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章 抵达扬州

    /

    翌日,李承乾早早的起床,在郭村百姓的欢送下,坐上马车向着洛阳进发。

    洛州新任刺史已经到任,洛阳城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只有那孤悬在端门外的三百多颗人头,还在述说着这段皇权和世家争斗的往事。

    李承乾同前来迎接的官吏随意交谈几句。

    便骑着他的小马驹,径直从端门进入洛阳宫。

    吴大牵着马一路飞奔,刚到太子宫,李承乾立刻唤来程咬金,吩咐他明日启程之后,就缩回了太子宫中。

    刚才和新任刺史交谈,此人显然也是长孙皇后的人。

    见到他那副蠢蠢欲动的神情,李承乾就知道他来之前,长孙皇后一定有什么交代。

    不敢抗旨的李承乾只能谎称头疼,装病躲在宫里不出。

    度过了一个煎熬的夜晚,天色还未放亮,李承乾就催促着众人动身。

    他对长孙皇后的忌惮实在是深入骨髓里,片刻也不想停留唯恐迟则生变。

    一行人匆忙赶到渡口,程咬金早已调来附近水师战船等候在旁。

    李承乾神色震惊的看着眼前的楼船,嘴里不由自主的啧啧称奇。

    只见停在首位的楼船,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可容纳近千人。

    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墻战格,开弩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汁,状如城墙。

    大唐时期,竟然已经有了如此先进的造船工艺。

    若不是如今身在西游,李承乾此刻只想返回长安,给李世民绘制一张世界地图。

    若是让李世民、秦始皇、汉武帝等人知晓世界形态,哪里还有西方蛮夷的机会。

    世界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完成一统。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只是不知道其它洲,有没有如今还在随地大小便的西方人。

    若是不能和他们交手,让他们跪地祈降,李承乾总觉得有些遗憾。

    待随行的太监宫女一切布置妥当,李承乾牵着小玉快步走上了楼船。

    没再多耽搁,待众侍卫陆续登上身后两艘楼船后,李承乾看着程咬金挥了挥手。

    程咬金见状大喊一声,一声令下楼船缓缓驶离洛阳渡口,沿着河道向远处驶去。

    李承乾背着手站在甲板上,看着两旁快速滑过的风景,表情略微有些凝重。

    虽然自长安出发,一路上见惯了百姓困顿的模样。

    可越往前走,这样的情况似乎越是严重。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河百姓在这个并非寒冬腊月的时节,竟然也有不少人饿死。

    果然是个操蛋的世界!

    李承乾心里暗自骂了一句。

    美好的赏景心情被破坏,也没了再看的心思,叹息一声背着手进了船舱。

    “殿下,您又想到何事了?”小玉见李承乾神色不喜,关心的问道。

    李承乾看了小玉一眼,拍了拍他的小手。

    轻声说道“我没事。

    只是见沿途百姓生活困顿,感觉心里有些不舒服。”

    小玉闻言笑了笑,耐心的劝说道“殿下,如今大唐初定,过些时日会好起来的。

    大家知晓您替百姓着想,可您也要保重身体,别太耗费心神。”

    李承乾一脸好奇的问道“小玉,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小玉闻言委屈的瘪了瘪嘴,捏着衣角说道“殿下,没人教小玉。

    小玉只是见殿下太过劳累,心中不忍。”

    李承乾闻言笑了笑,没人教唆就好。

    若是有人敢向小玉进言左右自己,无论是否好意都要下狠手处置。

    眼见小玉神情委屈,李承乾点了点小玉的鼻子说道“别生气了。是你家殿下太多疑,给你道歉好不好?”

    “嗯!”

    小玉感受到李承乾心中的怜惜,羞涩的低声应到。

    “走吧,这次行程需要不少时日,进去修炼打发时间吧。”

    李承乾说完,牵着小玉朝里走去。

    ……

    修炼对于李承乾来说,就是睡觉。

    这样昏昏沉沉的日子过得飞快,楼船一路不停,离开洛阳已有十日。

    待进入江南地界,两岸已不似北方那般荒凉古朴,处处尽显南方之地的精致繁华。

    长安此时想必已是炎热缺水的夏季,可江南处处杨柳依依,空气中依旧带着湿气。

    李承乾实在无法再忍受,睡眠太多带来的头疼,走出船舱顶着蒙蒙细雨负手而立。

    根据吴大所言,今日晚些时候就可到达扬州。

    想到很快就能知道自己的法子可不可行,李承乾心里略微有些忐忑着急。

    两岸的青山绿水,娇柔女子似乎也不再让他感觉到欣喜。

    身后的窗口旁,小玉正委屈的看着李承乾。

    太子殿下自己在外淋雨,却不许她踏出船舱半步。

    小玉很是担心李承乾瘦小的身体,会因此而受了风寒。

    略微有些着急的看了一旁的吴大一眼,这个傻乎乎的侍卫头领,怎么就不知道给殿下打伞呢!

    吴大不知自己已经被小玉归结为傻子一类,他此刻心情也没好到哪去。

    他自己生病没事,可要是李承乾病了,那就不是挨几板子可以抵消的事。

    但李承乾执意如此,他也没甚办法。

    小玉犹豫了下,伸手拿起一把雨伞,快步走到李承乾身旁。

    心思全在李承乾身上的小玉觉得,即使李承乾生气,也不能让他受了风寒。

    对吴大霸气拒绝的李承乾,感觉到头顶的变化。

    看了眼神情略显紧张的小玉,笑了笑轻声说道“你我二人之间,何必如此拘束。

    我只是担心你身体不好,才不让你出来。

    若是你不愿意,可以同我说。

    你我之间,本不需如此。”

    小玉闻言点点头微微笑了笑,心里略感甜蜜的同时也松了口气。

    毕竟违背太子殿下旨意之事可大可小,就看李承乾如何看待。

    扬州城在隋朝时就已极尽繁华。

    到了唐朝初期,随着京杭大运河作用的越发突显,扬州已经有了富甲天下的美名。

    由于处于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枢纽,扬州各行各业发展极快。

    工场和小手工作坊成群出现,有扬一益二之称。

    且南来北往的船队,尽皆在扬州停靠。

    这里自然也就成为大唐钱粮、盐铁等物资的重要集散地。

    不仅仅是大唐子民,外国使者商人前来大唐,都会在这里停留几日,这更加突显出扬州的重要地位。

    扬州城外码头处,青石板扑成的大道上。

    扬州刺史陆丰,携众多扬州文武官员,肃然站立在雨中。

    往日里喧闹的码头,此刻显得尤为安静。

    在官员身后,一些世家子弟也尽皆伺立在此。

    李承乾在洛阳所为已经传遍大唐天下,是以无人再敢轻视这个八岁大的大唐太子。

    对于世家来说,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皇族妖孽!

    只是在场众人中,恐怕除了赵雅几人,没人真心期盼李承乾的到来。

    “殿下来了!”满心期盼的赵雅探着头,大喊着喊道。

    码头众人闻言,肃然向着江面看去。

    只见八艘硕大的楼船,在雨幕中缓缓显出身形,径直朝着码头驶来,沿途各种船只尽皆退避。

    陆丰神情凝重,待为首的楼船靠岸后,整理了下官服快步向着楼船迎了上去。

    李承乾烦躁的扭了下腰身,太子公服实在太过繁琐。

    在小玉的帮助下,他花费了近一炷香时间,才勉强完成。

    负手立于窗前,看着远处伺立的一众文武官员,李承乾仔细的搜寻着赵雅和苏定方的身影。

    待楼船停稳,李承乾率先快步下船径直朝着陆丰走去。

    <scrpt></scrpt>