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四章 文学?不在怕的!

    第374章 文学?不在怕的!

    “文学。…。…”沈知沉思了片刻。

    汉语言文学教授点了点头,推了一下眼镜。

    眼神犀利的看着沈知。

    想知道沈知他会给出怎样的回答。

    校长有些紧张的看着教授。

    他可是文学教授,而沈知只是一个混迹于演艺圈的导演。

    恰巧两首诗写的很好。

    被华夏作家协会会长相中。

    到底不是文学专业出身。

    教授竟然问他这么难的问题。

    别看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

    其实很深奥的。

    摆明了教授想探探沈知的虚实。

    到底适不适合在我们学校演讲。

    但是,说到底,沈知也是他请来的。

    还没等校长开口圆场。

    沈知便幽幽开口道,“说的专业一点,文学史一种语言艺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听到这句话。

    文学教授愣了一下。

    还没等教授反应过来。

    03沈知继续娓娓道来,“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也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华夏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孔门四科之一,《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

    “邢炳疏说过,‘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写过‘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元结在《大唐中兴颂序》中写过,‘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

    “在古代文学又代表官,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学’。”

    “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属社会意识形态。华夏在先秦时,含文学与博学二义。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华夏一般分其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类。”

    “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

    “文学的发展是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一般说,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认识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种作用同时发生,构成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文学是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文学不管在华夏还是在外国都存在着,但是外国文学与华夏文学有不同之处。例如,外国的小说分类和华夏的有所不同。”

    “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

    说完,沈知顿了顿,“还有文学的发展,你要听吗?”

    这话说完,沈知转眼看向文学教授。

    此时他已经是目瞪口呆。

    震惊的看着沈知。

    万万没想到,沈知竟然理解的这么透彻。

    有的他都没想到的点,沈知竟然都讲出来了。

    这么多对文学的概念!

    这么多历史名人的句子!

    这些书名这些句子可都是很冷门的!

    沈知不仅书名一字不漏的记住了,还将句子一条条列了出来!

    文学教授震惊了。

    校长震惊了。

    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边走边说。

    有的人听得甚至忘了走路。

    脑子里全都是沈知对文学的理解。

    没想到沈知竟然对文学有着这么高深的理解啊!

    可是沈知只是一个导演啊!

    据说沈知在大学学的根本不是导演和文学专业的啊!

    为什么沈知什么都懂!

    所有的疑问和震惊浮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文学教授瞬间来了兴致。

    “沈总您说的文学的历史我想跟你好好探讨一下!”

    沈知欣然点头道,“好啊。”

    教授上前一步,侃侃而谈道,“最早的西方文学作品,是公元前2700年一篇由苏美人创作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对吧……”

    沈知点了点头。

    教授接着说道,“《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一部关于统治着古代美索不230达米亚地区苏美尔王朝的都市国家乌鲁克英雄吉尔伽美什的赞歌,只是可惜这是作品残缺了近三分之一。

    说着教授摇了摇头。

    “确实很可惜。”沈知点头道,“余下的2000多行诗中,还是能够感受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包括前面三分之二,史诗开篇赞颂了吉尔伽美什作为王者立下的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深受百姓爱戴,我觉得作为第一本文学作品,是真的很成功的……”

    教授越听沈知讲的《吉尔伽美什史诗》越感到兴奋。

    已经很久没有人能和他这样交谈文学了。

    包括全国各地各名校文学教授。

    没有一个人能和他这样侃侃而谈。

    对于文学的见解、知识,沈知能了解的这么透彻,在年轻人中已经很难得了。

    像是终于找到了知音。

    文学教授异常开心。

    一直聊到了中午。

    校长才打断道,“好了,我们该去吃饭了,带沈总和各位去外面的餐厅吧,我已经订好了位置。”

    沈知摆了摆手,“去学校的食堂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