之恩。

    重新打量着面前的赵清洄,“你是……芸儿?”

    赵清洄明媚一笑,露出雪白的皓齿,“你终于记起来了!”

    ……

    赵清洄的生母秦氏其实只不过是一介村妇!赵端那时已有妻室,又见秦氏生的是女娃,不但没给名分,还狠心抛弃了母女两人,

    赵清洄八岁那年,家乡大旱,颗粒无收。

    寒冬腊月,无米下锅,秦氏重病卧床,已是饿了两日。

    自己也就罢了,可怎么忍心自己的女儿也跟着挨饿。便让赵清洄去城里找她的亲生父亲。

    走了几十里雪路,赵清洄总算到了赵府,可管家下人只当她是叫花子,赶了出去。

    大雪天,她跪在赵府门前,不求收留,只求赵端能借些粮食!

    最后,赵府的下人只扔出来两个包子,便让她滚!

    她将包子捂在怀中,飞快往家的方向跑。却因体力不支晕倒在留芳园门口。

    闭上眼睛前,只看见一个模模糊糊的白衣少年的脸……

    待她醒来,才知救她的是当时为昭容的良妃,而那个少年便是刘元昊。

    良妃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命下人准备了粮米,与赵清洄一道回乡。

    不曾想,秦氏饥饿病痛交加,已经断气了。

    料理完秦氏后事,赵清洄又回到留芳园,成了伺候良妃的一名婢女。

    那时,她只觉得,那个身份尊贵的八皇子时常望着一个地方发呆,每日看书,练剑,习武……脸上从未见过笑容。

    后来,她才得知,良妃和刘元昊虽是妃嫔和皇子,却不能入宫,只能养在外面。

    或许是同病相怜,她从开始的畏惧,变成同情,同情那个总是静静看天的少年,那个与她擦肩而过,阴沉着脸,却会轻轻点头的八皇子。

    赵清洄擦了擦眼泪,苦笑着“或许你从没有正眼瞧过我,所以才认不出来!”

    “咳咳……”刘元昊将方才那盛气凌人的冷漠敛了些,问道“后来……后来你怎么走了!”其实,他那时真没注意这个小丫头。只是后来听下人说起。

    “我父亲来找我了!当时贺氏受宠,连我父亲这样的远房族亲也争相巴结。贺氏为稳固地位,在亲属中挑选适龄女子培养。父亲便将我接回府中,想着有朝一日,能被贺氏选中!”

    刘元昊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赵清洄看了看他手中的珊瑚手串,“这手串今日物归原主!当年清洄不知这手串的来历,随随便便就收了,实在不敬!”

    “既是送你的,你便拿着吧!”刘元昊递给她,“如今父皇已不在了,本王留着也是徒增伤感!”

    当年,刘珣迫于皇室尊卑礼仪,将良妃与刘元昊母子养在宫外,刚开始,还时常探望,后来,来的次数便越来越少,连良妃生辰那日也没有来。

    刘元昊当时年纪小,一气之下,便将那手串扔的老远,正巧扔在路过的赵清洄脚边。

    她捡起还给他,还在气头上的刘元昊便说送给她了!

    就这样,这手串便被他赌气送了人。待良妃知晓时,赵清洄已经出府了。

    见刘元昊不肯要,赵清洄只得又收回来!这些年,她在赵府受尽委屈和白眼,全靠这手串才熬到今日。用了些手段,顶替了正房嫡女,入了贺氏的眼,又精心教导了数月,才将她安排给刘元昊。

    “多谢王爷!”

    刘元昊看了看门外守着的侍卫,问道“这留芳园严禁出入,你是如何进来的?”

    “清洄去求了稷王!毕竟……”赵清洄面颊微红,低声道“毕竟太祖皇帝赐过婚,稷王便答应了!”

    “额……关于赐婚一事……”

    “王爷不必烦恼!”赵清洄忙解释道“清洄如此说,也只是想着能顺利进留芳园侍候太妃,以报昔日之恩!除此之外,别无所求。还请王爷不要赶清洄走!清洄如今已是无家可归!”

    贺氏垮了,赵端无所依仗,昔日贪贿的旧账也被人挖出,眼下已入了大狱。赵府被封,正房遣散了那些下人,搬到了乡下的老宅。

    “……”

    刘元昊见她哭的伤心,也不忍心赶她走了。

    “那……你就留下照顾母妃吧!”

    ……

    刘璟看了看大殿上的文武百官,清清嗓子,“众卿可还有事启奏,若无事,朕有一事与列位商议。”

    “臣等不敢,陛下请说!”

    “便是封后一事!洛氏温恭贤良,深得朕心,朕欲封其为后,登基之日同行册封礼!”

    虽说是商议,但刘璟的语气里却是不容违背的坚决。

    “陛下,臣以为不可!”

    率先站出来反对的是礼部尚书张翦。

    “那洛氏出身低微,不过乡野村妇,怎能为一国之母,统御后宫?”

    “尚书大人说的及是,自古一国之后,皆是身份尊贵的王侯之女或是他国公主,乡野之人,怎能任之?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众臣皆反对,宿仲却未表态。他虽和洛卿莹只有过一次会面,但却看出这小女不简单,胆识过人,有勇有谋。可这样的女子,也是最让人担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